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看了一则刘亦菲的视频,讲的是刘亦菲用英语朗诵文学名著的事。
看了之后,瞬间被燃爆了,只想说神仙姐姐太有气质了。
外表美丽,内涵更加丰富。她的发音很标准,像音乐一样百听不厌。
当时就很纳闷一个中国人,拍戏那么繁忙,怎么会把英文练得那么好呢?
我们勤勤恳恳十几年,到现在不能跟老外说上三句话,甚至有的单词都忘了怎么拼写!
后来才知道,原来刘亦菲从小在美国长大,人家从小接触,英文相当于她的母语。
于是,我的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下,哈哈…
上一篇我讲到沟通的重要性,但是沟通要有一个前提,起码我们要在同一种语言模式下吧。
否则听都听不懂,谈何交流、理解、合作呢?
随着世界一体化的推进,我们免不了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打交道,懂点他们的语言,是十分必要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掌握了几门外语,就可以轻松的阅读以往的外文名著,就能够更加直观和有效的吸取那么伟大思想家的思想,这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02
中国很早就重视国民的外语教育,现在的小孩可能从小学开始就接触到了英语,而且英语现在仍然是我们的高考必考科目。
但是十几年的学习下来,效果怎么样呢?
好像并不理想,起码很多人依然不能跟外国人自如的交流,甚至看几篇简单的外文报道都费劲。
我就是这样的,很惭愧哈…。
不是说我们的学生不努力,其实很多学生一大早开始背单词,记语法,每天做了好几张卷子,可能分数考得很高,但是就是不适用。
我们的应试教育在英语学习上展现了很大的弊端。
其实语言就是一种工具,你与外界联系的工具。
没有那么复杂,根本不需要你去深入的推敲,做什么阅读理解,完形填空。
你仔细想一下,中文比英语难多了,可是我们中国的小宝宝大概四五岁就能基本掌握了这一语言。
为什么?他们有天天记单词、做卷子吗?如果没有,是什么造就了他们这种学习语言的超能力?
03
本尼·刘易斯,不仅是语言学习达人,还是TED热门演讲人和美国《国家地理》年度旅行者。
本尼21岁前只会说英语(他的母语),几次学习外语都以失败告终。
如今,他可以自信地使用西班牙语、德语、法语、中文普通话等12种语言,多次成功冒充当地人而不被发觉。
这位语言达人的观点是,语言是用来生活的,而不是用来学习。语言的关键再于“用”,这也是语言的存在意义。
通过本尼和我国的小宝宝的经验,我们可以推演出语言学习的有效方法,大致分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一个个小目标
王健林先生把赚一个亿当作他的小目标,我们没有那么大的魄力,但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小目标。
在学外语上,比如英语。我们可以每天定一个能够实现的小目标,比如每天早上用现有词汇演讲三分钟(允许卡壳),每天记忆十个新单词,要彻底弄明白这些单词的意思以及它们出现的语境。
通过专项联系,在实现每个既定的小目标过程中,发现问题,针对解决。
坚持了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定目标,实现目标已经内化成了你的习惯,并且你会有深深的成就感。
2、间隔重复记忆
学外语,词汇量是必须的。好多人困在了词汇这一初始门槛上,真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啊!
其实单词没有那么难,就英语来说,除非你要掌握某一行业的专业词汇。
否则几千个常用单词就能满足你的日常生活,实际上我们每天用到的核心高频词汇只有几百个。
那如何才能掌握这几千个词汇呢?
传统的方法是拿着字典或者考研词汇从头到尾的背,到头来,你都不清楚记到了哪一页?
好像永远也到不了最后一页。
这种方法是无效的,浪费了我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且打击了我们的自信心。
其实记单词有一个方法:就是把记不住的单词提前,已经学会的靠后。
越快学会的越靠后,确保把时间和精力留给没有学会的部分。
现在有很多学习英语的手机APP都提供了单词难度排序,或者收藏夹功能,可以帮助我们节省大量时间。
相信通过这种方法,你可以很好的掌握住外语的核心词汇。
3、刻意营造交流环境,不断练习“用”
具备了习惯和词汇,那下一步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此时离你掌握一门语言还差最后一步,那就是实践。
并非非得去国外,才有实践的氛围。
现在网络那么发达,有太多的在线课堂、聊天室,供我们交流、锻炼。
马云爸爸的英语实在西湖边上练就的,那时候他每天一大早就跑到西湖,见着老外就逼逼,你看现在说的多溜。
可能你是个害羞的人,不愿意跟老外面对面的说,你可以通过网络聊天室练习。
著名语言学家摩西可以用50种语言交流。
有一次,他为了学习中国苗族的语言,伪装成一个已婚少妇,混进了一个使用苗语的网络聊天室,在这里有大把的人愿意教“她”,并纠正错误,于是摩西很快学会了苗语。
总结一下,学习英语,没有那么多华丽的技巧,也没有市面上的学习英语畅销书那么多的内容,它只是生活。很简单的三点,希望我们一同进步(我也在实践)。
我想以高中英语老师的一句忠告结束本篇,她说英语学习没有其他,就三点:listen more;speak more;write more!
参考书目:《跟各国人都聊得来:三个月外语流利术 》[爱尔兰] 本尼·刘易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