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1)反复读《荷塘月色》的两段,认真体会;(2)谈谈对“如果您对联觉这一心理现象缺乏认知,当有人告诉您说她不但可以听到声音,还可以看到声音的颜色、尝到声音的味道时,您一定觉得她疯了,但是心理学家肯定地告诉您:这是真的!”的看法。
老师的这一篇文章应该是这几天反复看的最多的一篇了吧。当第一次看到老师布置的作业的时候,有种要疯了的感觉,因为第一次草草的读完文章只是知道了“联觉”是个啥,感觉和“通感”真的没啥区别,老师还要谈谈看法,有什么好谈的?就好像谈人是人的妈生的,妖精是妖精的妈生的一样,老虎吃天无从下口啊!
再看的时候,就是考虑如何完成这篇作业。想想今天的作业似乎很简单,从网上搜一些“通感”的例子就可以了,说出作者只是不自知的将“联觉”应用到了文章的修辞里面。
再次思索的时候,总觉得哪里不对,老师一般不会出这么简单的问题。再次回头认真读老师的文章这才看到了问题。
今晨涂鸦这些,不但想说“通感”与“联觉”的不同,更想说心理学不论如何美化都不是文学。我们在说明或解释某种心理现象时,可以从审美角度予以文学化,但等同却是绝对不行的。——李克富
这句话让我生起了警觉,没错心理咨询是科学与人文的结合,个人一直认为咨询是一种说话的艺术,这篇文章让我看到,心理咨询它一定首先是科学。无论如何的重视共情,无论多么需要咨询师具有具象思维的能力,可是,心理咨询师首先是一名科学工作者。如何将艺术带入到科学里,如何让科学变得有人文情怀,这都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老师今天的第二篇文章里说,文学是完成了他对心理学的启蒙,我特别能感同身受,一个能对文学作品产生共鸣的人,面对活生生的人会很容易产生共情。作为心理咨询师需要丰富的经历做底蕴,那文学是最好的材料库。
最后用《荷塘月色》选段结束这篇文章吧!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