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朋友提到公司一个女领导家的娃,感叹不已。
“哎呀呀,他家女儿小时候很乖很乖的,没想到青春期这么叛逆。两口子明明都是高学历、高收入,可是现在女儿又早恋又逃学的,真是让人没办法。”
这个女领导做些事情来杀伐决断不让须眉,非常有能力。她老公也在外企做领导,家里住着几百平米的大豪宅,两口子收入都是年薪过百万。可他们俩唯一的软肋就是自个儿家的娃。她家女儿今年17岁,正在读高中二年级,性格非常叛逆,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平时和父母老师的关系非常紧张,让女领导一家头痛不已。
当我看了《海蒂和爷爷》这部电影后,我突然领悟了这位女领导的问题所在,我也突然明白了这部被翻拍多次的电影所蕴含的育儿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做不对的家长。
好的养育,从来都有爱
《海蒂和爷爷》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小女孩海蒂父母早逝,姨妈一直照顾她。姨妈要去上班,不得不把她送到了阿尔卑斯山的爷爷家。她和爷爷在阿尔卑斯山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好景不长,姨妈为了钱,带她去法兰克福一个富裕人家,让她陪伴一位腿有残疾的大小姐克拉拉。海蒂渐渐融入了这一家,学会了读书写字。可是,她非常想念爷爷和阿尔卑斯山的生活,甚至忧思成疾患上了梦游症……
并不复杂的电影,直击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衣食无忧的克拉拉小姐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母亲早逝,父亲经常不在家里,很少欢笑。海蒂在阿尔卑斯山的爷爷家生活清苦,甚至只能用干草铺成的床睡觉,可她却非常喜爱和爷爷的一起的生活。
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中,曾经提到了一项调查。富裕家庭中,有些孩子却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吸毒、滥交等。这是因为,贫穷让父母无暇照顾孩子,容易产生问题;富裕也会让父母产生错觉,认为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条件就能够给孩子带来幸福,可事实并非如此。调查发现,一旦这些富裕家庭的父母抽出时间来陪孩子一起吃晚饭,那些发生在孩子身上的负面事情会大大减少。
在电影《海蒂和爷爷》中,克拉拉和海蒂的故事验证了这个调查。海蒂虽然生活在山区,生活清苦,举止粗俗,在上流社会看起来是野孩子,可她却有爷爷的陪伴。大雪封路,海蒂想去找皮特,暖心爷爷会特意开着雪橇带她下山看望皮特,祖孙从山坡冲下的开心温暖了整个寒冷的冬天。
知乎上有个问题,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估计生活中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父母要比关注的人数还要多,因为这个问题戳中了万千父母: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送国际学校?买学区房?出国?培训?可能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可人们恰恰忽略了,最好的养育并不来自优渥的生活条件,而是来自父母用心的陪伴。
就比如同事口中的那个公司女领导,他家孩子的种种问题也都有因果。
当别的父母和孩子一起出去旅游时,她却在做“空中飞人”,一周出差四天,孩子完全托付给保姆。
当别的父母在和孩子一起温习功课时,她却不停地因为公事打着手机发着微信,根本无暇陪伴孩子。
当孩子希望和父母沟通时,她却疾言厉色,把对下属的那套用在孩子身上,生生把孩子推远。
贫穷或者富裕并不是孩子是否幸福的原因,有没有父母的爱和陪伴才是。
最好的养育,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最美的爱,总是有温度
在电影《海蒂和爷爷》中,克拉拉奶奶有三个故事治愈了我,让我深受启发。
第一个故事是她四两拨千斤,巧用海蒂的愿望化解了海蒂不喜欢认字的习惯。
来自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海蒂受生活圈子限制,认为读书并不重要。家庭教师用尽了各种方法,但都无济于事。克拉拉奶奶给海蒂讲起了故事,故事的主题是山区放羊,就是海蒂曾经的生活。海蒂听得真入迷,奶奶却戛然而止。她了解到海蒂不愿意读书是受牧羊人皮特的影响,她告诉海蒂:如果认字自己就可以自己阅读这个故事。海蒂果然突飞猛进。
第二个故事是她打破成见,让孙女儿克拉拉到阿尔卑斯山区生活。
海蒂非常思念故乡,患上了梦游症,克拉拉家庭选择让她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然而,她离开后,克拉拉却心情郁闷、状态不佳。克拉拉的奶奶选择把克拉拉送到阿尔卑斯山,托付给海蒂和爷爷。克拉拉有了海蒂的陪伴,在美丽的环境下自由自在的成长,突破了生理的极限,重新站立了起来。
第三个故事则是她鼓励海蒂,只要是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要勇敢去做。
海蒂回到了阿尔卑斯山,又有了读书的机会。可是当她告诉老师,她长大了想“写故事”,却遭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质疑。克拉拉奶奶告诉她:
他们知道太少,因为他们只知道这个村子。但是你见过这个世界更多的东西。如果做某事会让你开心,那么你只管去做,无论别人说什么。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如何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既要服从于社会的规则,又要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克拉拉奶奶的养育方式给我们做出了答案。
最好的养育,总是有温度。
有温度的养育,懂得因人而异、因势利导。
阿尔卑斯山再美,不及有质量的陪伴
当我们指责孩子做的不好时,当我们批评他们“不服管教”时,也许我们应该从《海蒂和爷爷》这部电影中学到一些做父母、长辈的智慧,电影中的这三点值得我们深思:
第一点:爱有时候很简单,可以从一顿温情脉脉的晚饭开始
在都市里忙碌的我们,希望获得事业上的成功,给孩子更好的环境,却往往忘却了“给孩子爱”的初心。其实,孩子所要的爱很简单,也许就是一顿晚饭。
在《海蒂和爷爷》中,有这么一个镜头。爷爷原本希望把海蒂送到别的人家,但最终却接纳了孩子。他给海蒂精心制作了一个小椅子,放在餐桌旁,两个人可以一起吃饭。
你读懂了电影的这个镜头吗?无论你在忙在难,别忘了和孩子吃这么一顿晚饭。你可以和孩子在这顿晚饭谈天说地,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也可以沉默不语,让暖暖的爱在你和孩子心中流淌。
第二点:学习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孩子的精气神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更重视孩子的学习。孩子成绩好,意味着能有更多选择未来大学和职业的机会。但强调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精气神。
而提升孩子的精气神,就需要把孩子养得不那么精致。做父母的要让孩子在自然的环境中经风雨、见世面,让孩子接触不同阶层的孩子,让他能够了解不同的文化和社会。克拉拉的父亲指责妈妈“怎么能让克拉拉呆在这种地方”,可正是因为她勇于把克拉拉交给阿尔卑斯山,才收获了健康而开朗的孙女儿。
第三点:每个孩子都不一样,育儿要学会因材施教
如果一板一眼地教海蒂文字,而没有打破孩子的心结,海蒂的学习不会有进展。克拉拉奶奶懂得海蒂的心思,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成就了海蒂的成长。
其实,不仅仅是西方的电影如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告诉了我们这一点。孔子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案。子路性格鲁莽,孔子就教导他“三思而后行”;冉有优柔寡断,孔子就提示他决定了就立刻要做。这些学生终成大器。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
这部《海蒂和爷爷》真的很美。我喜欢阿尔卑斯的雪,喜欢阿尔卑斯的羊,喜欢青山和绿水。
可我觉得,这部电影最美的并不是景,而是其中蕴含的道理。
阿尔卑斯山再美,不及有质量的陪伴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