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上午到桥头学校讲了一节课,可谓歪打正着。
本来备了第二课时,也说好了第二节讲课,好让我有时间第一节见见学生,把第一课时讲了。结果到那才知道,第一节课上不成了,因为第一节课和第二节课用的都是一个班的学生。没办法,本着不走过场,孩子们能学点东西的原则,我临时把第二课时调整成了第一课。于是,读文、析词、归纳,第一课时内容讲完后还有几分钟时间,为了能让孩子们和老师们多看一点,我又让孩子们读第一部分,讲了一点点批注。
下课之后,想着既然孩子们已经学了批注,那练习就要紧跟上,于是又撵到人家班里把第二课时完成。课后和静静老师交流,得到了她的肯定,说这样的第一课时还挺好,学到不少。
王校长也开玩笑:“真实在呀,讲课讲得‘下三儿’,没讲完还跑人家班讲。”没讲够不是?那周二公开课继续讲!既然能让学生多学点,老师多看点,说上那就上呗。于是,今天上午我又在学校里讲了一遍。下面,我将今天课的内容梳理出来:
一、单元导读明目标。
课前让学生读第三单元的“单元导读”,明确本单元的语文能力训练点,一个是了解叙述顺序,一个是概括主要内容。为本单元要学的四篇文章定目标。
二、词语认读查预习。
出示本课摇撼、无可奈何、嗅了嗅等词语要求学生齐读、自由读、指名读等,检查认读情况,同时解析部分词语。(另外几个放在文中理解。)
三、利用人物明大意。
在学生自由读文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本文出现了哪几个角色,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归纳出“小麻雀掉在地上,猎狗想吃掉小麻雀。老麻雀为了拯救小麻雀,奋不顾身地要与猎狗搏斗。我急忙唤回了猎狗”这样一个人物关系。联系以前学过的“利用重点词语总结主要内容”、“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归纳主要内容”这两种方法,又增加了一种“利用人物之间的关系理清主要内容”的方法。并且强调最后一种方法在我们以后的读书过程中能够帮助我们轻而易举地理解文章或整本书的脉络,是非常好的方法。完成内容后在语文能力“概括主要内容”后面打勾。
四、按照顺序分部分。
回顾课文,思考: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由于学生以前学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这样的写法,所以回答能马上回答出来。我又问,你还从哪里知道的?这下孩子们蒙圈了,大眼瞪小眼,不明所以。我看时机成熟了,于是连忙出示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给课文分部分。
多数学生能够根据课后提示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把课文分为三部分。个别孩子也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错了,也留下了思考的痕迹,值得鼓励。
五、复习批注得新知。
学生自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你是从哪看出来的,用铅笔画出有关句子。多数学生找到了“无可奈何”那一句,并从这一句体会到了小麻雀的可怜。还有就是“嘴角嫩黄”一句,体会它的可爱。于是我便让孩子们在相应的句子旁边进行批注,并强调,批注可以是体会到的,可以是句子中你认为重点的词,也可以是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再试着读一读两个句子,读出“可怜”、“可爱”的语气。指名读、齐读。
最后进行总结:本节课学到不少内容,词语、主要内容、顺序、批注。这四个方面都要认真复习,准确掌握。自己再读读词语、说说主要内容,读读课后第二题的部分提示以及第一部分画的句子,至于本课后两个部分的学习,我们将在下一节课上,通过进行批注练习来进行。
需要注意,这样的第一课时需要在学生充分读文、自学生字的基础上进行。所以,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孩子们必须要进行课前预习。否则事倍功半!
如果将我的这节课拿出来细细琢磨,也算是一节完整的课,甚至比上周五讲得更加完整。可是我今天一天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是完整的课?我们是不是要把课的开头结尾、边边角角、起承转合都做得天衣无缝,把课文的每一个部分都涉及到,这样才算完整?想到这里,我自己也进行了否定。我觉得以孩子的学为前提,孩子能够学得会、写得好,课的结构相对完整便好。
另一个就是“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问题,这牵扯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对教学对象的认识,是个需要整体扭转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