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铺天盖地的《我的前半生》的评论中,《军师联盟》不算制作最好,剧本最好,故事最精彩,但也可以算在众人追捧的电视剧中的清流。确实,现代人的忙碌,让人没有时间去思考古往今来,只有一点闲暇考虑一下前半生是不是过得还可以。能够写历史剧,并且能够把这么多古诗词、历史融入剧本呈现于电视,不那么违和,能让世人接受,编剧还是花了很多功夫。
一、剧情是编剧的饭碗
演员、服装、置景仅仅是及格,郭嘉荀、曹丕、司马懿这些流光溢彩的人物,在影视作品里有点曹操身边特务即视感。曹阿瞒和荀令君演得有些貌合神离,不知是剧本还是剪辑原因,这样的荀令君,官渡之战曹操岂敢把荀彧留在后方坐镇?
虽然曹丕在影视作品里一贯是做心机深厚状,不过李晨这一身肌肉的军人范儿,形象上是高大了不少,但李晨那张帅气的脸配上“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文艺细腻的诗,实在有些不搭调。
编剧在刻画曹植时,人物形象还是有些模糊,建安风骨还是被写成在斗嘴、拽文。魏晋风流的洒脱倜傥,和精明外露还是有很大区别。小学生天天背诵的《七步成诗》,但是编剧把这经典一段,忽略了,强化了曹植爱上了嫂子甄宓。或许爱恨情仇,每个英雄必经之事。
三国题材是非常适合做成影视剧,前有唐国强版《三国》,后有陈建斌版,还有吴宇森拍摄的《赤壁》。杨慎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英雄人物风流骨”这是三国人物的写照。三国时期的英雄还没被捧上神坛,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末世里,一边是信仰缺失,万古如长夜,一边人性的光辉却仍在闪烁,三国里的辅臣们,延续了秦汉的风骨,与主君的关系是主宾,不是主仆更不是主奴。
值得一提的是《军师联盟》的监制是吴秀波,吴大叔一如既往没有让人出戏,演的还是很不错,塑造的司马懿也是有血有肉,与刘涛饰演的张春华的家庭戏份更增添其温情的一面。面对妻子难产,一句“不要孩子,我要春华”让这样一个司马懿变得更为立体,而不是空城计中兵退三十里。
二、有志青年,因理想走到一起
在写完了编剧的一些问题之后,这部戏还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东汉末年,山河破碎,群雄并起,这是每个中国人都熟悉不过的三国历史。过往,人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其中具体的传奇故事,而忽略的是:这些英雄豪杰,是怎样通过仅仅一两代人的努力,就将东汉末年四分五裂的乱世局面,扭转为一种崭新的文明气象的?司马懿和曹丕,为什么能走到一起?
剧中,司马懿和曹丕是为了“结束乱世、重塑文明”的共同理想而走到一起的。另一对君臣杨修、曹植(司马懿和曹丕的对头),也不仅仅是唯利是图、鼠目寸光,当杨修问曹植“公子的志向是什么”曹植回答的是:“我的志向,那是学习父亲,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勒金石之功!”这就是当时社会环境下的明媚、积极的青春理想主义。
接下来的钟会、邓艾,也都能看到相似的入世关怀和理想主义面孔。这些青年身上的理想主义气质,支撑起了剧中他们的行动逻辑。而新时代的诞生,正是他们“重塑文明”的结果,也正是他们身上的理想主义种子所结出的硕果。
三、还是拍出了“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是研究中国诗歌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话题,上承强汉,下启盛唐。对于“建安风骨”,李白有诗云:“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建安时期是指公元189年至264年这75年时间。中原诸侯混战,民不聊生,北方曹氏集团完成统一,因而建安文学也主要是指在曹氏政权下的文学形态,南方的文学则无法与之媲美。
“建安”代表一个时期,“风骨”是刚健有力之意,即建安时期文学,尤其是诗歌,形成一种风骨遒劲、慷慨悲凉的风格。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丕《典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剧中曹植为了鼓舞兵士,书写《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让人在看剧时,也被带入了那个时代。
《军师联盟》最难得之处,还在于把“建安风骨”拍了出来,剧中几组人物关系,明确。尽管在剧情有牵强之意,有瑕疵,但也让人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三国”,也是眼前一亮。没有“修齐治平”的渴望,哪来的“天下事”为“一己之事”?宫斗戏很多,一群男人宫斗,未免沦为吃相难看。还好,编剧把人物关系处理得还算清楚。
再观自“五四”文学,这种青年理想主义的面孔:《家》中与旧时代抗争的高觉慧,《雷雨》中以死明志的周冲,再到《平凡的世界》中依靠自我奋斗实现人生价值的孙少平……尽管他们所经历的时代处境不同,但都展现出了一种“世界属于我们”的主人翁意识,以及强烈的改造世界的主体冲动。包括当时涌现出的一大批青年作家:鲁迅、茅盾、巴金、萧红、张爱玲……可圈可点。
这种青年理想主义气质如今渐渐退居幕后。这和时代的发展不无关系。但如今,我们仍要鞭策自己,不仅有狂欢、不仅仅在“悲春伤秋”“情情爱爱”之间兜兜转转,还要有着对于自我实现的深刻诉求。《军师联盟》里的有志青年,还是让观众感受到了崇高而不做作,严肃而不说教,“建安风骨”不应只是历史,它应该永远存在于文学之魂中,并延续。这是值得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