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乡
今天,应学校领导的邀请,陪同两位年轻老师送教下乡。送教下乡这四个字,让我想到了前不久江西省教研室组织老师送教下乡到金溪县城。当时,办公室的同事们说道:“看,在省城老师的眼里,我们金溪县城就是乡下,送教下乡到我们这里来了。”也有同事们说道:“我们学校也有送教下乡呀,相对于县城来说,乡镇就是乡下。”更有一位同事打趣说道:“在乡镇一级的中心校老师,也会送教下乡到村完小去。”我说到:“那算什么,以前我在村完小教书的时候,校长对我说,明天我们一起去乡下的一个教学点看看。”因此,送教下乡中的“乡”有多种含义,总的来说,这些含义有相对之说,看是以谁为标准。比标准级别低一级的地区都称为“乡”下。(纯个人无聊的解释。)
以往,送教下乡的时候,我的角色几乎都是上课老师。对送教下乡这项活动很是熟悉。当然,也是通过送教下乡的机会接触到很多的老师,也因此认识了部分老师,并且逐渐的发展成为朋友。近一年来,送教下乡活动中,我的角色慢慢的发生了变化,很少是直接上课的老师,多数时候是在评课交流环节中参与讨论的角色,这种角色让我收获很多,更进一步促进了自己的成长。
今天共送教两堂数学课,一节是三年级上册的《集合》知识,还有一节是二年级下册的《轴对称图形》知识。由于送教时间偏晚,在教学开始后,才知道《集合》这个知识点已经讲完了。不过,孩子们很是淳朴,依然很有兴趣的上完了这节课。以下记录的是我对这两节课的建议与思考:
一、 共同建议部分
1.课前谈话承载着怎样的功能
由于不是自己班级的孩子,每次开始上课的时候,都会有一个课前谈话的环节。这让我想到课前谈话到底要承载着怎样的功能,或者说,要起到怎样的作用?
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这是谈话的最基本的目标。如果在谈话的时候,能与新课新知识之间产生一定的联系则更好了。这样一来的话,就可以顺利的进入到新课的讲述环节中去。比如,《集合》这课中的课前交流这样设计:有2个爸爸与2个儿子到一家餐馆去吃面,每人点了一碗面,但是,饭馆服务员却只上了3碗面,这是为什么呢?
《轴对称图形》这节课可以这样设计课前交流,先PPT出示***图形,而且***图形还是倒着的。孩子会说,这是反的,要把课题倒过来,然后,让你孩子谈谈如何倒过来。进而导入到今天的新课内容。
2.课的最后环节,是否一定要让孩子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多数课堂在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经常听到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吗?”这样的问题是期望得到来自于学生关于学习效果的反馈,反馈信息无疑对教师是重要的,但这样的反馈并不全面。教师需要了解的不仅包括学生学到了什么,还应当包括存在的困惑和疑问,因此,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询问“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让孩子带着更多的问题下课。或者也可以回顾下这节课的进程,我们经历了什么,到达了哪里,获得了那些知识?
二、《集合》这节课的建议
应该说,这节课上的很精彩,上课老师的功底很深厚。本着对课堂教学更精益求精的追求,个人觉得以下这些环节可以稍微加以改进。当然,这些建议、观点是否正确还有待于进一步商榷。
1. 上过的课,怎么上出新意来?建议教师要做好两套方案,孩子没有学过要怎么上,学过了又要怎么上?
2. 矛盾冲突是有了,但是感觉不是很强烈。能否让孩子有更强烈的矛盾冲突。想到,徐长青老师教学这节课的时候,几个孩子为了解决重复的那几个人,最后用呼啦圈分别套住这几个人,并顺势形成了集合圈。
3. 6个人参加围棋比赛,5个人参加象棋比赛,其中有两个人两项都参加了,问有几人参加比赛?老师与孩子一共列出了4种计算方法,分别是:
(1)4+2+3=9 (2)6+5-2=9 (3)6+(5-2)=9 (4)5+(6-2)=9。每种方法孩子都能借助韦恩图解释的很到位,进而也说明孩子真的理解了。但是,是否要引导孩子在纯数学式子上沟通4种方法之间的联系呢?比如:(2)6+5-2=9 是通性通法,(3)6+(5-2)=9 和 (4)5+(6-2)=9是让6和5中间的一个数先减去2再相加;(1)4+2+3=9 其实是6和5都减去了2,多减了一个2,因此要加回一个2.随后优化方法——这4中计算中,6+5-2=9 是通性通法,更符合事情发展的顺序,用总数减去重复的部分。
4.进一步联系到初中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当外切的时候,两个圆的距离最大(半径a+半径b,当然,这里没有研究外离的情形);当两圆相交的时候,两个圆的距离等于半径a+半径b-重叠部分的长度;当两圆内切的时候,两个圆的距离等于半径a—半径b。这就能够解决部分很难的题目,让孩子明白最多有多少人,最少有多少人。
三、《轴对称图形》这节课的建议
1.导入部分,让孩子结合课件说说怎样倒回去。而且要把轴对称这三个字隐藏了,让孩子在不断的感受了轴对称这种现象以后,再出示这种现象在数学上叫轴对称,这种图形叫轴对称图形。这个时候,再显示完整的课题——轴对称图形,且,上下对称。
2.孩子在揭示每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时候,老师按照操作——想像的进程教学,建议,按照操作——想像——操作——想像的程序进行,让孩子在想像后有一个实际操作验证的过程。当面对无法操作的时候,再开展想像,孩子的信心就会大些,也会更相信自己的现象,进而达到培养孩子的空间想像能力。
3.对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处理的过快,没有让孩子信服。一个孩子说道,经过两次对折,发现平行四边形能够重合。意思就是,她觉得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建议老师引导她理解只能对折一次,而不是两次。这样一来,让孩子明白规则,进而明白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道理。
上《轴对称图形》的老师与我多年前就在某乡镇一起教书。依稀记得那个时候的她,刚刚走上教师岗位,评课发言的时候,很紧张,说不了几句话,就满脸通红。今天看来,她上公开课的时候,非常的淡定,课堂掌控游刃有余,表现的特别好。我想,这就是教师的成长吧?是否可以这么说:任何一项工作,只要愿意投入其中,必然就会获得属于自己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