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旅行的最后一站是江户东京博物馆,一座迄今为止遇上的博物馆中,互动做得最好的博物馆。
这座博物馆总共3层,负1层是各种付费的展览。1、2层是关于东京这座城市从江户时代到近代的变迁史陈列。
与中国馆类似,博物馆是直接上到一个中央平台后,坐电梯直达2层。
一进展厅是1:1还原的江户时期,隅田川上的古木桥。再回想前两日路过隅田川看到的牌子,再次被日本人擅长保留怀旧和传统的文化精神,深深打动。
整个博物馆除了常规的古文物、古城市沙盘模型、古文书等橱窗类的展示,还有无处不在的互动。
类似中国古代的“八抬大轿”,日本贵族阶级所乘的轿子,橱窗内是实物,橱窗外是微缩版小模型,可以脱鞋入内体验。
江户时期民居集中的地区,会有各式各样走街串巷的挑担者。在5、6间集中展示当时民居内部构造和用途的建筑旁边,就是可以感受挑担的实物。
在江户民居区,听到英文导游讲的一个关于日本女性“坐月子”的风俗故事。在江户时期,女人生孩子被认为是不洁之事,因此需要一直坐直,并且将头发用固定装置拉直悬挂着,21天方能驱散这份不洁。
在江户时代夏日炎炎,人们均会到河边居住,形成临时的市场、船上游玩避暑的聚居景象。而在这块大型沙盘的后面就是不断循环播放的当时生活场景片段介绍。
在“XX祭”方面,可以看到最长的一组雕塑再现当时胜景,最庞大的一个类似“踩高跷”的装备,立在博物馆介绍该阶段民俗的大厅中央。
到了近代,明治维新后,东京曾经在今天最繁华的银座,修建了大量的西洋建筑。虽然后来全部毁于火灾、地震等等,但当时一味西学东用、崇洋媚外、亲美的图景,全部用大型模型呈现了出来。一共3块橱窗,每块橱窗都会有动画效果,不断轮播,当时街市一天的情形。
好玩的是英语导游在介绍西洋建筑的“滑稽”时,特意指着一栋建筑说,如果你仔细看,这家店当时的店名叫Headcutter Shop(砍头店)。当然,实际上这是一家理发店。
这家博物馆有一片区域也再现了世界大战对日本的影响。
有一张城市地图,会逐渐亮起红色警报区域,那是空袭轰炸不断扩大的战事图。
然而让我鼻子一酸,想起“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是一扇窗。导游先是让我们猜这扇窗贴着的米字条是做什么用处?后来她介绍到:这是战时人们为了防止轰炸导致玻璃碎裂,想到的加固防震办法。
房间里还陈设了当时小孩的护具。据说因为资源紧张,并不是人人都能有头盔,因此许多孩子是家人编织的毛线防护头盔。
这次游览全程跟了一位非常有气质的日本奶奶。她很优雅,发音也没有口音。她说自己曾经在纽约居住过很长时间。目前算是自由灵活地出来当导游。
比起博物馆的优雅,她的优雅,让人觉得日本老龄化社会中,老人们留下的不疾不徐、完整人生的那种状态,很是神往。
博物馆对灾难历史的记录,有一部分浓缩在了一个柱状建筑上。当我们去仔细阅读时间轴和灾难史的时候,你会发现:日本人重视传统的原因,也许正是因为他们太容易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