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虽然是一代名臣 但在这件事上却被很多人所诟病

明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刺部入侵,明英宗因为听信宦官王振谗言,率数十万大军亲征,结果大败于土木堡,英宗本人被生擒。一个月后,瓦刺部首领也先率军挟持英宗至北京城下,要求明朝献城投降。

在此危险时刻,朝廷人心惶惶,议论迁都南京之时,时任兵部侍郎的于谦挺身而出,“言南迁者,可斩也”,一锤定音,并在他的力荐之下,由英宗的弟弟朱祁钰继位,稳定了人心和朝局。

而后,在于谦的指挥之下,明朝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于谦也一战成名,名留青史。

然而可惜的是,这样一个民族英雄,却因为小人的妒忌,在夺门之变以后,被徐有贞等奸邪之徒恶意中伤。重新复位的英宗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于谦,其家人被发配边疆。

忠臣的下场,令人唏嘘,不禁令人想起当年的岳飞。

除了其经天纬地之功,于谦的为官做人也十分令人钦佩,尤其体现在清廉刚正方面。

在济南铁炫祠门口有一幅对联,上书“功让王文成,河山再造; 祠比于忠肃,湖水双清”,这是赞扬铁炫的功绩,也从侧面突出在当时人认为于谦的清廉如同湖水一般。

北京保卫战后,于谦被升为兵部尚书,作为一个二品大员,于谦却能够保持俭约,始终住在一个仅能遮风挡雨的破房子里。

景泰帝知道以后,在西华门给于谦赐予了一座宅第,但于谦却认为正值国家多难之时,他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安危,多次推辞,最后才不得已接受。

于谦被冤杀以后,英宗曾抄人去抄家,却发现于谦家无余财,唯独正室有一个箱子被牢牢锁住,原以为是什么宝物,打开一看却是皇帝赐予的蟒衣和尚方宝剑。

讽刺的是,于谦死后接替兵部尚书的陈汝言,上任不到一年,就因为贪污被弹劾下狱,赃物达数万之众,这让英宗大为感慨:“于谦被遇景泰朝,死无余资。汝言抑何多也!”前后两任兵部尚书一对比,更突出于谦之清廉。

于谦死之时,全天下都在为他叫屈,因为他是拯救国家于危难中的功臣,其罪名“意欲”和岳飞之“莫须有”如出一辙。但明末清初的学者们在评论于谦时,却在一件事上对于谦颇有微辞,那就是于谦在景泰帝易储时的表现。

从西周起,中国就建立起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礼法制度,这一思想在南宋以后,随着理学的兴起和传播,日益深入人心,成为无所不在的“天理”。

土木堡之变时,英宗被也先俘虏,当时英宗的长子,也是太子的朱见深只有2岁。面对危急的情况,于谦等人提出让英宗的弟弟,也就是后来的景泰帝朱祁钰继位。

当时朱祁钰的第一反应,不是天上掉馅饼,白捡了个皇位的喜悦,而是“退让再三”,还大声训斥群臣:“皇太子在,卿等敢乱法耶!”

朱祁钰的推脱,除了是因为当时情势危急,担心当上皇帝有性命之忧,此外也是畏惧他所提到的那个“法”。所谓的法,就是指嫡长子继承制的礼法。皇帝不在,应当是由皇太子朱见深继位,是当时人的一种共识。

不过从当时的形势而言,由朱祁钰继位无疑是更适合的选择,于是于谦等人用“社稷为重,君为轻”的说法劝服了朱祁钰,登上帝位。

朱祁钰身为次子,在危急情势上登上继承皇位,本来就是一种权宜之计,但在北京保卫战成功后被证明是一种成功的策略,这为后来英宗奉迎后,景泰帝继续当皇帝提供了理论依据。

局势稳定下来以后,有大臣提出要从也先那里奉迎英宗,景泰帝犹豫不决,他担心英宗回来后危及自己的皇帝,一再找借口拖延。但问到于谦时,于谦说“天位以定,宁复有它”,这里“天位”其实就是指朱祁钰在特殊情况下获得皇位是合理的。

但到了易储问题上,却不一样了。朱祁钰作为庶子接替皇位,是因为非常时期,但当时英宗的长子朱见深还在,仍然是明朝皇室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景泰帝想要废掉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则是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

在这场易储事件中,迫于景泰帝的威势,“众相顾莫敢发言,为都给事中李侃、林聪、御史陈英以为不可……时文武诸臣议者九十一人,濙及陈循、王文首署名,吏部尚书王直有难色,循濡笔强之乃署”,大臣们中只有李侃、林聪、陈英三人反对,其他人都在联合书上签了字。

在上面签名的吏部尚书王直深感懊悔,“此何等事,吾辈愧死矣”,认为是一个羞死人的事情。

后来景泰帝强行册立的太子朱见济夭折,群臣又急忙上表,要求复立朱见深为皇帝。要知道当时朱祁钰才26岁,仍然有产子的可能,但群臣依然希望由朱见深当太子,这才符合礼法。可见,朱祁钰易储是如何不得人心。

但在这件事情上,深受景泰帝宠幸的于谦却好像局外人一样,丝毫不像他在土木堡之变时的坚决,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默默在景泰帝易储后接受了“太子太傅”的职务。

明末四公子的侯方域在《于谦论》中,对于谦这一做法进行了评价。

他认为于谦“非社稷臣也,可谓功臣也”,虽然在景泰帝登基、北京保卫战、英宗南归上立有功劳,却不是一个有功于社稷的臣子。

废太子而立见济,谦之力能争也。谦虽位大司马而其权过于相,盖景皇帝帷幄腹心之臣也..使谦造膝密陈其不可,则景帝亦必徘徊而不敢出,而况其率臣面折朝廷乎...而诏草一传,谦亦唯唯署名,推其意,以为非我发之而我又秉钧者,天下无以专责也。

易储之事不合礼法,废掉太子立朱见济,是于谦能够和景泰帝力争的。于谦当时身为兵部尚书,又是景泰帝的心腹之臣,他如果能提出自己的意见,那景泰帝必然会犹豫,群臣也会站出来支持他。但于谦却选择了沉默,只是默默地签了个名,认为易储之事不是由他发起的,以后就算有人指责也不会专门怪罪到他。

后来的历史发展,果然证明了景泰帝易储是一个错误。

景泰八年,英宗在徐有贞、石亨等人的帮助下,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夺回了帝位。随后,景泰帝被废,软禁于西苑。一众当初拥立朱祁钰登基的大臣也被以谋逆罪下狱,处于极刑。

假设于谦当时能够劝阻景泰帝不易储,仍由朱见深担任太子,英宗虽然被软禁,有怨气,但因为自己的儿子是皇位继承人,能登上帝位,有所指望,也不会冒然发动政变。如果夺门之变不发生,就不会再有一次朝堂的震荡,众多忠臣良将被冤枉,于谦本人也不会死于冤案之中。在易储一事上的沉默无为,不得不说是于谦人生中的一大失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390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21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632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70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33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98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11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04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79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72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41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3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76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3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1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86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76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