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不是无情物——《落花生》
落花生是一种外表看起来十分平常的农作物,然而却具有很多神奇的功效,在民间有着“长生果”之称。关于落花生的起源也有着许多传说,如今落花生是从国外引进这一说法已成定论,那么落花生在中国的后续发展是怎样一种情况呢?在文学作品中又是作为怎样一种象征呢?
一、落花生的前世今生
大家都很熟悉花生这种作物,它不仅是一种常见的副食品,还可以用来榨油,制作手工皂和生发油等日用品。水煮花生、干炒花生、凉拌花生、五香花生等,光是花生的做法,就能写满满一本子。现在大部分地区都称呼其为“花生”,但有时也会听见“落花生”的叫法,“落花生”这一名称是怎么来的呢?这事还得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大明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原是一个苦哈哈穷兮兮的农民,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夜宿田头睡不甜”的生活。一天,朱元璋顶着大太阳在田里做了一整天农活,月亮出来了倒头便睡,也不嫌这施了肥的土地又臭又硬。田里种的恰好便是花生,相传,当时花生结的果实是像苹果那样,高高地悬在枝杈上,微风一吹过来,花生树便千枝万叶一起摇曳。朱元璋睡得正香,却被坠着花生果实的枝叶扰得不胜其烦,便恼火道:“为什么花生长大了,不埋到地底下呢?”说完,奇怪的事便发生了,只见枝头的花生一个个落入泥土里,真应了“言出法随”这种皇帝才能做到的事情。这便是“落花生”的由来。
当然,上面只是个传说,作不得真。科学的解释是这样的:花生在地面上开花,一旦等到授粉成功,子房柄便开始迅速生长,直到表面的细胞木质化,成为一层天然的保护铠甲。这时,子房柄便落在泥土里,直接吸收泥土里的养料,变成了幼果在地下生长的温床,幼果在舒服的温床里最终生长为成熟的花生。这就是“落花生”的由来。
那么有的人会问了,花生为什么长在地下?如果都发芽了,它们不觉得挤吗?
其实这种发育方式是为了适应南美洲的气候而产生的。南美洲干燥多风,土壤类型多为沙土类,疏松透气,但保水保肥能力差。花生为了让幼果免遭被大风吹走的惨剧,进化出了将果实埋入地下的特殊发育过程。
还有的人会说,花生不是中国的特产吗,怎么会因为南美洲而进化成“落花生”呢?
关于花生究竟起源于中国还是南美,此事还引发了一起争论。有人说花生在中国有着几百年的历史,肯定起源于中国,而有人则支持花生是从南美传入中国这一观点。那么,花生前世到底生活在哪里呢?
花生是蔷薇目、豆科、落花生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落花生属共有80余种植物,其中绝大多数都只分布在南美洲,极个别分布在非洲与亚洲(除中国以外)地区,从地理分布来说,落花生原产于中国的可能性很小。
最有力的证据来自科学家对落花生基因组的研究,测序研究结果表明,落花生是由蔓花生和塔里哈花生两个亲本杂交而产生的,而阿根廷、玻利维亚及巴拉圭是两者的原产地,两个亲本大约在4000年以前杂交,进而产生了落花生的祖先。落花生传入中国的时间大致在15世纪,葡萄牙人将花生引进至南洋群岛,而后再由国人栽种到福建、两广等地,繁衍至今成为我国各地常见的花生。
说了这么多,总算是弄清楚了落花生的前世今生。如今落花生所具有的功效大家都已知晓,而许地山先生从落花生朴素实在的特点,领悟出要做对社会有益的人这一道理,这也是落花生所具有的一种作用吧。
二、花生谜语猜猜猜
花生作为一种副食品和重要的榨油原料,在我国流传已久。而谜语在我国同样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谜语是一种文字密码,起源于中国古代民间,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成为民间文化的瑰宝。
猜谜的过程就像是在对暗号,一人先说暗号(谜面),另一人以事先约好的规则对上暗号(谜底),对上便喜气洋洋,笑得前仰后合;对不上便抓耳挠腮,急得搜肠刮肚。这里面的乐趣,需要大家亲自体味。
花生形体小巧玲珑,吃法繁多,口味独特,与花生有关的谜语也不在少数。两者结合究竟会碰出怎样的火花呢?让我们来看看吧。
与花生有关的谜语,谜底当然都是花生,虽然谜底相同,但谜面却花样百出。谜语一般可分为事物谜和文义谜,前者是常说的民间谜语,后者则是常见的灯谜,二者都是谜语,都有谜面、谜目和谜底,那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呢?下面以两个实例来说明。
例一(谜目为猜一植物)
民间谜语的谜面: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
灯谜的谜面:木兰之子。
前者抓住了花生的特征,将花生拟人化,把花生的果皮比作屋子,种皮比作帐子,胚比作胖子,又以“麻”“红”“白”分别点出三者各自的特点,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花生。抓住事物形体、性能等特点进行形象的描绘,忽略花生的字义、写法等特征,是民间谜语的扣合方式。
后者则一点也不提花生外形方面的特征,而是以“花生”这一字义为中心出谜,“木兰”为“花木兰”,“木兰之子”,即“花木兰的孩子”,拓展为“花木兰生的孩子”,归纳缩减,就成了“花生”。紧扣字义、含义、音形的出谜方式,就是灯谜扣合方式。
下面还有一些关于花生的谜语,请大家猜一猜它们分别属于哪种谜语呢?
谜面一:青梗绿叶开黄花,泥沙底下做人家。
谜面二:白胖孩,坐沙滩,外穿大麻衣,里套小红衫。
谜面三:小胖子,穿麻衣,红衫白肚躲壳里。
谜面四:粗麻色泽硬壳子,粉红袄子白胖子。
谜面五:结实。
例二(谜目为猜一植物)
民间谜语的谜面:青青藤儿开黄花,外面白袄内红纱,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灯谜的谜面:安得道人殷七七。
前者的谜面字数较多,形式为四句歌谣,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广为传诵,这种表现形式即为民间谜语。后者字数较少,而且直接借用了诗句。此句原为“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论时节遣花开”,出自《后十余日复至》一诗,苏轼在这里用了道人殷七七的典故。
殷七七是一个不知其身世与年龄的唐代道士,爱好旅游与喝酒,每天一边捧着酒壶畅饮,一边在旅行的路上放声高歌,好不自在。这天到了两浙地区,恰逢镇海节度使周宝在浙西镇守,周宝很是敬佩这位奇人,以对待老师的礼仪迎接殷七七。殷七七为了回报周宝的款待,就大显神通,让本已凋零的杜鹃花在九月重新绽放。提起殷七七,就联想到他那令花开的本领,“花开”也有“花生”的意思,这下答案就出来了。采用现成词句,如成语、诗句等来出谜的方式,便是灯谜的表现形式。
以表现形式来说,也请大家接着来猜一猜下面谜语的类别吧。
谜面一:麻布衣裳白夹里,大红衬衫裹身体,白白胖胖一身油,建设国家出力气。
谜面二:土里长个麻麻蛋,剥出是个红红蛋,揭开是个白白蛋,吃在嘴里是香蛋蛋。
谜面三:外披麻衣裟,内穿红大褂。胖子里面藏,地下自安家。
谜面四:卷起千堆雪。
民间谜语和灯谜还有好多学问,大家如果觉得有趣,不妨多动动手,搜集一下关于灯谜的资料,来进一步了解体味灯谜的乐趣。
答案——
例一:谜面一至四为民间谜语,谜面五为灯谜。(提示:结实,“实”在这里的别解为“果实”,而结果实是花落之后才会产生的现象,故谜底为“落花生”。)
例二:谜面一至三为民间谜语,谜面四为灯谜。(提示:“卷起千堆雪”出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雪”意为水花,“卷起千堆雪”即为产生很多水花,故谜底为“水花生”。)
三、老舍与许地山的友谊
许地山的朋友老舍,也写过一篇名为《落花生》的散文。老舍的文章大都用词生动活泼,行文流畅自然,值得细细品味。下面,咱们以比较两篇《落花生》异同的方式,来讲述一段产生于两位大师之间的真挚友谊。
就发表时间而言,许地山的《落花生》在前。写这篇文章那一年,《九国公约》在华盛顿举行签订仪式。而老舍的《落花生》在后,那一年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前后相差十多年。两者的创作背景虽略有不同,但两篇作品都表现出一种平民思想,不仅如此,从文章中也能大致推测出两者的关系。
老舍与许地山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还只是个中学毕业生,而当时许地山先生已在燕大教书有一段时间了,两人在学问上自是差着一截。刚刚毕业的老舍,就像刚来到编辑部的实习生,许地山则是编辑部的总编辑,老舍能跟许地山说上话已经很不错了,至于和许地山做朋友,当时的老舍想都不敢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舍对许地山的了解开始增多,逐渐发现顶着学者光环的许地山的另一面。尽管学问大,但许地山先生很喜欢开玩笑,雅俗皆有。许地山的诙谐幽默,无疑使他显得更加平易近人,与一些自视甚高、咄咄逼人的“大学者”相比,就越发显得他难能可贵。
许地山年长老舍5岁,他有意提携后辈,对老舍提出的问题不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鼓励他写小说。正是在许地山先生的引导与鼓励下,老舍认识到自己所具有的才能,并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
老舍曾经问许地山,为什么起“落华生”这个笔名,许地山以“宽而可济,朴而不迂”8个字作为回应,意思是要做宽厚朴素而不迂腐的人。许地山的作品风格和为人处世的风骨使老舍受到很大的影响。老舍曾在《敬悼许地山先生》一文中写道:“他既是我的‘师’,又是我的好友!”
就写作风格而言,许地山的作品朴素简洁而富有童趣,善于将深刻的寓意藏在平实的描写之中。老舍的作品则随意率性,想到什么写什么,语言轻快而优美,于字里行间显露真情。
从买种到收获的这段经历,许地山仅仅用了几个简短的词,便一笔带过。而播种的辛苦,照料的忙碌,收获的喜悦,也全都凝结进一句话:“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几个月的付出最终得到回报,这一经历的心得在“居然”一词中得到诠释。“居然”既饱含了姐弟对落花生照料养育的情谊,也表现出劳动后得到收获那一刻的惊喜,将儿童第一次播种落花生的惊奇、欢喜的心情刻画得细致入微,充满了童稚乐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作者在父亲启发下领悟出的道理,也是用极为平实的文字写出,正应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哲理。
老舍则这样描写落花生:“大大方方的,浅白麻子,细腰,曲线美。这还只是看外貌。弄开看:一胎儿两个或者三个粉红的胖小子。脱去粉红的衫儿,象牙色的豆瓣一对对地抱着,上边儿还结着吻。那个光滑,那个水灵,那个香喷喷的,碰到牙上那个干松酥软!”用词生动形象,想象丰富奇异,读起来十分具有节奏感。
爱国主义和平民思想是许地山一生所秉持的理念。抗战期间,他积极投身于救国运动,每每熬夜工作到天明,终因积劳成疾而溘然长逝。
许地山仙逝后,老舍悲痛不已,在悼文中多次回忆许地山先生平时的风趣琐事,“你记得给我打电报,叫我到济南车站去接周校长吗?多么有趣的电报啊!知道我不认识她,所以你教她穿了黑色旗袍,而电文是:‘×日×时到站接黑衫女!’当我和妻接到黑衫女的时候,我们都笑得闭不上口啊。朋友,你托友做一件事,都是那样有风趣啊!啊,昔日的趣事都变成今日的泪源。你怎可以死呢!”
过往的经历如今成为活着的人无法排遣的伤痛,以致老舍在最后写道,“不能再往下写了……”这一段民国时代的友谊,应是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