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页纸早起·奇迹共读营】8月-《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一辑⑦
周显王十九年(前350年)-周显王二十六年(前343年)
Day 1 为什么咸阳更适合秦国定都
周显王十九年(前350年),公孙鞅在秦国开展第二轮变法,从迁都咸阳开始。
迁都本来不算新奇的事,战国诸侯经常迁都,不断调整政治重心来应对局势的变化。
战国七雄当中,只有秦国地处崤山以西,另外六国合称“关东六国”,以咸阳为中心的秦国核心地带,站在秦国角度,相对于关外而言,指函谷关以内,叫做“关中”,也称为“关内”。
战国秦汉年间,关中被称为“沃野千里,天府之国也”。
公孙鞅迁都咸阳时,重点是修建冀阙,就是在宫门外的两座对称的楼台中间留出空缺,当成过道,方便悬挂法令、告示。
20220901
Day 2 公孙鞅为什么要拆散大家庭
秦国迁都咸阳之后,公孙鞅开始了第二轮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建立县制,统一度量衡,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
今天我们提到的“户口”,从词源看,一户是一个家庭,一口是一个人。
中国的传统家庭是家族聚居模式,希望多子多孙,人丁兴旺。但大家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行政效率低,生产效率低。
商鞅的第二轮变法,要求每家每户只要有儿子成年,就必须分开居住,否则就加倍征税。实质就是促使大家庭分化成若干个小家庭。经过这样的分化,秦国的户数就会成倍增加,每一户都是独立的经济单位,独立承担赋税。
商鞅的做法,让生产关系最大限度地匹配生产力,让生产力潜能得到充分的释放。
20220902
Day 3 秦国新政是不是导致了社会风气的败坏
西汉政治家贾谊(著有《过秦论》)分析说,公孙鞅丢弃了礼义和仁爱精神,一门心思富国强兵,导致出现“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的现象,意思是说,富人家的男子成年自立门户,穷人家的孩子没能力没财力自立门户,只能去给人家当上门女婿。
当时土地还可以买卖,董仲舒说,结果就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无)立锥之地”。
公孙鞅其实并没有逼着百姓分家,而是给他们选择:要么分家按户口分土地,要么赋税加倍。
在古人观念中,家族认同和乡土认同通常优于国家认同。谁对政策不满,大家族联合起来就有能力和官府唱对台戏。所以国家要想提高集权程度,就要破坏家族纽带和乡土纽带。这种反人性的事情,就需要用贴合人性的经济策略,诱使秦国人民自动解除家族纽带。
至于社会风气是不是败坏,那不是法家着重考虑的。
20220904
Day 4 中国的县制是怎么演变的
公孙鞅二次变法的重大举措:“废井田、开阡陌”,把土地重新洗牌,按照新规则分配给一个个小家庭的自耕农,有一石二鸟的作用:既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也削弱了封建领主的势力,扩大了中央集权。
为了深化改革,公孙鞅用县制改革来和土地改革配套,把秦国的若干个小型乡村聚落合并在一起,成为一个县,设置县令(县长)、县丞(副县长)。让行政区划整齐划一,管理模式也整齐划一,也可以说是行政领域里的标准化管理。从此就建立了绵延中国历史两千多年的郡县制雏形。
从公孙鞅设立县制,一路发展到宋朝的政治体制,我们很容易认为中央集权在一路弱化。其实从体制上看,集权不是弱化,而是强化,只不过宋朝用开明专制的行政风格营造出了宽松的社会样貌,让人们可以在高度集权的政治结构之下生活得相当逍遥。
20220905
Day 5 统一度量衡为什么难
“度量衡”三字原本各有含义:度是长度测量,量是容积测量,衡是重量测量。
土地改革和县制改革之后,公孙鞅第二轮变法的最后一项内容是统一度量衡。如果严格表述,只能说规范了部分度量衡的使用标准。
今天的度量衡,全世界统一的标准称为公制,绝大多数都是十进制,但时间和角度是六十进制,星期单位是七天,一天又是24小时……统一度量衡从来就没有彻底完成。
周朝进入后半段,从春秋到战国,诸侯各有各的度量衡,统一度量衡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是很严峻的政治问题,每一步改革势必侵犯大大小小不知多少领主的既得利益。在18世纪的法国,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所以统一度量衡一方面名正言顺,貌似大势所趋,一方面却阻力重重,举步维艰。
20220906
Day 6 为什么司马光要删除“而赋税平”四个字
《资治通鉴》关于公孙鞅第二轮变法的记载是从《史记·商君列传》抄过来的,《史记》说公孙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而《资治通鉴》在文字上把“为田开阡陌封疆”改成“废井田,开阡陌”,把“而赋税平”一笔勾销。
公孙鞅统一度量衡,指的就是“平”容器、重量、长度方面的六大度量单位。“平”是齐一、均等之意。公孙鞅的目标和结果,都是统一赋税标准,从此,谁种多少田就交多少税,简明扼要、整齐划一的政策不给任何人留出动手脚的空间。
为什么司马光要删掉“而赋税平”四个字呢?可能是因为法家管理模式看似追求公平,其实是为了追求管理效率,以及为了刺激生产和作战的积极性,这两点都和儒家的公平原则相悖吧!
20220907
Day 7 “彤地会谈”起到了什么作用
周显王十九年(前350年),秦国和魏国在彤地外交会谈。《资治通鉴》的记载很简略,仅仅五字:“秦、魏遇于彤。”
根据《战国策》提供的线索,我们可以做合理化还原:在魏惠王治下的魏国一度非常强大,“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魏惠王先打下了邯郸,又向西围攻定阳,裹挟十二国诸侯朝见周天子,准备联手对付秦国。秦孝公“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公孙鞅仅靠能说会道,一番话说得魏惠王飘飘然,不打秦国了,要当天子。这可惹恼了天下诸侯,于是大家联手,齐国带头,把魏国狠狠收拾了一顿。
战国游士话术有两大特点:要游说谁,就使劲拍谁马屁;夸大游士的作用,比如公孙鞅只靠一番外交辞令就轻松扭转了国际局势。
略去几方面的合纵联盟和私下计较,秦魏在彤地外交会晤,达成和解。彤地在今天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故城村一带。这里之所以出名,倒不是因为这一年的秦魏外交,而是因为12年后,一度风光无两的公孙鞅惨死在这里。
20220908
Day 8 管理者如何抓住开工资的能力
周显王二十年(前349年),秦国继续深化改革,给县一级的行政机构设置了“秩史”。“秩史”的意思是有级别,可以按级别领取俸禄的公务员。
基层公务员,在我们的常识认识里应该叫“吏”,为什么叫“史”呢?
文字从草创到成熟,同一个字会被用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实在不方便了,才会进行风华,造新字。,“史”、“吏”、“事”、“使”,原本是一个字,后来一个字涵盖不了那么多意思,于是一分为四。这种通假,正是因为它们同源共生。
”秩史“的”秩“,原意和粮食有关,表示粮食的积聚。从囤积粮食,引申出“依次排队”的意思,于是就有了“秩序”。政府给管理发薪水,不同级别对应不同分量的粮食,所以“秩”也有俸禄的意思。
古代从直接封地放权,到封地的管理权、收益权脱节,再到秦国的“秩史”,政府给官吏直接开薪水,是中央集权强化的体现,已经很有现代工资制度的模样了。
20220909
Day 9 古人记载军事行动有什么考究
周显王二十二年(前347年),“赵公子范袭邯郸,不胜而死。”赵国政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古人记载军事行动,措辞相当考究。比如《春秋》有过一句很简单的记载:“郑人侵许。”
《左传》解释说,凡是出兵作战:
1-伐:敲钟打鼓的叫“伐”,死最有正义色彩的字眼。严格来说,只有天子拆有“伐”的权力。所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既是家长教训家庭成员,又是正义一方惩罚不正义的一方,所以要敲钟打鼓、光明正大地来教训人。《周礼》还给出了一个理想的政治结构,把“伐”进行细分,称为“九伐之法”。
2-侵:就无所谓正义性了。郑国去攻打许国,攻守方都是周朝诸侯,谁也没有权力去“伐”对方,所以也就没道理敲钟打鼓。
3-袭:以轻装部队攻其不备叫“袭”。“袭”原本有“重衣”的意思,原本穿着一件衣服,再披一件衣服,形容出兵就像披上一件衣服一样轻便、快捷。
从这几个字的不同运用,我们可以看到“出兵”这件事在史家笔下也是有不同的道德面相。
20220911
Day 10 杀掉大夫为什么是件大事
周显王二十三年(前346年),齐国杀掉了国内一位叫牟的大夫。《资治通鉴》记载这样一件没头没尾、不知所云的事,有什么“资治”的意义?
这种写法来自《春秋》的经典句型,所谓”春秋笔法“之一。
今天我们看惯了帝王时代的生死杀戮,觉得杀掉一个大臣不算多大的事,但在宗法时代,大夫不仅是高级官僚、高级贵族,还是家族长老,打都打不得,更何况杀。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春秋时代,大夫如果犯了罪,通常让他拖家带口出国,继续过自己的小日子。杀一位大夫,是逾越“礼”的边界,属于“非礼”。
战国时代,随着诸侯不断强化中央集权,对本国大夫生杀予夺变得越来越不是个事。但各大诸侯的档案还是或多或少延续着春秋时代的记录方式,然后就被《史记》抄录下来,然后又被《资治通鉴》抄录下来,用标准句型揭示了一条春秋大义:杀掉大夫是一件很严重的事。
20220912
Day 11 卫国自降级是怎么回事
周显王二十三年(前346年),《资治通鉴》从《史记》抄过来一句“卫更贬号曰侯”。
诸侯爵位的升与降事先秦史上的一个老大难问题,这种变化到底是事实上的变法还是价值上的褒贬,众说纷纭,疑窦重重。
清朝学者陈逢衡根据《竹书纪年》考证推断,卫国将军子南氏成功篡位,小宗身份的权臣篡夺了大宗身份的国君权力。
人类历史上,窃国大盗总会有一个共同的需求:赶紧把自己的身份洗白。洗白身份的经典办法就是求得国际社会的认同。
对于当时卫国国君子南劲来说,最理想的方案应该是一方面获得周天子的册封,另一方面要有个有实力的大哥做背书,甘心去拜中原强人魏惠王的码头。
这或许就是卫国”更号曰侯“的真相。
20220913
Day 12 《资治通鉴》和《资治通鉴纲目》有何不同
历代公认的思想性最强的编年史著作是《春秋》,古人相信,孔子作《春秋》,字里行间藏着褒贬,所谓微言大义。后人编著的编年史,要想保持思想性,就应该最大限度地接近《春秋》。
微言大义的最佳呈现,就是“凡例”,本质是“给世界立规矩”。
南宋朱熹拿出拨乱反正的精神,写成一部《资治通鉴纲目》,纲举目张,王朝正统一清二楚,大的历史教训何隐秘深刻的哲理都能脉络清晰。随着朱熹被封圣,《通鉴纲目》的地位迅速凌驾于《资治通鉴》之上。
《资治通鉴》问世以后,涌现出很多衍生书,《通鉴纲目》就是其中之一。而《通鉴纲目》问世以后,自成一家,也催生出了很多衍生书。
《资治通鉴》是一部带有政治哲学意图的历史书,而《通鉴纲目》是一部拿历史作为素材的政治哲学专著。
20220914
每天读点书·1年100本
【从今天起,世事洞明】
83/100-一页纸早起共读《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一辑⑦ 12天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