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日更第93天
今天读《论语》,我读到最有感触的一句话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什么这句话会带给我这么大的感触呢?
因为在我们身边,“已所不欲,却施于人”的例子实在是数不胜数。
以微信加好友为例子,相信你一定有这样的体会,现在陌生人加你好友的频率越来越高了。
在这个鼓励弱连接的社会,本来某些跟你同在某一个群的陌生人加你好友并不是坏事,但是最近这种事情正在变质。
像我就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例子,某人(代号:小J)跟我同在一个学习群,她添加了我好友。出于礼貌,我通过了。
小J很快发来了自我介绍,她还特别强调友好的沟通,从真诚的自我介绍开始。
然而,没过几天,小J就给我发了一条信息,说她们这周会办一个学习活动,并问我有没空参加。信息上面没有写这个活动是否要收费,我于是去搜了一下这个活动,结果发现这个活动其实是要收费的,10次收399元。
说实话,费用不算贵,但是我对小J这种故意先不说价格、等你确认参加后再说要收费的做法不是很赞同,就婉拒说自己这周没空。
本以为小J会就此打住,没想到接下来两周她还是用同样的套路,说她们这周搞学习活动,并问我有没空参加,但就是没提收费的事情。
我认为这种不真诚的沟通实在是浪费时间,而且每周都来这么一次真的是一种干扰,于是把小J从我的好友列表中删掉了。
在我看来,没有人愿意被套路。小J自己肯定也是这样,如果她自己都不想被人套路,为什么却光想着要去套路别人呢?
这就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虽然很多人都能对这句话朗朗上口,但真的是“知易行难”。
这使我想起了经常遇到的场景:很多家长逼小孩多读书,但如果你问家长他们自己是否喜欢读书,他们的答案往往也是否定的。
如果家长自己都不喜欢读书,又为啥要强迫孩子要多读书呢?
家长可能会说,强迫孩子多读书,是为了变得更有竞争力,以后也容易找到好工作。
明知道读书有好处,家长为什么自己却不愿意去做呢?
我认为这种自己不愿做、却强迫孩子去做的亲子教育法,是非常失败的。
对孩子来说,父母是最好的学习榜样。
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父母把自身的行为做好了,不用命令孩子,他们也会自然跟着学好;如果父母都其身不正,就算命令孩子,他们也不会听从。
在我看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点,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
正如孟子所说:“人之忌,在好为人师”,很多人在沟通中很容易变成一个动不动就教育别人的老师,他们完全没考虑过对方的感受,完全没反思过自己要求别人做的事,自己可能也不想做、可能也做不好。
由于没有换位思考的能力,导致很多人在跟别人沟通时,就会出现问题。
这点在职场中特别明显,99%的职场人思考问题都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而没有考虑到对方的利益,所以很容易形成冲突。
在我看来,一个人如果能领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智慧,就是克服了人性以“自我为中心”的弱点。
能做到这样的人,一定会成为沟通的顶级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