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
在历史上,北京就有过霾,那时主要是由刮风、雨雾和尘土飞扬等造成的空气大面积灰蒙昏暗的现象。由于北京气候干燥,地势三面环山,由西北向东南形成一个“北京湾”,从西北到东南逐渐处于平原开阔地带,大气容易形成一片逆温层,无风、气象条件极其稳定,雾气、风霾最易集结,很容易出现雾霾天气,史称“霾灾”、“雨霾”、“风霾”、“土雨”等。搜罗史料,能发现不少关于霾的记载,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金元时期。
北海白塔
金元时期:“都门隐于风霾间”
金元以前北京人烟稀少,出现雾霾天气相对较低。
金代北京有霾仅见一次。据《金史》记载,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年)十月庚子,“天久阴,是日云色黄而风霾。”此时正是金刚刚迁都燕京(今北京西南)时期。
元朝定都北京后,重视对自然灾异的记载。据《元史》记载,天历二年(1329年)三月丁亥,“雨土,霾,天昏而难见日,路人皆掩面而行。”到了至元六年(1340年)腊月,元大又都发起大风霾,“雾锁大都,多日不见日光,都门隐于风霾间,风霾蔽都城数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礼部焚香祭天,祈神灵祛风霾而散。”这次风霾持续时间达数日长,皇帝赶紧派遣礼部官员,对天祭拜,恳求上天息怒。由此可见,元代史籍中所记述大都城的这两次“霾灾”,持续时间较长,可见度很低。
崇文门
明代:“风霾屡作”
到了明代,史籍中所见雾霾发生的记载大大增加,几乎每个朝都有记载。
成化朝。据《明实录》记载,明成化四年(1468年)初春有风霾,“今年自春徂夏,天气寒碜,风霾阴翳。近一二日来,黄雾蔽日,昼夜不见星日。”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四月,“连日狂风大作,尘霾蔽空”。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正月丁未,京师阴霾蔽日,自辰至午乃散。三日后阴霾又起,五日不散,致漕运舒缓,京师官仓存米告急。”当时霾灾之严重已影响到了正常的交通和生活。
弘治朝。弘治十年(1497年)礼部奏:“京师去冬恒燠无雪,今春狂风阴霾。西直门外霾尘积聚,难见路人,官军半掩城门,以遮霾尘。”翌年(1498年)再次发生风霾,“四月丁亥,京师风霾连日不止”。到1504年,通州区也出现了“春二月,常风霾蔽日”。
正德朝。正德元年(1505年)十月,“霾雾时作”。1506年,通州城“十月,霾雾四塞”。1510年,北京城“今春以来,风霾屡作”。1516年,海淀区“冬无瑞雪,春有风霾”。
嘉靖朝。嘉靖四年(1524年)二月,大臣余珊应诏上陈言:“京师阴霾之气,上薄太阳,白昼冥冥,罕有晖采,尤为可畏”。到1548年,又发生“正月,京师大风霾”。
隆庆朝。(1566年—1572年)初,大臣邓洪震上疏有言:“今春风霾大作,白日无光”。
万历朝。万历十一年(1583年),“正月辛酉,京师风霾。闰二月壬戌,京师风霾,四月癸亥,大学士张四维等言:‘风霾陡作,黄沙蔽天。’”甚至严重到看不见西山,“五日不见西山之踪,有饥民入城而乞,寺院善者施之。”
崇祯朝。崇祯七年(1633年),大臣绍杰疏论大学士温体仁曰:“次辅温体仁者,秉政数载,上干天和,无岁不旱,无日不风霾,无处不盗贼,无人不愁怨。”
总之,史书记录明代北京地区类似“霾灾”的多达数十次。这实际上是明代后期正逢小冰河期,北方气候变冷,降水减少,也利于霾的形成。
宣武门
清代:尘霾四塞,皇帝燃烛始能辨色
清代的人口数量比是以往朝代的数倍,城市规模扩大,也发生过多次“霾灾”。
康熙十四年三月二十六日,冀州刮起异风,黄霾蔽天,屋瓦皆飞。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初春,康熙巡幸畿甸,谕巡抚赵弘燮曰:“去年腊雪丰盈,今年春雨应节,民田想早播种。但虑起发太盛,或有二疸之虞。可示农民芸耨宜疏,以防风霾。”康熙六十年(1721年),“出榜日,黄雾四塞。上语大学士等曰:‘此榜或有乱臣贼子,否亦当有读书积学之士不得中式,怨气所致。’”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北京发生了一次大雾霾,数日不散,能见度极低。“霾灾”一发生,就连通惠河上的漕运也不得不停止,结果粮食运不进来京城,以至于京城的粮仓存储量急剧减少,时有告急。乾隆皇帝除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自己还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祷告,以期感动神灵。当时民间遇到“霾灾”时,经常到龙王庙去焚香祭拜,求龙王“驱霾祈雨”。
嘉庆十五年(1810年)“京师入腊月以后,时有雾起霾升,连宵达旦,宛平、大兴具有上报。”甚至“琼岛(今北海)雾锁霾封,难见真容,煤山隐于风霾土雨,宫人隐于殿中,时有探望。”
嘉庆二十三年四月乙亥,风霾。丙子,皇帝下诏曰:“昨日酉初三刻,暴风自东南来,尘霾四塞,燃烛始能辨色。其象甚异。”
咸丰六年(1856年),“入冬以来,雪少雾多,土雨风霾时临京师,以昌平、宛平为浓重。”
同治五年三月十九日,据《翁同龢日记》记,当日“阴。不雨,无风,雨霾。”
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廿七日。据《清史稿》记载,“巳初后风霾,午后飘雪甚密,已而放晴。”
据说光绪年间京城曾出现一次严重的“霾灾”,数日不散,慈禧太后也曾令人在紫禁城内“祭天驱霾”。
总之,记载中的清代每隔几年“霾灾”便会光临京城,大多集中在冬季和春季。
前门大街
民国时期:每年平均有霾24日
民国时期北京有关霾见于文人日记中的很少,但被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所记载。据胡焕庸之《黄河流域之气候》一文研究,北京从1930至1933年的统计,每年计有晴日147日,曇日105日,阴日52日,雨日61日。其中晴日指碧空无云炎阳焦灼者。曇日指浮云半天日光时隐时现者。阴日指满天云絮日光不见者,而霾日就属于其中。
胡焕庸记录,当时黄河流域气候干燥,每值大风,则飞沙扬尘,天色昏暗,或以灰尘过多,天空往往作鱼白色;霾多由尘灰蔽天而起,故北方记载之霾日乃特多。
北平于1930至1933年计四年中之霾日,计共94次,平均每年约24次,其中以4月为最多。而7、8、9则没有,因此时正为雨季,地面潮湿,故飞沙之机会没有。
相比于同时期的其他地方,北京的年均霾日数量并未与人口比例成正比。如据1933年之统计,西安全年计有霾日26日,以2月最多,有7次。兰州据1933年之统计,全年霾日24日,以3月最多,有7次。三个地方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