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被收入专题《简钻营》
作者寄语: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然后静静地等待时间的回报。
上篇文章中我们说了用身体感知去获取我们写作中的素材,有些简友似乎意犹未尽。
今天再跟大家介绍一种积累素材的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笔记积累法。
一,读写不分家
有句话叫作“读写不分家”,这表明阅读和写作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般文笔好的人也是阅读量比较大的人。
阅读不但可以熟悉别人写作的套路,而且书里面讲到的知识、概念可以在写作时借鉴、引用,并因此丰富自己的文章。
不同的人阅读习惯不同的。有的人读书是走马观花,看完一本书,只记住了故事情,最典型的就是看小说,很多人只记住了故事梗概,至于小说如何编排布局,使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有哪些写作技巧,他们是不会注意的。
而有的人是阅读的有心人,边读边做笔记,一本书读完,自己也记了厚厚的一本笔记,通过做笔记,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也把自己的评价、感悟、延伸思考记录在笔记里,这样的读书事半功倍。
而人们经常会接触到两种笔记,一种叫日常笔记,记录自己日常的生活、状态、想法等;一种叫读书笔记,记录书籍的要点,读书的心得,延伸的思考等。这两种笔记都对写作有好处。
二,日常笔记
日常笔记是最直接的一手素材,它不一定是每日都记的“日记”,它更要抓住的是转瞬即逝的日常点滴小事。
因为日常发生的事都是很具体的,有最细微的细节、有最符合人物身份的对话、有当时最真实的感悟。
这样的内容,稍作加工就是一篇好文章。所谓生活处处都有美,就看你有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同时日常的笔记本身是一种简单的写作练习,它也在为写作较为复杂的文章积累素材。
那如何记日常笔记呢?
其实方法很简单,随身带一个小本子,有任何的想法,就赶紧把要点记在本子上,晚上回到家,尽可能详尽地还原当时的要点。
现在手机很方便,也可以把念头和想法记在手机上。更方便的,现在有了语音输入法,当时不方便打字的,把声音录下来,回头再整理。坚持这种方式,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一个庞大的写作素材库。
三,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写作的间接素材。如果说日常笔记是从自己身上往内找的话,读书笔记就是往外找,去书里,去别人的思想里、去外面的世界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一般来说,做读书笔记有三种方法,分别是摘要法、感触法和延展法。
1,摘要法,顾名思义就是把文章中好的句子、段落、方法、图表等摘录下来。这是最常见的读书笔记的形式,也叫作“把书读薄”的方法。摘要可以记书中的金句,可以记提纲,也可以记一些特别有代表性的人物和数据。
2,感触法,很多人看书时会记录下针对书本内容的感悟,包括注释、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延伸阅读提示、发散思考等。
这在之前读书摘要的基础上又提升了一步。把读书跟自身实际、个人体会结合在一起,对书的内容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3,延伸法,只记录和感悟还属于对书的表层理解,更深层次的学习应该是延伸式的。比如看完一本书后写一篇读书报告、一篇书评,甚至是就书里的某个问题深入研究后跟作者探讨。
在写作中,有个词叫“动笔有益”,哪怕只是记几笔自己的生活,哪怕只是看书时的摘录,都对写作有帮助。记日记、记笔记这些看起来零零散散的工作,都是在为写作这座摩天大楼打好地基。
以上就是我们用笔记积累素材的几种方法。
读书、经历是输入,记笔记是输出,再次回顾笔记是重新思考输入和输出的逻辑关系。
通过这种不断地输入输出,外部的知识、信息才能真正变成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是迷糊(@Mihu) 百日日更:第十篇
一位终身学习者,摄影爱好者,得到学员,日更写手,乐天派。
对了,我创立了一个专题《简钻营》,用于互惠点赞,现在的门槛是100钻以上可以参加,随着人数增加,我们会持续升级,门槛提高至200,300,400,,以此类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私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