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人在生活的各种层面都非常成功,包括婚姻、友谊、收入、工作表现以及健康情况”。报告也指出了幸福和成功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成功(无论是工作还是感情方面)可以带来幸福,而幸福本身也可以带来更多的成功。
有一个说法,正向心理学是过去二十年来心理学上的最大成就。传统上认为的 “先成功,再幸福”是错误的,而绝大多数人是“先幸福,后成功”。因为一个幸福的大脑在记忆力、信息处理,以及判断力等等功能上都要远远超过一个处于不幸中的大脑。而且,很多人即便获得了成功,也会在短暂的快乐过后,陷入痛苦和迷茫。那么,到底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呢?
一本红遍全美的书详细讨论了这一切,即是哈佛大学教授Tal ben shahar所著的 “正向心理学” 奠基之作《Happier》(中文翻译为《幸福的方法》),作者的课程是为哈佛大学有史以来听课人数最多的课程。正向心理学通常被称为“研究人类最佳潜力的科学”。本书最后所提出的“幸福革命”如果成功,甚至将带领人类进入新的纪元。
或许因为期待值太高,看完此书后,说实话:
我比较失望。
第一点,是因为此书并不专业。大概是因为要面对大众读者,世俗化不可避免。可若是没有起码的数据和论证过程,如何能够说服人?再加上其内容本就接近大众励志类图书,令我看得兴趣缺缺,薄薄一本书整整一周才看完。心理学也好,其它学科也好,不应该试图与其它社会科学割裂开来,只有与它们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进步。第二点,看完此书后,没有一个清晰的framework将整本书的逻辑结构简单地呈现在我面前,前后章节的很多内容事实上是重复的,这令我头疼欲裂。
我并不是学心理学的,阅读量也很有限,以华南地区农校软件系的本科野生民哲君,我哪里来的胆量和知识去放肆去judge哈佛大学的教授呢?这一点我自己也很怀疑。但对于人生,我想每个在这个星球上生活超过二三十年的智人都有资格提出自己的看法。每个人,除了自己所学的专业外,另一个专业就是人生。人生也是我的专业。我所有的文章都是写给我自己看的,为的是不停地思考与接近真理,为的是终老之前还可以看一眼自己在这个世上留下的想法,根本来说,为的是幸福。从内心深处来说,真理面前,寸土不让,这本来就是我幸福的主要源泉。
我认为,书中最大一个问题,就是认定“一切都为了幸福”。
人和事业一样,也有利润和亏损。但不同的是,衡量人生成就的标准既不是金钱,也不是名誉、声望或权力。衡量人生成就的标准应该是幸福。
我相信,看到这一句的时候,几乎所有读者都会默默颔首赞同。但是,这里有一个很显然的逻辑错误——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并非自己的选择。如果人可以选择来不来到这个世界上,才会有“来到这个世界究竟是为了什么”的因果关系,人如果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上了,就是为了生存,一切都为了活着,仅此而已。衡量人生成就的标准既然不是金钱,也不应该是幸福,事实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衡量人生成就,如果以幸福作为衡量人生成就的标准,就会与其他人的幸福度进行比较,由此也会掉入为了幸福而努力的“劳碌奔波型”的怪圈,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这种现象在当代社交媒体上演绎得淋漓尽致。这里,佛家之言比我说得文艺,也有趣得多。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金刚经》
再说一遍,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自己选择的。如果一定要说为了什么,那就要在人生开始之前加上选择。想象一下吧,你的灵魂站在世界的边缘上,你的面前有两个键,一个下凡做人,一个回去虚无,而促使你按下那个下凡的键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一定要说的话,只能说人是为了体验人生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不仅仅是快乐、幸福,还有痛苦、悲伤、烦恼、绝望,每一种人,每一件事,每一花一叶都值得体验,当然,我会希望快乐和幸福占据大多数的时光。只有这样想,才能轻松自如地到达快乐与幸福。
要真正体验生命,你必须站在生命之上。——尼采
本书中另外一段话也说得非常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一个幸福的人也会有情绪上的起伏,但他会在整体上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他经常被积极的情绪推动着,比如欢乐和爱,而很少被愤怒或内疚这些负面情绪所控制。快乐是常态,而痛苦只是小插曲。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就必须明白无论遇到怎样的悲伤、考验或是波折,我们都应该为活着本身而感到由衷的快乐并感恩。
不仅如此,书中认为人的本能就是排除痛苦,追求快乐,大部分时候确实如此,但不可忽略也有很多情况下,人的本能也在追求不幸福,如著名的约拿情结(Jonah complex)和科夫图阿情结(Cophetua complex)。
“约拿情结”(Jonah complex)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一个心理学名词。简单地说,“约拿情结”就是对成长的恐惧。它来源于心理动力学理论上的一个假设:“人不仅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 其代表的是一种机遇面前自我逃避、退后畏缩的心理,是一种情绪状态,并导致我们不敢去做自己能做得很好的事,甚至逃避发掘自己的潜力。
让我惊讶的是科夫图阿情结在百度上几乎完全搜索不到,而我认为这种情结深值在每个人的心里,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我在做民宿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现象,来入住的情侣中,一般女方越是漂亮,男方就越是矬,这个定律几乎百试不爽。我说的矬不仅是长相猥琐,还有谈吐的不知所云与目所能及的自卑。很多的时候,人们的潜意识总是有一股反作用力,于是轻易放弃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不该坚持的。不过感情的事情真不好说,我自己也会时常爱上完全不是自己喜欢类型的女生。绝大多数时候,人们确定地做出深刻改变自己人生的决定,却并不清楚这样做的缘由。当然,认清自己是一回事,做不做得到又是另一回事了。
一个害怕失去的人会通过让他自己变得一无所有来保护自己。当我们感到幸福时,也意味着我们拥有很多值得幸福的东西,为了避免失去所拥有的,我们不敢拥有太多。我们为最坏的情况而担心,所以一开始就已经把最好的排除掉了。
事实上,真正幸福的人是不需要看这本书的。王阳明心学对哲学贡献最大的一点不是“知行合一”,而是“良知”,即按良心的指引,用与生俱来的智慧去做事。每个人的身上本就拥有这种天生本然,不学而得的智慧,拥有幸福似乎无关知识,很多人在生命中自然而然地就懂得了人生的真谛。后面,文中会再出现这个“良知”。所以作者说“在我的课程中其实并没有什么是你们不知道的”,不仅因为社会思潮、哲学发展,还有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点点滴滴,促使我们去发现与生俱来的“良知”。
我每次对学生说的第一句话必然是:在我的课程中其实并没有什么是你们不知道的。为什么?因为正向心理学是1998年才在美国创立的心理学新领域,其核心元素很多都是来自于中国的哲学思想和世界观。因此,许多中国朋友对正向心理学的了解其实比西方人要早得多。
以下的篇幅,我会吸收整本书的精华,重新构筑逻辑框架,总结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会回到根本,解释什么是幸福。第二部分,我会提出如何获得幸福,分别是幸福力(工具)和获得幸福的方法(方式)。我能力有限,有考虑欠缺之处,十分抱歉。有反对意见的,请用严谨的逻辑来反驳,不然我不予回应。这篇读书笔记的篇幅比较长,我希望不精通心理学的读者耐心一点,不要马上关掉这篇文章。这都是基本的人生常识,解释起来简单直观,不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就能理解。我已大量删减不必要的内容,尽力使得文字简洁,因为事情的本身就是复杂的,不用这么多文字不足以解释清楚。
1.什么是幸福
快感 (Pleasure) 和幸福 (Happiness) 其实是两个概念。如下图,大脑释放多巴胺 (Dopamine)的时候,让我们感觉到很 “爽”,与其相对应的右边图片,即血清素 (Serotonin) 的释放,带来 “幸福感 (Happiness)”。
在书中,快感和幸福并没有被区分开来,因为快感和幸福很多时候是同时出现的。但是幸福是安宁的,幸福一定是安宁的。幸福被分解为以下两个部分:快乐(当下利益)和意义(未来利益),而此处意义才应该是真正的幸福。作者这样解释幸福的实质:是一个需要长期追求,永不间断的过程。我在此篇中仅仅对幸福(Happiness)展开讨论。
举例说明。在阳光下惬意地躺在草地上遛狗子是快感,也有一部分幸福,因为你放松了自我的同时,帮助狗子获得了快乐和令狗子得到成长。打理花圃获得的快感不多,但有着期待着五颜六色的花朵绽开的幸福。酗酒、吸毒、滥交是快感,但完全没有幸福。我在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获得了巨大的快感和幸福。
再以召妓、约炮、恋爱三者来说明。召妓完全是快感(荷尔蒙+少量多巴胺);约炮主要是快感,被陌生又喜爱的身体安慰后,并会获得两三天的幸福(荷尔蒙+多巴胺+少量血清素);谈恋爱的时候,是快感和幸福,尤其是知道要和对方经营一段长久的家庭关系,抚养子女,这才是有意义的未来利益(荷尔蒙+大量多巴胺+大量血清素)。
作者将人生模式分为四种汉堡模型,这是本书中非常重要的观点。分别为:忙碌奔波型、享乐主义型、虚无主义型和感悟幸福型。你一定不能错过这一章节的练习题:写下你在四个象限里的经历,这道题非常有益,我在此列出来,以供大家做题。
忙碌奔波型:写下你人生中忙碌奔波的经历,为什么曾经是那样?你是否从中受益?你付出的代价又是什么?
享乐主义型:解释一下你只顾享乐的时刻或经历。你是否从中得到了很多?你损失的又是什么?。
虚无主义型:写下那个特别令你痛苦的时刻,或者那个令你感到绝望、无助的时刻,并描述你当时以及现在对它最深刻的感受和想法。
感悟幸福型:描述一下你人生中某个特别幸福的时期或者经历。发挥你的想象力,让自己再回到那个时候,重温一下当时的感受,并写下来。
作者这样分从逻辑上来看也非常简单,从意义(未来收益,或者幸福)和快乐(当下收益,或者快感)来看,忙碌奔波型没有快乐,有意义但是没有享受意义;享乐主义型有快乐但没有意义;虚无主义型什么都没有;只有感悟幸福型能够享受意义。
人为什么要有快感和幸福、或者是痛苦、贪婪、嫉妒、懒惰等情感呢?有苦有乐,生活在人间的每个人必定如此,这也是人类的设定,文明的引擎。边沁在《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原文第一章开宗明义地指出“功利原理”:
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位主公——快乐和痛苦——的主宰之下。只有它们才指示我们应当干什么,决定我们将要干什么。是非标准、因果联系,俱由其定夺。凡我们所行、所言、所思,无不由其支配:我们所能做的力图挣脱被支配地位的每项努力,都只会昭示和肯定这一点。一个人在口头上可以声称绝不再受其主宰,但实际上,他将照旧每时每刻对其俯首称臣。——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
不幸的是,我们生理机制的设定似乎总在让我们的幸福感保持恒定。
人由于受意志的控制,总是充满着痛苦。可以说,人的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陷入到痛苦之中;即使得到了满足,快乐也只是非常短暂的。因为,人接着就会产生更多的欲望,从而产生出新的痛苦。但是如果没有了欲望,人又会陷入空虚和无聊之中。 ——叔本华
上一篇文章说过,人脑并不是什么计算机,而是记忆提取器。如下图所示,外界的发生的事件会导致人脑处理观念(记忆),来决定下一刻分泌快乐还是痛苦的激素。人的思维模式是用语言来进行的,而隐藏在语言之下的观念,我认为就是良知。因此,若是想要获得幸福,除了人所在的环境外,唯一的方法是调整观念。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或者看这本书的时候,改变了大脑中的观念,所以也会更容易获得幸福。这也是为什么人在看一知半解的佛经或者心灵鸡汤之类的语录也会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原因。观念与真理无关。对于世俗的人来说,观念很难改变,而且通常互相矛盾,所以对于一些人来说轻而易举的幸福,对于另一些人来说难如登天。而这种获得幸福的能力,我称之为幸福力,在下一部分,我会详细解释如何提升这种幸福力。
无论怎样深入,现代科学能了解到的有关幸福的基本知识差不多就都在这里了。我阅读量有限,有遗漏的部分,欢迎告之,不胜感激之至。而我一直深深地认为,哲学分为两种:一种有关于人,一种有关于事理逻辑。而关于人的那部分,只有一种真理,就是科哲。科哲会在将来的一天,解密了大脑内的所有秘密后,将这部分统一,创造出一种大一统哲学,这就是关于人的绝对真理。可能很复杂,很无聊,但这才是绝对真理。我们今天之前哲学家所成就的有关于人的那些格言,都将成为美丽的文学。
2.如何幸福
1.幸福力
幸福力即是获得幸福的能力,我认为要具备幸福力,主要在三方面,一是自信,一是苦难,一是金钱。
著名的“明尼苏达双胞胎试验”发现同卵双生的双胞胎有相同的个性特征,而且他们的幸福深度也相同。出于这个原因,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幸福指数是受基因影响的。另外一种说法则认为幸福指数是由儿时的经历生成的,成年以后就很难再去改变。
本书的作者认为,我们的基因只是一个范围,不是一个设定值。有的人确实天生乐观,有的人会有童年阴影。但所有人的确都可以变得比原来更幸福,大部分的人在追求幸福这一点上都没有发挥出真正的潜能。
而要追求幸福,首先要有获得感受幸福的能力。这种幸福的能力,我用一个公式来概括,虽然显得有点奇怪,往下去看,你会发现这里的逻辑很清晰。
幸福力=简单+金钱
对于无知的简单,我不屑一顾;而对于超越复杂后的简单,我全力以赴。——美国最高法院法官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
1).自信(知识、简单)
自信是一切的基础。拥有自信的人,会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一种气质——这才是一个人最真实的样子。事实上,我认为自信就是一种和谐状态,自卑和自大是同一回事,骄傲的人会在自卑与自大之间不停切换徘徊,从未获得过心内的一刻宁静。美国心理学家卢维斯提出: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卢维斯定理)。很多时候,自信是由我们的处境所决定的,但也不完全如此。我们来看一下大名鼎鼎的达克效应:
我们必须接受自己的核心价值,接受真正的自己,把虚荣的东西抛开。我们必须相信幸福是应该得到的,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因为我们生来就有享受快乐和意义的权利。
在愚昧之山上的自信,就是无知的简单,开悟之坡上的自信,即便可能永远无法超过愚昧之山,却是超越复杂后的简单。这里提出一个获得自信的最佳方法,就是知识。而且不仅是有关人生的知识,必须是大量的人类所知的一切知识,因为人类对这个世界了解的已经足够多。对周遭世界越是了解,越能够轻松自如地面对一切。注意,在愚昧之山上的人们,即便那里的人三观畸形且具有双重思想,这并不影响人们的自信。虽然有时候我觉得,自大的人每分每秒都很注重其他人的眼光,很多时候不一定能够感受到幸福。而最好的自信是知识,知识本身会改变我们的观念(记忆)分泌激素的方式,从此,我们就不会对一些本该放下的事情耿耿于怀,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大发雷霆,当然,遇到necessary的事情,我们也会狠下心来去做,哪怕会有多么残忍、不舍或者恐惧(这也是一种温柔,温柔是最高级别的形容词)。
如果你越来越冷漠,你以为你成长了,但其实没有。长大应该是变温柔,对全世界都温柔。——网络句子
2).苦难(经历、简单)
我在这个世界上,最喜欢和两种人交流:老人和12岁以前的孩子。归其根本,可能是因为这两种人的幸福力是最高的。你们还记得12岁以前自己的样子么?我认为人的梦想,都是在12岁以前就萌发的,12岁以前的聊天是最有趣的,而我们12岁以后,就没有那么干净的聊天了。男人们聊天的内容通常都是女人、金钱,女人们通常都是有关自己、有关爱情、有关整容(整容很难获得幸福,所有的幸福必须是真实的)。老人们是因为经历过太多后,逐渐积累起生活的智慧。与老人和小孩们在一起,我通常会觉得古井无波,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轻松惬意。
所以书中有一句话,把我笑死了:
萧伯纳曾风趣地说:“人类的青春不应该浪费在年轻人身上。”
小孩子,就是无知的简单;而老人,就是超越了复杂后的简单。人生很短,了解人生是需要时间的。
在与死亡抗争的过程中,许多病人进入了一种境界,而这种境界要比他们在生病前丰富得多。许多病人感到自己对生命的看法有了显著的改变:他们不再看重琐碎的事情,重新找到了生命的控制权,毅然放弃了他们不愿意做的事,加强了与家人及朋友之间的沟通,全然地活在当下。当一个人将注意力从琐碎的假象上移开时,他便能更关注身边环境,也能够满怀感恩地感受周围的一切,例如季节轮转、最后的春天以及他人的爱。我们不断地听到病人们说:“我们为什么要等到现在,等到得了癌症之后,才真正学会重视与感恩生命?”
在众人的叙述里,最令我感到震撼的是:他们在听闻噩耗之后,才开始充实地生活。他们还是一样的人,没有人教导他们如何生活,也没有希腊的先知教给他们幸福生活的秘密,没有医生给他们吃什么催化剂之类的东西,他们更没有去读什么励志的书籍。
但是,带着他们长久以来一直具备的能力(之前却无法使他们快乐),他们的生命改变了。他们并没有学到新知识,却发现了一些他们向来都拥有而没发现的东西。换句话说,他们本来就拥有如何能更快乐生活的知识,而他们之前却忽略了,或是根本没有意识到。
如前文所说的良知,道家与佛家都认为,得道与知识无关,而是自然而发的。很难解释为什么人经历了苦难之后才会开始学会享受人生,这可能是因为苦难过后,不再认为快乐是理所当然的,同时对生命中大大小小的欢乐心存感激。也有可能与人经历痛苦后,大脑内部分泌激素的自我调整有关系。过度且长期的痛苦会引发抑郁症,但很多人的抑郁症都是属于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更容易感受到痛苦,也更容易情绪高涨,这会令人开始去感受生命中原先没有太多感触的事物。苦难和幸福力不一定成正比,有的人经历了苦难,却会变得越来越抑郁,这是因为他并没有真正地去感受孤独,一个人在最孤独的时候才能最像自己。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定理,从古至今被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描述: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泰戈尔《飞鸟集》
3).财富(安全感)
请先看下图大名鼎鼎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在马斯洛需求5个层次中,顶层的1、2、3是幸福,而4、5安全和生理是由基本财富决定的。我相信很多人在金钱与幸福的博弈中,依然会选择金钱,这是因为人对安全感看得比幸福感更重,对于无论人类还是其它动物来说,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人的本能不是在追求快乐与幸福,只是在追求“不痛苦”。一个人的财富如果能够撑起人的尊严和生存,这就足够了,这个理性的人就可以去寻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譬如说幸福。注意,这并不是说要满足底层的需求才能开始满足上一层的需求,这五层需求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同时存在的,只是有的人或许把底层的安全感看得太重,而有的人只要有梦想就能满足,对生存压力不屑一顾,对真理却有着谜一样的痴狂。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获取财富也有目标,“做世界首富”就是目标,人们也会为了获取财富去做事,去学习金融学知识,人们也会从中得到自信,财富并不等同于幸福,财富带来的是安全感,后面说的目标、做事、学习才会带来幸福。可财富带来的幸福和知识带来的幸福相比,实在有天渊之别,我想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可能是因为财富是对于整体社会而言的,一个人即便再有钱,总会有比他更有钱的;而知识是对于自己而言的,一个人获得了一定量的知识后,就有能力获得更多的知识。当今世界主流的社会思潮是:要happy不要money,财富只是获取幸福的方式,拥有财富和幸不幸福是两码事。但我这里想说的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就是幸福的基础。如果在18世纪以前的农业社会,我这个公式会写成:幸福力=简单+土地。
而且,一个人拥有了足够多的金钱后,也有了更广阔的眼界和更多作为的能力,可以节省出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所以我从来很反对“坐在宝马车里哭,还是坐在自行车后笑”的说法,数额庞大的财产不是幸福的本源,而是获得幸福的平台。那些嫁给金钱的女人是理智的,她们用自己的美貌换取了生活的安宁,如果可以将别人花费在赚钱买房上的时间用来学习、旅游和开发兴趣,以经营家庭或者调配资产以期获得更好的收益为事业,亦是一种很好的活法。金钱本身没有价值,但有获取其它有价值的事物能力。
金钱上的保障,可以让我们向不喜欢的工作说“不”,或是不为账单而烦恼。同时,赚钱的欲望也可以成为积极的挑战,甚至给我们以启发。但是,金钱本身并没有价值,只是因为它可以带来一些快乐的体验,物质本身并不能给生命带来意义或是精神上的财富。
2.获得幸福的方式
获得幸福的方式有很多,这里仅列出最重要的六种。
1).做事
我喜欢劳动。——《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以前我曾经认为,人在爱情中获得的快乐是最大的。后来在修改我的小说《鲜卑绝歌》的那一个月的时间里,我突然进入了一种状态,由此获得了莫大的幸福感。在文中将这种状况称之为“心流体验”,或者是“性爱模式”,其实最极端的说法应该是“神秘体验”,那段时间灵感不断地喷涌而出,就好像大脑在接收宇宙发出的信号。
我在那期间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第二天却仍旧精神无比,连饥饿感都没有。我甚至做梦那一两个小时都在写作。我并不是说整个过程都是快乐的,大多数时候是平静的,有的时候甚至是痛苦的,可同时也是幸福的,无时无刻不是幸福的。我的身体在那种状态快结束时接近崩溃,眼珠红肿,骨瘦如材,肤色暗沉,有一天我差点没从镜子中认出自己,我对着镜子又哭又笑,接近疯子,尽管如此,我还是想继续这种状态,但我的身体又自发调整了过来。后来的几年,我再也没有办法令自己进入这种状态。当时的我知道我在写一个故事,一个只有我才能写的故事,一个从来没有人写过的故事。对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做到痴迷进去,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没有之一。
人类最好的时刻,通常是在追求某一目标的过程中,把自身实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之时。
文章的开头说到,幸福的人更容易成功,不仅是因为幸福的人能力可以充分发挥,近些年很流行的吸引力法则(指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它吸引而来)也解释了一部分。当我全身心地去写小说的时候,似乎全世界都在帮我的忙,那些地球另一处发生的新闻、路边阿姨们的谈话也成了我的灵感。
那真是神奇的时刻。我甚至开始迷信——世上确实有看不见的力量在帮我——只要你跟随自己的天赋和内心,你就会发现生命的轨迹原已存在,正期待你的光临,你所经历的正是你应拥有的生活。当你能够感觉到自己正行走在命运的轨道上,你会发现,你周围的人开始不断地给你带来新的机会。不要怕,只要听从你内心的召唤,当你迷惘的时候,生活就会向你敞开大门。
梦想,就是做梦都在想着要做的事,这是我经历了神秘体验后,对梦想的定义。喜欢的工作可以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不虚此生。当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选择的权利,有的人的梦想就是赚足够的钱然后和家人快乐的生活,这也能获得幸福。有的人听从了乔布斯“不要妥协,继续寻找”的建议,并很幸运地找到了。作者将幸福的选择画了四个圈,如下图:
我认为,有时候在最想做的事情中,还可以分为“最最想做的”和“能做好的”。如我自己,写作只是我能做好的。
一种很流行的说法是,“我的梦想就是不劳而获”,从实际上这是矛盾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会从没有意义的安逸中达到幸福的,不劳而获带来的是空虚和痛苦。《绝命毒师》中White在最后终于说了实话,他做这一切仅仅是为了他自己,“I was alive”。他是幸福的,他的幸福不在于制毒和贩毒带来的财富,而是因为,他至少是在做事。
真正能够持续的幸福感,需要我们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快乐地努力奋斗。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顶,也不是在山脚漫无目的地游逛,幸福是向山顶勤勉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
2).爱情
爱情的幸福不仅是获得爱情,而更多的是经营爱情。童话故事总是以“王子与公主从此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为结尾,可生活在一起之后的故事才是真正的难题。可以斗胆说一句,和没有失过恋的人谈恋爱,绝对是可怕的经历。总会有一个人教会我们如何谈恋爱,可等到我们学会如何去爱的时候,那个人通常已经不在身边了。
导致亲密关系破裂的一个原因是,人们误以为找寻合适的伴侣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然而,一个美满婚缘的第一要素以及最有挑战性的事,并不是找到那个所谓“合适的人”(我并不相信世界上只有一个真正适合你的人),而是一段你用心经营的亲密关系。
德国社会学家通过一个历时十年的实验研究发现,其实幸福婚姻的秘诀不过是结合在一起的两个人本来就是幸福的、开心的、乐观的。而那些悲观的人,在婚后大概也很难开心的起来,最终可能也会因不幸的婚姻生活而离婚。似乎打开幸福婚姻之门的钥匙就是把自己变成一个乐观的、幸福的、充满正能量的人。
3).学习
大地不曾负我, 须弥山和群山亦不曾负我, 负我者乃忘恩负义之小人。我渴望追求文学、音乐以及天地间一切知识,天文学、诗歌、舞蹈和绘画, 世界有赖于这些知识。 ——大月氏遗族所发的慨叹之声,尼雅出土佉卢文书中的一首小诗
学习是每个人的一生都必须在做的事情。注意,我这里写的是学习而不是知识,赚钱也是同理。在这里,知识与财富这两者十分相似,知识与财富只能带来安全感,幸福是在学习与赚钱的过程中才会发生的。事实上在经济学中,知识产权与房产一样也是一种资本,并且会在未来带来资本收益的,这里知识也变成了财富。或许在未来,知识与财富的关系会愈来愈紧密。
可能对很多人而言,学习已经是最幸福的事情了,甚至超过做事和爱情。逻辑上这算也是一种做事,不断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的事情。人是一种“成体幼态”的动物,需要一生不断地做事、学习,或者说,玩耍。我在老人大学里看见许多白发苍苍的老人从头开始学习书法、绘画、唱歌、弹琴并不惊讶,因为我们只有这样才能够享受人生。有一天到你老了你或许才会知道,最幸福的事情除了与家人团聚外,就是自身还有学习的能力,你会感受到,生而为人,你是幸运的。可喜的是,这一种幸福是世上最容易获得的,甚至大部分都是免费的,而且是取之不尽的。你可以上个知乎,或者去图书馆借书,下载纪录片、豆瓣高分电影等等,就能够获得这辈子享之不尽的幸福。而通常你懂得的越多,在学习中获得的乐趣也会越多,乐趣越多,就学习得越多,幸福就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有一种说法,我们的幸福感还不如原始人,而且每一代人的幸福感都在降低。我认为,是因为现代人的世界越来越大了。一是因为比较。在原始社会的部落里,最优秀的小伙子娶到最漂亮的姑娘,他就是部落里最幸福的人,可如今随时随地可见满屏的南韩美腿小姐姐长腿小哥哥,再回头看看自己,如何幸福得起来?二是因为环境。原始人必须最大限度地了解周围的环境,才能运用自己的知识在丛林猛兽中存活下来。在原始人的部落中,我们清清楚楚地知道世界是神创造的,世界只存在于已知的几座山之间,几个传说便解释了目所能及的一切。所以《海上钢琴师》里的主人翁最终选择了留在船上,是因为那个世界是有限的。任何人都需要建立自己的三观,才能具备安全感。可我们留在岸上的人,就没有太多选择了,几乎每个现代人都知道科学革命,可没有几个人知道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原理,经济学、心理学又是怎么一回事,宇宙究竟有多少星系,甚至连最简单的花园里种的树叫什么名字,穿的衣服是怎样制造出来的也不甚了解。只有最大程度地获取这个世界的信息,才能对周围的环境趋于了解,有了安全感,才能够更容易幸福。
在《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一书里,作者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指出,在20世纪,每一代人的心理压力指数都高过他们父母那一辈——不光是指沮丧,还有其他症状,诸如无精打采、颓废、自怨自艾及强烈的绝望感。戈尔曼提到的正是当今社会越来越普遍的情感破产症状。所谓强烈的绝望感(虚无主义)来自于人们对自身的绝望,觉得自己根本无法克服这种情绪状态。
作者提出两种学习动机模式——“溺水模式”与“性爱模式”。溺水模式有两个特点:(1)有从痛苦中解脱的强烈愿望;(2)一旦解脱,我们常会把那种舒适误认为是幸福。此处与“奔波忙碌型”的生活方式一样,大多数人的工作、学习都是这种“溺水模式”。但“性爱模式”却提供了一种不同的学习方式。
在“溺水模式”里同样会有这种达成目标后的高潮,但在“性爱模式”中,我们却是从一开始乃至每一件事里都能得到快乐。
4).帮助他人
人类是部落动物,如果没有小伙伴的帮助,以人类的体力是根本没办法生存的,也没法在7万年前走出北非大裂谷。所以对于生存第一重要的,就是我们身边的人。人类必须在互相帮助的时候获得幸福感,才能继续生存。
另外,让别人喜欢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帮助他们,而是让他们来帮助你,这就是著名的富兰克林效应。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不仅自身获得幸福感,还会喜欢被帮助的人。所以,让其他人来帮助你吧。我以前就超级不喜欢康德的道德论(康德说,如果一个人因为高兴而去帮助人,那他所做的事是没有道德价值的)。作者也认为:
事实上,就像哲学家艾默生所解释的那样:“人生最棒的补偿,就是世上没有任何人可以在不顾自己的情况下衷心地去帮助他人。”
此外,帮助人能获得幸福感,在某些情况下,杀人也能获得幸福感。事实上,杀人是很快乐的,而且能够上瘾,设法安全地除掉一块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只想说,虽然我写下的几乎都是正能量的句子,是因为这就是正向心理学的本来面貌,本篇所讨论的仍是真理而不是道德。
5).与家人或朋友呆在一起
同上,人是群体动物,只有与人群在一起才能生存。对于最有才华的人来说,一定是孤独的,但又不能完全远离人群,他一定也偶尔需要家人和朋友的陪伴。
心理学家唐纳德·W·温尼科特(Donald W. Winnicott)做过一个研究:在母亲身边玩的小孩要比不在母亲身边玩的小孩更富有创造力。当孩子们在母亲身边的一定范围内活动时,他们的创造力是很惊人的,也可称为“创造力圈”。在这个圈内,孩子们勇于去尝试,跌倒了自己可以爬起来,原因是他们知道那个永远无条件爱他们的人就在身边。
6).设定目标
我们可以设定不同的目标,比如取得好成绩、买大房子,但当这一切实现后,我们仍然可能感到空虚。要过真正有意义的生活,目标必须是自发的,它是为了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而不是为了满足社会标准,或是迎合他人的期望而设定的。当我们有这种目标感时,那种感觉就像是听到了“真我的呼唤”,它也被称为使命感。就像萧伯纳所说,“这才是生命的喜悦,那种为了源自真我的目标而奋斗的感觉”。
幸福是过程,不是结果,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我在完成《鲜卑绝歌》这部小说之后,度过了一两个月无比舒适、幸福的时光,然后我果然开始感觉到无聊和痛苦。原因并不是这部小说没有多少人看,而是因为我没有新的目标了。
我想如果问世界上任何一个20岁的雄性智人动物他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他的内心深处几乎一定会说上遍天下的美女。我记得李敖在有一期节目说他的朋友说过一句话,说他很痛苦,身上没有长满7000条JB,无法上遍天下的美女,这令他感到痛苦,痛苦得快要死掉了。他痛苦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事情本身太难,他无法就此目标做出努力,来令自己向目标更近一步。
我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建议,无论你近期的计划是什么,都可以设置一个长期的、有一点点可能完成的终极目标。如我给自己设置的终极目标就是:去到太阳系外的一个类地形星上遛弯。这个想法太美了,我会为这个目标锻炼身体,增强体魄,等待外星人的降临。然而每当我仰望星空,内心总是充满希望。
最后的话
书中的最后,作者提议将“物质至上”观念转变为“幸福至上”观念,发动一场“幸福革命”,创造出一个新社会——使整个社会对每个人的存在都有更高、更清醒的认识,即幸福至上。我觉得是可能的,因为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观念,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社会思潮(如今天我读的这本书就是由西方传入的)。以我认识的人来说,如今天西方发达国家的人们就比发展中国家的人们要懂得如何获得幸福(当然是平均来说)。
我的总结依旧不够完美,譬如说自信、苦难、学习在某些情况下三者可以是同一回事。我想每个人对于幸福的解读都不尽一样,我不敢说以上我的见解即是真理,半年后再看,或许大有不同。看着朋友圈里那些高频率的图片和视频,我亦不敢说他们不快乐,他们有我不能理解的快乐,我只是怀疑他们并不幸福。有一种说法,在这个资本世界里,很多时候人即是产品本身。产品不是那个手机里的app,而是人自己。科技巨头们利用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知识来操纵它的用户,使得他们对快乐上瘾,可那并不是幸福,幸福一定是要以真实作为基础的,一定要是有所收获的。在快乐和幸福的选择中,本能会选择快乐。我只庆幸自己生在那个玩2D游戏的年代,现在的游戏更容易令人上瘾,却很难学到东西,而且很多时候竟然是痛苦的(尤其在放寒暑假的时候)。朋友圈里,他们的笑容越来越有技巧,可我从中丝毫感觉不到活人的气息,打开一个视频,我从未听过那么诡异的笑声,这笑令我浑身难受。他们总是笑得最开心的,可他们笑得像一张白纸,让人觉得虚情假意,愈看愈让人感到莫名的厌烦与无聊,在这笑容里不存在对生命的尊重,我觉得他们似乎从未存在过。
我有时候也喜欢用手机记录,收到朋友发过来的视频祝福,我也会感动不已,可大多数情况下,我仍旧喜欢用眼睛去记录。就像我写作一样,我清楚地知道哪些话适合分享,哪些话适合永远地藏在心底,一旦说出来,就像是丢失了一部分灵魂。当然,以上仅仅代表个人观点,每个人都有写自己人生的书的权利。
每个人死后都能自动变成一本书,书的内容就是死者的生平。这样一来,有人成了名著,有人成了禁书,有人变成菜谱,有人变成地图,有人是美图秀秀使用手册,有人是小旅馆的开房登记簿……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图书馆,我们读着别人,做着自己,等着被读。——网络句子
最后,我有能力写作这一篇读书笔记的原因,是因为最近一两个月我过的非常幸福。我很高兴我有这样的能力。当然,人没有纯粹的幸福,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无可回避的痛苦,人总会有脆弱的时候,即便是在写这篇东西的时候,我依然有一两天难过得想死,可我已经从逻辑上推翻了死的可能性。(请看我写的另一篇《那些年,在我身边死去的人们》)读书是别人在代替我们的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要想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思”与“学”两者需要结合起来。而仅仅在大脑中思考过也是不够,你会发现当你写下来的时候,与单单在脑中思考又会大为不同,这即是我写读书笔记的初衷。
本书旨在帮助你了解幸福的真相,更重要的是,帮助你过得更幸福。但是,仅通过阅读本书(或是其它任何书籍)本身,是无法令你的生活发生任何实质性改变的。我不相信改变生活这么巨大的工程能有什么捷径。所以,如果想要借由本书来帮助自己,你必须把它看作是一本练习册,练习内容包括反思和行动。
我知道这种幸福得之不易。I messed up, I fucked it all the way up. 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有能力珍惜身边的一切。在我的人生中发生过的最好的事情,就是经历了一次次彻彻底底的失败。如果你认为自己足够幸福而不认同我以上所言,也许你才是对的,诚然如此,祝你好运。又或许,我是说或许,有另外的一种可能,就是你从未真正体验过失败,也未从真正体验过幸福。如书中所言:
人类是多元化、复杂而各不相同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通过记录自己的生活,我们可以超越那些基本原则,发现自己独特的需要。
最后,以约翰·列侬的名言来结束本篇,并祝你也能幸福(注:下文的“快乐”是happy,亦可理解成“幸福”)。
人们问我长大了要做什么,我写下“快乐”,他们说我理解错了题目。我告诉他们,他们理解错了人生。 ——约翰·列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