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前322,科学之父。出生在爱琴海北岸色雷斯的斯塔吉拉城,一生主要在马其顿和雅典度过。在公元前367年,17岁的亚里士多德离开马其顿到雅典求学,进入了柏拉图的学园,潜心学习和研究达二十年。柏拉图去世后,离开雅典,在小亚细亚一带游学考察,后回到马其顿,受聘马其顿宫廷,任13岁的王子亚里山大的教师。亚里山大继位一年后,回到雅典,在城东北郊的吕克昂(LUKEIO)创办学园,后人称为吕克昂学园。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的确是从“存在”开始的。那个时代是本体论的开始阶段,当然无法对存在是什么下定义。下这个定义是本体论的发展目标。当时应该做的是对存在的属性的研究。
在《形而上学》第五卷中,他对“存在”进行了说明。他指出了2种意义上的存在:“由于偶性的存在”和“由于自身的存在”。“由于偶性的存在”指某种属性偶然而不是必然地属于某一事物。他举例,“这个有教养的人在造屋”,“教养”和“造屋”对于“人”是偶性,而不是人必然有的属性。
“由于自身的存在”指必然性地有的、属于的东西。在《范畴篇》中,他列举讨论了十个范畴:实体、数量、性质、关系、何时、何地、所处、所有、动作、承受。”他说这十个范畴囊括了事物由于自身而有的所有存在方式。
亚里士多德重点分析了实体这个存在范畴。
在这里,为了便于理解,有必要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这个“实体”做个说明。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在希腊语中是“OUSIA”,其所指是“本质、存在”的意思,而不是中文字面的“实际、体”的意思。因为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存在理论中强调了现实个体,所以用“实体”来翻译形容。
对于实体的理解,亚里士多德也有个逐渐改进的过程。起初,他的“实体”概念有5个标准:
1.“实体,在最严格、最原始、最根本的意义上说,是既不述说一个主体,也不依存一个主体的东西”。
2.“所有的实体,似乎都在表示某一‘这个’”。“这个”(TODE TI)指单一的、个别的。
3.“实体自身没有对立物”。
4.“实体似乎无更多或更少等程度上的差别”。
5.“实体在数目上是单一的,但在性质属性上却有对立面。
按照以上标准,个别事物可以是实体。那么表示“类”的柏拉图的“理念”是不是实体呢?亚里士多德起初认为类似乎可以是实体,但不如具体事物的实体性大。后来,亚里士多德确认“类”、“种”不是实体。他的理由是:1每物的实体都是它所特有的,不属于他物,而“种”则是共同的。2“实体按其本义是不依存于载体的东西,而“种”却只有依存于某一载体才有意义。3“实体不可能由它现实地包含着的实体构成,因为像这样现实着的二,决不可能成为现实的一。”所以,种不是实体,理念不是实体。①
《形而上学》第5卷第8章中,他指出有4种实体:1、具体事物;2、事物存在的原因;3、构成事物的起规定和标志作用的内在部分;4、事物的何以是、即本质。
他进一步深入分析了以上几种“实体”。
具体事物可以是实体。其他3种为什么是实体?
其他3种谈到了事物的内在性东西,即涉及到了本原。亚里士多德在说明“由于自身的存在”时指出:“存在有这么多意义范畴,但都于一个本原相关。”(引文见《亚里士多德全集》,第7卷,85页。)这句话可谓是直指要害。
这个本原是怎样的呢?
本原(ARKHE),指事物“存在、生成、和认识由之开始之点”, ②是基础。亚里士多德把这个基础称为载体(HUPOKEIMENON)。载体是生成的基础,不是生成的东西。万物生成是因为载体和形式。原因(AITIA)意指一切事物存在和生成的全部根据和条件。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的生成和存在都有四种缺一不可的根本原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所为因。
质料(HULE),是“所从出的东西”,即事物由之生成并继续留存于其中的东西。如线离不开点,圆离不开弧,音节离不开字母,事物生成离不开质料。
形式,一种是指内在的形式,即EIDOS,是事物的“是其所是”,是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的本质。还有一种是外在的形式,是内在形式的外在表现。
动力因,即动变的本原,是自然事物生成该事物所靠的存在于该事物之中的运动的初始的东西。“所有自然而存在的事物在其自身中都有一个运动和静止的开端”。③亚里士多德给运动的定义是:“潜在的事物作为潜在存在的现实(ENTELEKHEIA)”。也就是说能运动物潜能的实现,潜在的能力实现出来就是运动。④
而潜能是具有能够实现其本质和目的的潜在力量,亚里士多德给潜能的定义是:“最原始意义上潜能的主要规定是在他物中或作为自身中的他物的变化的本原”。⑤
所为因,(TO HOU HENEKA EINAI),是“所为了的那东西”,也可称为目的因。万物生成和存在都有一个目的或目标,而且这个目的或目标都有追求对其自身有利、好的结果。
形式因,动力因、所为因是可以合而为一的。因为,“所是的”和“所为的”是一个东西,而动力因也在这个东西之中。形式因本身就有向该形式运动并达到该形式。所以形式和质料就是事物生成存在的载体。事物的生成存在得有质料和形式。
事物的原因起规定和标志作用的内部因素,事物的是其所是其实就是形式。形式决定事物是“这个”而不是“那个”,形式就是本质,是事物的是其所是。
因此,可以说,是其所是是个体的实体。是其所是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形式,所以,形式是实际客观存在的。
最后,亚里士多德指出,实体有双重含义:“或者是最终的主体、载体,它永不对他物作述说;或者是某一独立的、单个的存在,即个别事物的是其所是。”⑥这就是说现实万物和形式(事物内在的是其所是)都是实体,都是存在的。个别事物生长消亡,但其内在的本质实体却是永恒的。因此,在本体论上,内在本质形式才是首要的实体,是第一性的。
事物的本质实体,也是有层次的。某个具体事物的本质实体还有本质实体,一层层地下去,直到离万物的最根本的同一性体即本体的距离是0。所以,绝对的存在、本体也是形式实体,而且是最根本的形式实体。亚里士多德把这个最根本的形式实体称为哲学上的神,也是巴门尼德所指的绝对存在。
可见,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囊括了现实万物、具体事物的本质和那个绝对的存在。这样,除了绝对的存在,现实万物也属于认识的范围。绝对的存在和现实万物之间有了互通联系的媒介------形式实体。通过认识现实事物的内在形式实体,能够逐渐认识到那个最根本的形式实体------绝对存在(本体)。这样就为认识论的发展找到了正确的道路。至此,本体论和认识论到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巴门尼德之前之后关于存在是怎样的论争可以画上一个句号了.现实万物到本体之间的认识途径被找到了。
既然说认识现实万物有利于认识本体,那么,以本体是什么为目标的本体论的发展就必须以认识现实具体万物为前提和基础。等到对现实事物的认识在数量和水平上达到非常非常高级的阶段的时候,人类必然会有强力的证据去给本体是什么下个定义!
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之后,哲学的有效发展将在于对现实事物的认识和对认识方法的研究。因此说,亚里士多德对许多具体事物的研究并不是偶然的或纯粹出自他的兴趣,而是以实体论为指导的认识行为。
对具体事物的研究在本体论上的意义是为本体论的发展奠定基础,那么在认识论上的意义是什么呢?
对具体事物的研究必然会产生认识方法的问题。研究方法有正确和错误,有简单和复杂,有水平低和水平高。应用比较正确的水平比较高的认识方法就会有正确性多的研究结果。而没有正确的认识方法,可以说就没有正确的研究结果。所以,发现正确的认识方法就显的非常重要,是开展对具体事物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当然,亚里士多德也知道这一点。他的《工具论》就是专门论述研究方法的。他提出逻辑推论和经验观察以及检验实验是研究方法的必须要素。而这个方法就是科学。
柏拉图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所能接触到的所有事物。至于他的研究结果,现在看来,当然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有的是部分地正确,有的是完全错误的。道理很简单,因为他只是开创者,他应用的认识方法是刚产生的,原始的,简单的,因为他的时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初始阶段。
这也就是说,科学的方法是认识具体事物的正确的方法,但是,并不一定就能有正确的认识成果。感觉经验、逻辑论证、检验实验这些认识要素的状态和水平决定了认识结果的水平。这些要素在人类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发展水平。
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对具体领域事物的研究就是我们现在的各门学科。比如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数学,化学,领域不同,学问各异,但所应用的最基本的认识方法是一样的,而且,正是因为应用了正确的认识方法-----科学,才成其为具体领域中的学科知识。
因此,科学是指一种正确的认识方法,属于认识论领域,是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研究成果之一。
对具体事物的科学研究,后来在阿拉伯帝国得到继承和发展。直到12世纪,欧洲人才逐渐地从阿拉伯世界了解到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这是为什么,请看下一章。
——————————————————————————————————
①参见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529-530页。
②参见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499页。
③参见上书,415页。
④参见上书,428页。
⑤[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1020a6.
⑥参见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502-5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