她是元家收养的孩子,那时元母已是怀孕三个月,一个不足月的婴孩裹着一件棉被就这样被放在了元家的门口,元家心善,想家里就元父元母再加元母肚子里的一个,人不多,且元父元母都是勤快人,家里经济情况比一般人家较好,于是便将女婴留了下来。
女婴很快长大,成了元家体贴懂事的宝贝女孩。元母生下的一名男婴,也像元父一般成了一个成熟稳重的男孩。
女孩高考那年,女孩的亲生父母找了过来。元父有些生气,十多年没来看过一眼,如今为何要这般作态。元母拉走因冲动要准备揍人的元父,只告诉女孩,不管女孩作何决定,元家始终是她的家。
见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女孩没有太多感触,没有怨恨,也没有欣喜。在元家待的这十几年,元家没有亏待过她,元父元母对她和对待男孩没有任何区别,她从未想过自己原来不是元家的闺女。
但女孩还是认了亲生父母,不过没有随亲生父母回家,只当是一门亲戚,每年春节拜访一次算是报答生育之恩。
高考后,女孩考到一个北方的城市,学的制药。在大学期间女孩也谈过朋友,但没有走到最后。
毕业后,女孩没有听从父母安排回到南方城市工作,在北方找了一家专业对口的公司待了起来。
对于女孩自己的安排,元父元母没有强行参与,女儿的人生总要女儿自己走,只是选择在北方工作而已,自己闯荡几年后自然就会回来了。
但一个消息却打破了这个原本温馨的家庭。
女孩谈了一个北方的男朋友,并告诉元父她准备在北方安家。
突如其来的消息把元父炸蒙了,他不反对女儿谈朋友,但北方那个城市离家太远,女儿一个人嫁那么远,以后受了委屈都没个地方哭,于是这次元父很强硬的反对女孩的决定。
然女孩似乎认定了自己的选择,女孩与元父没能达成共识,两人便大吵了一架,元父因为生气,说了一句气话,“你若翅膀硬了,就不要认他这个父亲。”
电话就此中断,这一隔便是几个月,直到春节。期间有过几次通话,都是以争吵结束,往后元父不愿再接女儿的电话,女孩也有意的回避着。
其实女孩不知道的是,每次男孩回家,元父都在叨唠女孩的事情,虽没有对男孩明说多与他姐姐联系,但从元父的神情和语气中就知道他很是在意他的女儿,他养大的闺女。
春节快到之际,元母偷偷地问了女孩回不回家过年,女孩说回来。
得知该消息的元父开心的像个孩子,并早早的督促男孩及时去车站接她姐姐。
女孩能回来过年,男孩也很高兴,他不想这年的新春因为少了一个人而增添了伤感,也不想姐姐与父亲彻底关系僵化。
但春节前一天,女孩突然告诉男孩,她不回来了。
男孩有些生气,觉得姐姐这次着实有些过分了,便追问姐姐原因。
女孩不说话,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男孩试着询问,是不是在担心她回来后父亲还会继续指责她?女孩没有给出回应,但男孩还是将他每次回家父亲对女孩叨念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讲述了一边,随后让女孩自行决定。
最后,女孩还是回家了,并将男友也一并带了回来。
与男孩所讲一样,元父并没有再指责女孩什么,还因为女孩回家,一家人过了一个愉快的新年,对于女孩交往北方男朋友一事,元父已经看淡,只要女儿觉得幸福,就随她了。
其实父母与孩子之间那有什么无缘无故的指责和谩骂呢,无非是爱之深责之切罢了。有时候看是愁云密布,不见天日。但不勇敢的向前一步,又怎么不会遇到柳暗花明,峰回路转呢?
遇到问题,冷静冷静,给彼此一些时间,多一些沟通,没有解决不了你自认为无解或难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