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心论》新十三:为什么人类的起源地是中国而不是非洲?

《中国中心论》新十三:为什么人类的起源地是中国而不是非洲?

文|黄饮冰

人类是直立行走的高级智慧猿。站在生物学的角度上讲,人类是猿类的一种。人不是由现在的猴子变来的,也不是由现在的猿类变来的。现在的猴类、猿类和人类,都是古灵长类进化的结果。人是由某一种古猿进化而来。

直立行走和大脑的进化,是古猿演变成人的两个关键环节。与之相应的推动力是地球环境的巨变。这才是探讨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一、草原地貌的大面积出现和由草原地貌重新演变成森林地貌是人类进化不可缺失的地球环境条件

在人智未出现前,人类的进化由地球环境决定。地球环境主要指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人是地球环境巨变的产物。

(一)人类演变的首要环节是获得“直立行走”的新性能。只有生活于草原上的古猿才有可能获得“直立行走”的新性能,所以草原地貌的大面积出现是“直立行走”的先决条件

我简单地把人类的进化链归结为原始哺乳类、高级哺乳类、古猿、人猿、猿人、智人和现代人(现代智人)。

人类是沿着原始哺乳类这条线索逐渐演化而来的。最早的哺乳动物化石是在中国发现的吴氏巨颅兽(Hadrocodium wui)。吴氏巨颅兽生活在1.95亿年前的侏罗纪。类人动物(人猿)在第三纪末期已经出现。

人类历史的开始,当然应该从人猿算起,人猿是直立行走的古猿,也是古猿到猿人的过渡种。但是人类的演化史应该从古猿算起,研究人类的演化从古猿开始。

1、怎样才能够直立行走?

这个问题基因解决不了,基因研究可以搞清楚人类有直立行走的基因,但怎么进化来的却不会知道,因为基因上没有答案。

从古猿进化成人,直立行走至关重要,这一点我讲得够多的了。

简单地说,要获得直立行走的性能,古猿就要改变在树上攀爬的生活习惯,也就是说古猿要到地面生活。古猿到地面生活,就必须发生古猿不可抗拒的大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所以我说人类是地球环境巨变的产物。

2、人猿出现的条件——森林大面积地萎缩或变得稀疏、大草地大面积地形成

大面积的森林萎缩或变得稀疏,草原地貌大量出现,才能改变了古猿的原始生活环境,迫使古猿适应地面生活,获得了直立行走的性能。

(二)人猿形成后,森林的恢复至关重要,否则人猿在未形成种群优势之前,就会被其他强势动物猎杀而消亡了

由森林地貌演变成草原地貌,让古猿演变成了人猿。但是草原地貌对人猿的生存很不利,所以由草原地貌演变回森林+草地地貌也很关键。

“直立行走”对于人猿来讲,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在人猿未获得智力前,生活于草原地带的人猿很容易成为其他动物的猎物被其他动物猎杀,这可能是我们现在看不到人猿的原因。

人猿的最佳生活地还是森林,所以在人猿形成优势种群后,人猿生活的地域重新演变成森林间杂着草地的地貌是对人猿最有利的,这样森林可以为人猿提供庇护,人猿也可以依靠采集种子和果子为食物;草地可以供草食动物游牧,人猿也可以通过猎捕获得食物。

形成后的人猿已经形成了直立行走的新性能,就不会习惯于攀爬了。森林中的山洞对于人猿来讲,也至关重要,重回森林后的人猿,最终会走进洞穴,形成穴居性,他们就这样逐步的演变成了猿人。

二、新生代的气候变化、地球地理环境变化与生物(古人类)的关键进化点的联系

所谓的新生代,是从距今6500万年开始直到现在为止的一个大概念。新生代以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为特征,由于生物界逐渐呈现了现代生物的面貌,故名新生代,即现代生物的时代。

新生代含第三纪、第四纪直到当今时代。

(一)第三纪(含古近纪和新近纪)气候变化与草地、哺乳类的进化和人类的出现

第三纪(距今6500万年~距今260万年)重要生物类别是被子植物、哺乳动物、鸟类、真骨鱼类、双壳类、腹足类、有孔虫等,这与中生代的生物界面貌迥异,标志着“现代生物时代”的来临。在第三纪后期出现了直立行走的类人动物——人猿。

第三纪又分为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五个时期。现在第三纪的概念好像不用了。第三纪被古近纪(距今6500万年到2330万年,含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和新近纪(距今2300万年到260万年,含中新世、上新世)代替。我还是习惯使用老概念,有混杂的地方请谅解。

1、古新世(距今6500万年~距今5300万年)

古新世持续了约1200万年,古新世还相当古老,但开始有了新世气象。古新世最大特点是动物群中古老种类或土著类型占很大优势,与其后的动物群有着明显的区别

距今6500万年,一颗外星与地球相撞击,巨大的尘埃弥漫在大气中,引起地球温度下降。这一降温导致恐龙灭绝,为原始哺乳类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所以古新世开始时期气温是下降的。古新世前是一个温暖期(高温期),是恐龙等爬行动物的世纪。

距今约5500万年前,地球气候经历了一个短暂、突然而严重的“全球变暖”事件,即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突然爆发的这次全球变暖事件,导致深海温度增加约5℃,表层海水温度增加4~8℃,深海氧气含量严重降低的。这次气候的剧变对地球生物造成了很大影响,很多动物绝灭了,同时有一些动物新生出来,如亚洲徳氏猴。

距今5500万年前,最早的真灵长类——亚洲徳氏猴出现于湖南衡东。亚洲徳氏猴是人类和猴子的远古近亲。目前还没有比亚洲徳氏猴更早的真灵长类了。亚洲徳氏猴就是这次突发的“全球变暖”事件的产物。所以我说人类是地球环境巨变的产物是有充分理由的。以此说人类起源于中国理由也十分充足。

2、始新世(约距今5300万年~距今3650万年)

由于受距今5500万年的“全球变暖”事件的影响,始新世早期是一个炎热期(高温期),地球气温特点是高温气候和温暖海洋。因为高温气候及温暖海洋的原因,创造出了一个时间段的潮湿而温和的地球环境。除了干旱的沙漠之外,地球表面几乎完全被森林所覆盖。极地地区的森林面积广大。

始新世早期最令人注意的是,原始的现代哺乳动物开始出现。距今4500万年,人类共同祖猿——中华曙猿出现在江苏溧阳上黄水母山。中华曙猿是目前最早的古猿。目前没有比中华曙猿更早的古猿了。以此说人类起源于中国也无可反驳吧?

在始新世中期开始气候变冷。始新世中期开始的气候变冷致使地球到了始新世末期时大陆内部开始变得干燥,在某些地区,森林分布区域萎缩

气候变冷导致了此时新发展起来了草原,但新发展起来的草原仅限于河岸和湖畔地区,还未扩展至平原地区和现在的热带或亚热带大草原地区。

草原的出现在人类进化史上是一件大事件。这里可以看出,气候变干变冷是森林萎缩、草原出现的气候条件。

气候变冷也导致了季节变化的出现。落叶树种能够更好的适应剧烈的温度变化,于是比之常绿树种,开始占有优势。在始新世末期,落叶林覆盖了北方大陆的大片区域,包括北美洲、欧亚大陆和北极地区;雨林则只分布在了赤道和近赤道的南美洲、非洲、印度次大陆和澳大利亚。

始新世早期是一个极热期。证据是在始新世开始之时,南极大陆上还覆盖着大片的温带雨林,甚至是亚热带雨林。

为什么说始新世中期后气候变冷呢?因为在此时的南极大陆,喜热的热带植被消失了,到渐新世开始之时,南极大陆上的植被变成了落叶林和广袤的苔原。这说明经过距今5500万年的“全球变暖”事件之后,在始新世末期地球气温又恢复到持续下降的趋势。

相比较而言,尽管始新世中期气温开始变冷,但始新世的总体全球气温仍然比较炎热(或异常温暖),所以总体来说,始新世是地球温度历史上的一个相对炎热期。说始新世变冷是相对前期的地球温度而言的。说始新世气温炎热是相对于后期地球气温而言的。在始新世中期开始的全球气温变冷的缓慢趋势,最终导致了第四纪更新世冰期的出现。

始新世的极热期导致了在距今4500万年中华曙猿的诞生。在始新世中期开始的降温也促进了猿类的发展和进化。到距今4000万年世纪曙猿在山西省垣曲县古城盆地出现。到距今3700万年,邦塘巴黑尼亚猿在缅甸邦塘出现。到距今3500万年,埃及猿出现于埃及法尤姆(法雍)。说埃及猿是中国古猿外迁的产物道理也是十分清楚的。

始新世结束于一个被称作Grande Coupure(the "Great Break" incontinuity)的生物大灭绝事件(extinctionevent),此一事件可能与一或数颗的大火流星(bolide)撞击西伯利亚及当今的契沙比克湾(Chesapeake Bay)相关。

3、渐新世(大约开始于距今3400万年前,终于距今2300万年前)

渐新世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是一条连接“炎热的始新世时期的古老世界和生态系统更具有现代特征的中新世”的纽带。这里的“炎热”是相对概念,就是始新世气温在下降,但还是炎热。

渐新世有记录的外星体撞击事件发生在加拿大的努纳武特,时间距今2300万年前,陨石坑直径24千米。渐新世有记录的超级火山爆发事件发生在美国的科罗拉多,La Garita Caldera超级火山在距今2780万年前喷发,喷发量大于5000km³,火山爆发指数9.2。这两个事件都造就了北美地球环境的巨变,北美洲不是人类的起源地也许就是这两件事情导致的。

在渐新世,被子植物继续在全球扩张;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则被温带落叶林所取代。开阔的平原和沙漠面积较之原来扩大了许多。草原也从始新世时期的河岸地带发展至开阔地带,但仍未发展至今日热带和亚热带大草原之规模。

渐新世过渡(距今大约3350万年前)也是一次重大全球气候事件。始新世末气候仍然异常温暖,南极洲没有明显的冰,但到渐新世,南极洲有了永久冰层。这个期间年平均气温降低了8.2℃,这个下降幅度大于海洋中的温度下降幅度。在这一大陆气候过渡事件中很多冷血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灭绝了,而哺乳动物由于能够调节其体温却躲过了一劫。

渐新世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一起被称为“大置换”的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大置换,即物种连续性上的“大断裂”,这次“大断裂”是发生于距今3350万年前的欧洲范围内的一次物种大灭绝。当时欧洲的动物群,除了区域性的啮齿类动物和有袋类动物之外,都被来自亚洲的动物群所取代。也就是说距今3350万年前,亚洲给欧洲来了一次彻底的动物换种。

渐新世和中新世则没有显著的全球性事件作为分野,而是各个地区相继从较温暖的渐新世晚期(2600—2300万年前)进入较寒冷的中新世。

4、中新世(开始于2300万年前到533万年前)

地球在从渐新世衍进到中新世再到上新世的过程中进入了一连串的冰河时期。相对于渐新世来说,中新世气温较为寒冷,但也有多个温暖期存在,所以中新世是一个寒暖交替的时期。这种气候变化有点类似于第四纪。这种气候的寒暖变化对促进古猿的进化非常重要。中新世在人类的进化历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进化阶段,这个时期古猿类发生了大分化,一些古猿类的个体增大了,古猿的种类也增加了。

如中国增加的第三纪的猿类化石,有禄丰西瓦古猿、粗壮池猿、江淮宽齿猿和双沟醉猿。

距今约1000万年,双沟醉猿生存于中国江苏泗洪县。醉猿的上臼齿轮廓近于正方形,与树猿的相似,而欧洲同时代的长臂猿类祖先上猿的上臼齿较宽;醉猿臼齿的结构较简单,不象上新猿那样有许多次级沟脊。醉猿臼齿形态最接近于东非早中新世的树猿,与上猿等差别较大。醉猿是新第三纪长臂猿类化石在亚洲的首次发现。

中新世的动植物已经相当程度地现代化了。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地位已经确立了下来,鲸、海豹和海藻也开始扩张到其他地区。

中新世是喜马拉雅山脉隆起的主要时期,这导致了亚洲季风模式的改变,同时也影响了北半球的冰川作用。说明青藏地区在中新世,开始对世界气候产生影响。

中新世的早期是相对温暖的,这在考古上可以找到证据。从考古上看,距今2300万年到距今1800万年森林古猿在亚、非、欧广泛分布。证明这个期间气温温暖多雨,森林得到恢复且扩展到很大的范围,草地反倒萎缩了,为森林古猿的广泛分布提供了条件。所以在中新世直到距今1800万年,古猿有进化和分化但并没有站立起来。

在中新世,大约距今1500万年开始吧,地球气温开始了新一轮的气温下降,这次气温下降一直持续到第四纪冰期的到来。所以从距今1500万年到距今250万年这段时间,是古猿站立起来形成人猿(直立猿)的关键时期。古猿站立起来了,才能说明类人动物(直立猿,即人猿)出现了。

5、上新世(距今530万年开始,距今258.8万年结束)

上新世时期气候开始变冷变干,四季比此前的中新世分明,有点象今天的气候。上新世开始前后南极洲开始被冰雪覆盖,中纬度的冰川在上新世末期前也已发展,北冰洋的冰层形成。到上新世末期,南极洲已经终年被冰雪覆盖。

上新世气候的变化对植物带来的变化很大,在干冷气候下全世界热带种类减少,落叶森林扩展,北方被松柏林和冻土地带覆盖,除南极洲外在所有的大陆上草原扩张。只有在赤道地区还有热带森林,在亚洲和非洲热带大草原和沙漠出现。

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大草原出现很重要,热带大草原改变了南方古猿的攀爬性能,建立了直立行走的新性能。因为从距今1500万年开始,地球气温再次下降,北方的古猿要么被冻死,要么南下到亚洲的南部和非洲赤道或近赤道附近的温暖地区,这就形成了南方古猿。南方古猿在人类的进化史上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直立起来的南方古猿就是类人动物——人猿。降温可能从距今1800万年就开始了。

在上新世,不论是海生动物还是陆地动物,已经相当现代化了,只是陆地动物还有些原始。在上新世,引人注目的是最早的类人动物——人猿已经出现了。

(二)第四纪气候变化:不冻死才能确保进化继续下去。青藏高原的最终隆起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四纪含更新世(也称洪积世)(从258.8万年前到1.17万年前)和全新世(距今1.17万年至今)。在第四纪,人猿进化成了猿人或智人,智人进化成了现代人,现代文明也在第四纪更新世末期开始了。

1、更新世(也称洪积世)(从258.8万年前到1.17万年前)

更新世是地质时代第四纪的早期。这一时期绝大多数动、植物属种与现代物种相似。更新世地球气候的显著特征为气候变冷、有冰期与间冰期的明显交替。人类也在更新世出现。最早的现代人在泛滇黔地区出现。如距今8到12万年的湖南道县福岩洞人牙齿化石、贵州毕节一个石灰岩洞即发现的距今17.8万年前的像现代人牙齿的牙齿化石。都是最早的现代人出现于泛滇黔地区的证据。

在更新世,欧洲发生过五大冰期:多瑙冰期、群智冰期、民德冰期、里斯冰期和玉木冰期。根据李四光的理论,中国第四纪发生过四大冰期:鄱阳冰期、大姑冰期、庐山冰期、大理冰期。

在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青藏高原已经隆起到了足够的高度,青藏高原的最终隆起是一件不可忽视的大事件。因为青藏高原的存在,导致了地球北半球东西方的绝然不同的气候,决定了东方和西方的古人类的不同命运。

2、全新世(距今1.17万年至今)

全新世是人类文明高速发展的世纪。因为全新世又是一个温暖期(高温期)。

我对于全新世的气候有一个分段。全新世是从第四纪末次冰期结束开始。中国的第四纪末次冰川期结束的时间点,我认为中国的北方(以秦岭-淮河为南北分界线)是在距今1.3万年左右,而且中国南方可能要早到距今2万年左右,如湖南道县玉蟾岩、江西万年县仙人洞,在距今2万年左右就已经有原始的陶器了,距今2万年到1.4万年,这些地方就已经有了古栽培稻了。总之,到距今1.3万年,中国这个地方就脱离了末次冰期的控制了。这就是最早的文明在中国南方产生的气候依据。

13000年—9000年,气温升高期,气温由寒冷转温凉。冰融性洪水在中国西部爆发,洪水逐步由西向东推进。这是第一次洪水泛滥期。洪水以冰融性洪水为主,雨水性洪水为辅,海浸不明显。

9000年—8000年,温度稳定期,气候温暖湿润,中国的水稻种植推进到中原地区。

8000年—6000年,炎热多雨期,第二次洪水泛滥期,爆发严重的海浸。

6000年—5000年,温度短暂下降期,气候温暖干燥,洪水和海浸消退。

5000年—4000年,温度异变期。4800年到4600年,温度忽然下降,导致了黄河以北文明和中原文明的消落。4200年到4000年温度忽然炎热少雨,形成了帝尧时期特别的洪水——少雨而洪水长期不退。

4000年—3000年,温度稳定期,气温温暖,雨水充沛。

最近的3000年,出现过四个最低温度期。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400年、公元1200年、公元1700年,曾导致汉水结冰。这几次低温,都导致了游牧民族疯狂南下。

(三)新生代(第三纪和第四纪)的地球地理环境的变化

新生代开始时,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比现代大,古欧亚大陆比现代小;古中国和古印度为古地中海所隔,古土耳其和古波斯为古地中海中的岛屿,这些陆块尚未与古欧亚大陆连接;红海尚未形成,古阿拉伯半岛是古非洲的一角;古南美洲和古北美洲相距遥远,而古北美洲与古欧亚大陆接近,有时相连。

新生代开始后,地表各个陆块此升彼降,不断分裂,缓慢漂移,相撞接合,逐渐形成今天的海陆分布。印度与亚洲大陆结合发生在距今5000万年前的始新世;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的最终隆起则是200~300万年的事,与此同时或稍早,欧洲升起了阿尔卑斯山,美洲升起了落基山。但是对北半球气候具有影响性作用的,仅仅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

这就可以把真灵长类的出现联系起来看。距今5500万年前,在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的推力下,真灵长类出现了。真灵长类(始镜猴)在北欧、北美、中国都有发现,但以中国湖南衡东的亚洲徳氏猴最原始,也就是说最早。这就证明北美洲在在新生代前期与欧亚大陆“有时相连”。北美和北欧的真灵长类就可以看做是中国的真灵长类向北发展的结果。古非洲和古印度与古欧亚大陆被古地中海隔离,所以真灵长类进入不了古非洲和古印度。

以后在距今4500万年的时候,中国的江苏、云南、内蒙古、河南、陕西都出现了中华曙猿,中华曙猿是最早的古猿。古非洲到距今3500万年才出现埃及猿,比中国晚了1000万年,但是北美没有发现古猿。反应在地貌上,说明古北美与欧亚大陆最后还是分离了,而古非洲最终和欧亚大陆连在一起了,古猿才迁移到了古非洲。

草地的出现和成为优势地貌,是新生代地球地理环境变化的一件里程碑性质的大事件。热带、亚热带大草原的决定性意义就在于让南方古猿建立了直立行走的新性能,成为了类人动物——人猿。

青藏高原的最终隆起,是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发生的另一件里程碑性质的大事件。青藏高原在距今300万年到200万年快速、强烈地隆起产生了足以改变物种的巨大冲击力,让青藏高原上的人猿(周边地区可能也有一些)的大脑神经和周身神经实现了升级换代,人猿脑和人猿周身神经演变成了猿人脑和猿人周身神经,为人的进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青藏高原的最终隆起还优化了泛滇黔地区的环境,把泛滇黔地区打造成了古人类冰期的避乱所。

(四)第三纪和第四纪气候变化的总结

由于在距今6500万年的时候,发生外星撞击地球事件,在进入古近纪时期地球的气温总体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但是古近纪(距今6500万年到2330万年,含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时期全球气温持续下降的趋势在渐新世被打断,在40万年之间气温急剧下降8.2℃之后,地球进入了一段长达700万年的气温平稳震荡期。这段平稳震荡期从3250万年前开始,至2550万年前结束。渐新世的气候变迁包括全球冰量的增加、海平面的下降(降幅达55米,从3570万年前至3350万年前)和气温的平稳变化。之后在2800万年至2600万年间,随着北美洲La Garita Caldera超级火山的爆发,这段气温平稳震荡期随之结束。但是,渐新世和中新世更替期间的气候仍然比较稳定。

古近纪(早第三纪)世界气候分带已经明显。古近纪气候较此前的冷,晚始新世和渐新世南极大陆出现小型冰盖,中新世中期南极大陆形成的冰盖已相当于现代的2/3,更新世初北半球出现格陵兰冰盖,其后200万年间曾有多次冰期,冰川曾见于几个大陆。

新近纪(晚第三纪)气候分带与当今十分相似,北半球干燥区呈南西西——北东东方向延伸,西风带已经形成。

到第三纪为止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很小。在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占据了许多生态位。到第四纪哺乳动物就已经成为陆地上占支配地位的动物了。

对于人类进化有决定性意义的事情是,草地在第三纪出现。在始新世草原出现于河岸地区,到渐新世草原从始新世时期的河岸地带发展至开阔地带,尽管仍未发展至今日热带和亚热带大草原之规模,但是已经足够宽阔了。到中新世草地有扩展也有萎缩。到上新世除南极洲外在所有的大陆上草原扩张,森林大面积萎缩,只有在赤道地区还有热带森林,在亚洲和非洲热带大草原和沙漠出现。

喜马拉雅山对气候的影响作用在中新世已经开始显现。中新世是喜马拉雅山脉隆起的主要时期,这导致了亚洲季风模式的改变,同时也影响了北半球的冰川作用。到第三纪末期和第四纪初期,青藏高原对北半球的气候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地球的寒暖变化是一个周期性的过程。极热之后要降温,极寒之后会升温。第三纪的气温下降,与外星撞击和火山喷发的关系很密切。从第三纪开始的气温下降趋势,一直蔓延到第四纪出现冰期,时间很漫长了。

第四纪以来,干湿及冷暖交替的波动气候交替出现,冰期和间冰期交替出现。青藏高原最终形成,阻隔和分流了西风,导致东亚季风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的沙漠带从北纬30°左右移到北纬45°左右,青藏高原东缘以东的泛滇黔高原地区成为了绿洲。而青藏高原以西直到非洲,形成干旱气候,沙漠遍布。第四纪的气温冷暖变化,受外星撞击与火山喷发的影响则很少。

在冰期干冷气候条件和青藏高原的特殊环境下,中国在距今248万年出现第四纪黄土堆积。冰期和干冷气候,也促进了生物的淘汰和发展,在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期地球上出现了古人类——人猿或猿人。

(五)草地出现的原因探讨

草原面积扩大对人类的进化来说是大事,越来越大的草原让古猿回不到森林,这就会逼迫处于草地上的古猿改变攀爬性能,形成直立行走的新性能。

对于古猿到地面生活的原因,非洲起源假说是说非洲大裂谷在距今1200万年出现,导致了非洲大裂谷两边出现了不同的地貌,一边是依然是茂密的森林,一边是稀疏的森林加草原地貌,所以稀疏的森林加草原地貌上的古猿就演变成了人类的祖先。

也有人提出,在中新世(开始于2300万年前到533万年前),由于灵长类大量繁殖,树木高,食物竞争压力大,导致林中树木中层及中层以下的食物高度匮乏,灵长类又不能上高到树木的更高处采摘食物,所以逼迫一部分古猿下到地面生活,去采摘地面的植物种子和果树果实做食物,促进了古猿向人猿的进化。但是这个理由并不充分。如果森林环境不彻底改变,古猿下到地面也形成不了直立行走的性能,因为他们还是会上到树上去攀爬。没有地球环境的巨变,古猿难以改变固有的攀爬性状。

从对新生代地球气候变化的考察中可以看到:在始新世中期开始气候变冷,到始新世末期时大陆内部开始变得干燥,在某些地区,森林分布区域萎缩。气候变冷导致了始新世末期新发展起来了草原,尽管新发展起来的草原仅限于河岸和湖畔地区,还未扩展至平原地区和现在的热带或亚热带大草原地区,但从草原的出现可以看到人类出现的曙光。

这里可以看出,气候变干变冷是森林萎缩、草原出现的气候条件。

渐新世时期生态系统发生的一个重要改变是草原在全球的扩张,而热带森林则萎缩至赤道一带。上新世气候的变化对植物带来的变化很大,除南极洲外在所有的大陆上草原扩张。只有在赤道地区还有热带森林,在亚洲和非洲热带大草原和沙漠出现。

在上新世,草原面积已经足够大了,这就为古猿向人猿的进化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类人动物(人猿)在上新世末期出现,证明了草地才是古猿直立行走的环境条件。可以这样说吧,在上新世期间,人猿形成了一个新物种,这是人类出现的物种基础。

森林萎缩和草地出现,极热期后的气温下降而形成干冷气候是直接原因。随着干冷气候逐渐加强,森林萎缩的速度和草地扩展的速度也会随着加强,最终会导致热带森林退到赤道地区而草原和沙漠扩大到极致。非洲起源说中的非洲大峡谷草原出现说是错误的。

一定的高温对动物的发展是有利的,动物的大爆发往往都是在温暖期(高温期)。而温度下降和低温往往会带来动物的大灭绝。

三、为什么人类起源地是中国而不是非洲——第三纪、第四纪气温环境和青藏高原的隆起是决定性原因

1、由真灵长类到古猿的进化地是中国而不是非洲

最早的真灵长类——亚洲徳氏猴在距今5500万年前出现在中国湖南衡东。最早的古猿——中华曙猿在距今4500万年出现在中国的江苏、云南、河南、陕西、内蒙古。非洲最早的古猿埃及猿出现时间是距今3500万年,晚于中国1000万年。

2、在第三纪亚非热带和亚热带草原大面积发展到最大的时候,非洲在赤道地带还有热带森林存在,这会导致非洲古猿停止进化或者进化不彻底、不完全

非洲和亚洲比较,非洲的赤道地区还有热带森林,这会导致非洲古猿退回到热带雨林中而停止进化或者改变了进化的方向或者进化不完全。当然也不能排除非洲有些独立的草原地区可能会进化出人猿(直立行走的古猿),但是数量不会很多。生活于非洲赤道森林地带的优势种群是古猿猴,这些古猿猴只能进化成现代森林猿猴类,如黑猩猩等。

而亚洲不在赤道边,在亚洲则已经没有热带森林了,只有大面积的热带和亚热带草原(草原上的稀疏零星的森林)和沙漠,这种彻底的草原环境就会逼迫古猿继续进化获得直立行走的新性能,不进化的古猿只能被淘汰。

为什么在非洲可以看到黑猩猩等森林猿类而在亚洲看不到?因为非洲的古猿演化成了现代森林猿类,而亚洲的古猿因为彻底的草原环境大量的被淘汰,少量的演变成了人类的祖先。

3、非洲没有像青藏高原隆起这样的地理环境巨变发生,所以非洲的人猿依然处于类人动物的水平上,没有进一步进化成猿人或智人

人猿在第三纪末第四纪初形成了,但是人猿是能够直立行走的类人动物,其大脑还是古猿的大脑水平。人猿脑要进一步的进化,必须有剧烈的环境变化作为动力。在300万年到200万年,中国西南的原始青藏高原一跃成为了世界屋脊高原,这个环境的巨变促进了中国大西南特别是青藏高原上的人猿的大脑和周身神经换档升级,演变成了早期猿人或智人。而非洲没有发生这样的环境巨变,非洲人猿获得了直立行走的新性能,但依然顶着一颗古猿大脑。

4、第四纪第一次冰期对古人类进行了彻底清场,非洲古人类都被寒冻冻杀而退出历史舞台,所以非洲起源是无效起源

第四纪第一次冰期的时间是距今120万年到90万年。第一次冰期来临的时间与人类脱毛的时间正好遇在一起,古人类抗寒冷的能力下降到了极致,根本没有能力抵抗第四纪第一次冰期。关键的还有这个时候的非洲古人类还没有初级的智力,没有有效的应付寒冻和食物匮乏、水资源枯竭的能力,所以在第四纪第一次冰期内,这些非洲的人猿会因为寒冻、食物匮乏和水资源枯竭而灭亡。

也不排除少数人猿可能会逃到了赤道地区,但是赤道森林里的优势种群是古猿猴类,没有种群优势的非洲人猿进入赤道森林,也只能是被古猿猴类猎杀的命运。

非洲大裂谷也起不到冰期避乱所的作用。在冰期,气温由强冷空气控制。非洲大裂谷的方向正好与冷空气流动的方向一致,而且冷空气是下行的。这样冷空气很容易进入非洲大裂谷,把非洲大裂谷变成一个冰谷。非洲大裂谷的火山和熔岩湖起不到加热大气的作用,也没有使大气维持在一个温暖的气温水平之上的持续热量。

所以我说,如果非洲进化出了人猿,也不可能传递下来,非洲的起源是无效的起源。

5、青藏高原最终隆起后,优化了青藏高原东缘以东(南东东)的地球环境,却加剧了青藏高原西缘以西(南西西)的地球环境的恶化

在距今300万年到200万年,正好在第四纪第一次冰期到来前,青藏高原最终隆起了,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具有空调一样性能的地区——泛滇黔高原地区。泛滇黔地区的存在确保了古人类的进化链不会因冰期带来的寒冻和荒芜而断裂。

青藏高原的最终隆起还带来了北半球东西气候的大变化。距今250万年开始,以青藏高原为界线,北半球东方西方的气候就发生了不同的变化。青藏高原以西,由南向西,包括南亚、西亚、中亚、非洲和中国西北部,变成干旱气候;青藏高原以东,主要是中国的南部向东,雨水相对较多,气候相对温暖。青藏高原最终隆起后,在距今250万年哈撒拉大沙漠就已经形成了,从北非到中国西部形成了一条宽广的沙漠带。泛滇黔高原却成为了北纬30°线上的唯一陆洲。

青藏高原隆起后,中国南部(泛滇黔地区)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气候区。泛滇黔高原地区适宜的海拔高度形成了冬暖夏凉的温度条件,滇黔高原也从草地+沙漠的地貌重新演变成了山上是森林山下是草原的地貌,有利于人猿的生存和人猿向猿人的进化。泛滇黔高原地区雨水丰沛,河流和山泉众多,动植物资源丰富,食材充足。泛滇黔地区有利于人类身体进化和人脑进化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丰富。泛滇黔高原地区还有众多的溶洞,为古人类提供了足够的穴居条件。所以,泛滇黔高原地区,不仅是人类冰期避乱所,还是古人类取食基地和炎热期的纳凉地。泛滇黔地区上还有广阔的平原,具有足够的回旋空间和五谷、瓜果、豆类生长的条件。

如此相反的是,青藏高原隆起后的非洲,是加强版的干旱气候。冰川期是干寒气候,会导致非洲极寒冷而严重荒漠化,食物资源和水资源会极端匮乏甚至枯竭;在间冰期,非洲的气候也是干热,温度最高时,非洲会极热而荒漠化,食物资源和水资源同样极端匮乏甚至枯竭。非洲四面临海,受海洋气候的影响极大,海洋冷空气和热空气的冷热效应的发生都会在一时之间。人类在非洲没有存在的可以回旋的余地,就更谈不上进化了。

黄饮冰2016年9月12日星期一于孝感。2017年2月13日星期一修改。原标题:为什么人类起源地是中国而最不可能是非洲?——对李辉《中华文明的起源时间向前推5000年》一文的剖析和人类起源的再思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79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7,567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342评论 0 33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25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814评论 5 36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8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3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2,175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68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75评论 1 33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9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20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7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6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92评论 2 35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510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