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特定吃食,如冬至吃汤丸,中秋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民以食为天在节日里彰显出隆重的仪式感。
在潮汕,端午节前走街串巷就能隐隐约约闻道粽子飘香的氤氲气味。小时候放学回家,路上闻到粽子的香气肚子自然就咕咕响起来,脑子里想象着剥去褐色的竹叶后呈现在眼前的喷香糯米团。这些都只是想象,我家不包粽子,因为妈妈不会包,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不在家里祭祖,所以妈妈有了必须学、必须做的理由。还有一个是妈妈的执念,她认为潮汕天气热,怕粽子馊了,担心翻热不彻底吃了不健康。为了不让我们垂涎别人家的粽子,妈妈蒸糯米饭。说实在的,妈妈蒸的糯米饭非常好吃,因为爸爸能买到排价副食品,所以妈妈用料足,可是就少了那么一片竹叶,我们总觉得不完整,即使她偶尔搞到竹叶铺在锅里,不管多好吃我们还是羡慕邻居家的粽子,那是因为可以拿在手上跑到巷子里吃。
院子里的人家也不怎么包粽子,因为在城里难寻竹叶,老婶寻得的竹叶包完了,吃完,洗干净来年还用。偶尔会有人家送我们粽子,我们总是欢欣雀跃,可是每次打开尝了一口就要硬着头皮吃完,因为用料寡淡,和妈妈的糯米饭完全没得比。童年对粽子就是在羡慕中得到,在失望中咽下,因为妈妈不同意我们拿在手上跑到巷子里吃,这分明就给粽子丢了味道。
相公最喜欢粽子,小时候每年端午,必定央婆婆给他包上几个特别大的粽子。即便粽子是婆婆计算中的口粮,可是她一定会满足她的儿子,给他包上大大的粽子。相公带着婆婆包的粽子,一整天和小伙伴们在村里疯玩,饿了就吃粽子。相公是婆婆的小儿子,她非常疼爱他,每次她上墟都会带回一个熟玉米、几个熟菱角、几颗糖果。相公总会早早来到渡口等婆婆,然后接过婆婆的担子,口中吃上婆婆带回来的零食。每当他说起,这些画面都在我的眼前生动。妈妈从来没给我们买过任何零食,她总是说没营养,不卫生,却不知我们心里惦记得很。我羡慕相公的童年,怀疑自己过了个假童年,所以每次我都会酸酸地说:你是惦记婆婆的零食才这么贴心。
我们家不包粽子,但是我们姐妹都会腌粽子馅料。肉粽子大家普遍喜欢,这腌肉可大有学问,如何久煮不烂还有脆爽的感觉,关键在于这一勺高度白酒和糖。这秘方来自爸爸,爸爸腌肉总会用上这2味,还有花椒粉。花椒拾去小枝和籽炒香碾磨成粉,用来腌制各种辅料。相公的口味重点要加萝卜干,潮汕人民加点萝卜干,可妈妈最怕萝卜干,所以这也是她不吃别人家的粽子的缘由,味道不明显,就怕万一吃到了。二姐一手好绝活,包的粽子精致好吃,还经常有创新。可相公只认定一个味,放错了他就吃得烧心,上火怄气。其中:千万不可放虾仁虾干。
相公的姐姐,我的大姑也是一手绝活。每年她都要包上几十斤糯米,一个人忙上忙下。包粽子可不省事,洗竹叶,熬煮竹叶、草绳,腌馅料,泡糯米,这些都需提前一天准备。包好的粽子还要经过经过2小时蒸煮,通常我会准备上材料,请她来把粽子包上,今年依然如此。
材料:
1.二层精肉(这部分肥肉相间刚刚好)用高度白酒,糖,南乳汁,花椒粉提前一天腌上放在冰箱冷藏。
2.剥大蒜。
3.泡好的香菇加点鱼露炒香。
4.萝卜干切成丁,炒香。
5.泡莲子或者各式豆子。
6.提前半天泡的糯米,沥水拌入炒香各种辅料的油。
7.大火烧开,转中小火2小时,或者高压锅上汽后15分钟。
贴士:水一定要没过粽子,才能把粽子煮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