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4 月 22 日 星期四
前段时间听过的对话课程,终于做好的整理:
主题:用教育“成就”孩子,国家教育观察者的深度对话
平台:搜狐教育
对华人:两位妈妈(媒体人,分别住伦敦和香港)和一位爸爸(主持人,住北京)
内容:主要是对中英教育的比较。
所整理得几个主题如下:
谈到学校:
谈到“异价教育”(同样的学校,在中国的收费比在本地的收费高出几倍的价格)反射出的国家对教育体系政策上的差异,英语教育的财政拨款有限,定价框架很细致很多。学校经费不够的话,学校要发动家长和学生一起拉赞助。在中国就没有这一层家长为学校拉赞助的关系。另一方面,家长更多的参与学校事务,也就有更多的话语权。学生的主动性也会大一些。比如:在香港,你想就读某一所学校可以直接和校长谈的,这是“校长推门制”。
允许学校以多样化的形式存在。公平性来自与多样化,比如我不走这条路,我还能有饭吃,还能挺开心,就不会那么焦虑。中国在出路方面,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改变,就很难改变。
比如香港的学校就有不同的学校。甚至有的学校就只教经典和旅游,最后也能接轨到中学,也做到的不错。
——豆豆妈感受:总体感觉,这类教育各方的对话比在中国充分。
传说中的贵族文化:
中国人对英国教育有一种向往。听到贵族学校就觉得很贵。有些家长花了很大的力气把孩子送到英国的幼儿园,结果发现这个幼儿园只是在社区里的一所学校,并非想象中的城堡。孩子们到了那边,会抱怨家具简陋,看不上点心,也没有保姆服务或者特权。其实,好的英国的私立学校,既要有钱,同时要有实力考进去。这保证了英国私立教育的质量。
英国还是推崇精英教育,这和中国人的价值观符合的。中国也是精英社会,以竞争为主。但是中国家长看重的这些只是一面,英国人有更多的面,更广阔的一面是普世文化。比如那些帝国主义文化,这些在英国人看来可能是被人唾弃。曾经发生的反殖民文化的运动,比如帝国理工改校训,牛津大学等一些雕像被推翻。这些行为是否恰当,文化是否可以抹去,不停地在争论。也许这样的争论就是更深的文化氛围,它提醒这些都不是理所当然。
如果年轻人简单的传承我们的东西,他们的评判性就不够。很多家长对英国的崇拜,可能也有英国价值观。英国的比较博大的文化还是吸引人的,这种文化内涵代表这些经历。我们的孩子虽然是科学专业,但是家庭或者讨能给了他们丰厚的人文底蕴。
谈到了“世界公民”:
英国学校和生活结合的非常紧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现代化的公民,或者是有国际概念的现代化公民。英国人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是国际价值观,这种观念被充分的讨论,“大英帝国”的殖民思想被唾弃,但英国更深层的文化内涵一直努力保留,和日本类似,他们立志于培养更开放的、能够适应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公民。所以,在这种观念下,生存、生活和学习是不可能从教育中剥离的。同时,在英国,学校的沟通平台比较流畅。他们有比较好的教育沟通体系和传播系统,所有人都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不管是在牛津,还是小的乡村学校,得到的信息其实是一样的。
日本十几年前就把“世界公民”纳入到教育大纲,希望孩子能够在任何一个角落工作、交流,对世界文化保持基本的同理心,而不是不适感。教育上支持孩子学习别国文化好的东西。
那么,中国人如何培养“世界公民”的意识,比较建议家长和孩子从小就有讨论国家大事的习惯,一方面可以了解这个世界不同地区所发生的事情,一方面可以从更旷阔的视野看待问题。比如,在英国,有些孩子会自己定报纸来讨论伊朗核协议问题。可以和孩子讲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角度,帮助他们去理解。特别希望国内的家长能够和孩子进行交流。
{我发愿写下2000篇亲子日记,真实记录我和孩子的日常。结合我教育心理学专业的思考,期待对家长们有所帮助。欢迎您留言!}——悠游九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