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后两个月,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晚上,我都在坚持日更。简书练习写作四个月,我从前两个月的平均两天一文到后两个月的日更,共写了八十八篇文,十四多万字。内容包括散文、诗歌、影评、读后感等等,还有自己也说不上什么体裁内容杂七杂八的文章,良莠不齐,类型各异。无论水平高低,都是写作初期的探索和尝试吧!有经验教训,也有感悟收获。
总的来说,日更带给我很多之前从未有过的美好体验,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方向、目标和充实感
方向,指向的是一条通向未来的路,是努力奔跑、勇往直前的目的地。许多年来,我一直是个没有方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追求什么的人,工作只是养家糊口,无所谓价值。一个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尽管内心也有模糊的梦想和渴望,却始终遥不可及,想来就觉得如做白日梦般可耻。而当有一天,我开始写文,人生像是突然有了一个出口,我看到了浓雾一般看不清的生活里射进来一道明亮的光,看到了铺在眼前的清晰无比的路,我开始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可以让迷茫了半生的自己整装待发。
有了大方向,开始有小目标,便是日更。因为日更是一件每日必做的功课,那么每天睁开眼,我都有必须完成的任务在等着我。我不用花任何时间去纠结该做什么,目标就放在眼前,只需要全力以赴去完成就好。
每当一篇文章写完,配好图,整体修改好,直到发布。心中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完成一件事后的轻松与满足。这样的充实感,让我觉得在完成一篇文章的过程中,把时间一分一秒都牢牢抓在手中,没有荒废和虚度。
2 及时高效输出
拿我刚看完的一本小说为例,因为在边看边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对整本书的认知和理解。当这本书看完,文章内容和许多的感受都是清晰和新鲜的,及时把它记录下来,通过大脑完整还原和再现全书,帮助自己用更全面客观理性的视角,输出自己对本书的认识和评价。
另外,还有在每日生活中看到听到的事物和事件,及时记录下来,写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既锻炼了表达叙事能力,同时也提高自己理解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打破自身长久以来形成的思维局限和看问题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更客观公正评价某件事和某个人。
日更,每天都面临新的内容输出,大脑时时刻刻都在留意和寻找一个输出点,然后围绕这个点扩散、整理、添加、完善,最后完成。每天几乎都面对同样的环境和生活内容,却要每天都写出不同的文章。若大脑不敏感和灵活,坚持日更会是多艰难的一件事啊。
3 挖掘未知能量,感受文字魔力
日更,是对自己能量的一种持续挖掘。作为一个刚开始不久的业余写作者,因为对写作知识技能的缺乏,在写一篇文章之前,从来不写大纲,不做构架,不做任何手头资料收集准备,提笔就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所以,写之前,我永远不知道我能写什么,写出来多少,一篇文章的完成,全凭临时发挥,这个过程,就是挖掘内在能量的过程,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
而一篇文章最后完整呈现出来的,就是文字的魔力。比如同一种事物,一百个人来看来写,就有一百种视角和叙述方式。每个人行文之中,任凭自己的思想自由驰骋在无边疆场,指挥和调遣文字大军,那么呈现在读者面前,是一百篇全部不一样的作品。文字的魔力就展现在这里。
写文,在完成一篇篇文章的过程中,挖掘和发现自己,永无止境。
4 记录生活,见证成长
日更,写作内容除了观影后的影评、一本书的读后感 、微博和电视新闻事件、以及杂志上小故事引发的吐槽和感想之外,很大一部分也是自己真实生活的记录,记录对象包括身边的父母、爱人、孩子以及熟悉的朋友,我的生活,因为有他们,才有情有爱有温暖和感动。
写文章的过程,也是自己经历成长和蜕变的过程,我最初写文,思维盲目混乱,写文全凭感觉,写完自己都不清楚到底写了些什么。这还算是好的,最起码一条路走到头。很多次写着写着,突然发现文不对题,不知不觉在一条岔道上越走越远,完全回不来了。
到后来,谈写作类的文章看多了,慢慢开始边思考边应用,再加上每天练习,文章开始有了条理和逻辑,能顺着一条清晰的思路一步步行文到结尾,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而这些写作上进步和变化,正是我的成长。我一路写下的文章,记录和见证了这样的成长。
那么,既然日更带给我如此多的美好体验,为什么两个月的尝试后,我决定不再坚持下去了呢?都说愿意做一件事只有一个理由,而不愿做会有一千个理由。我先声明,我从来也没有不愿意坚持,我只是不坚持了。
那么,不坚持,当然也一定是有原因的,不是吗?那么,就浅谈一下我的七七八八的原因吧!
长期晚睡,影响健康
作为家有中考生和一岁小娃两个女儿需要照顾的妈妈,我白天的时间除了一日三餐的准备和饭后的洗洗涮涮,再加上小娃的吃喝拉撒睡,属于自己的时间所剩无几,那么,我要兼顾看书写文章,只有早起晚睡。
早起对我从来不是问题,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多热多冷,无论晚上熬再久,我几乎都能清晨5点钟左右按时起床(当然,偶尔会有困倦到听不到闹钟铃声的时候除外)。而且,早起无论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是有益无害,我非常享受早起四周的安宁与不被打扰的专注。
只是,熬夜晚睡的坏处显而易见,长期熬夜导致的睡眠不足和睡眠质量低下,直接引发身体疾病,甚至威胁到生命。这里,我不拿接二连三名人猝死的悲剧事件举例,毕竟我们普通人大都达不到那种拼命程度,而他们最后努力的结果,也真的就把命拼上了。
仅我个人来说,每周有三四天要熬夜,而熬到十一二点,就算熬过头了,后半夜基本上都是半睡半醒,时睡时醒,直接导致第二天眼睛干涩疼痛,精神不好。还要应付整个白天的三餐和欢蹦乱跳的一岁小娃,精力根本跟不上。若偶尔再熬个通宵,那更了不得,精气神一星期都补不回来,非常伤身。而且,睡眠不足还导致大脑能量供应不足,有时候思考问题非常吃力和迟钝。
鉴于这方面的现实考虑,我决定不再以熬夜为代价来坚持日更。仍然是每天写,但在以练习为主的基础上发布文章,会量力而行。不再苛求勉强,毕竟,尽力而为的代价成本是很高的。
输入供不上输出
日更,需要源源不断的能量补给。白天空闲时间有限,若是碎片时间,我会看看微信订阅号文章,简书首页和热门文章,偶尔翻看杂志。也许是我的敏感度不够,在我看来,可用做写作素材的不多。而到了晚上的整块时间,我一般会专注于看书,只是我阅读的大都是长篇文学作品,看书速度又慢,看完一本书再输出,也不过写一篇读后感就算完事儿。根本靠不住。因此,我的文章内容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
而作为一个于社会基本上连接不上的全职妈妈,我的活动范围和社交圈子都差不多固定。以家为圆心,以家到小区广场的距离为半径,重复画出的圆就是我的活动范围。而在这个范围内碰到娃娃及带娃的爷爷奶奶和妈妈就是我的社交对象。平日里的见闻都是麻将纸牌广场舞,再不就是东家老太太去世了,西家娶媳妇嫁姑娘或是生孩子了。话题就是娃的吃喝拉撒睡,外加听带孙子的婆婆骂媳妇,或是带儿子的妈妈怨奶奶,总之都是和自己没半毛钱关系的家长里短,鸡零狗碎。都是在充当别人不良情绪的垃圾桶,这样的生活内容,当无聊的消遣听听都是浪费时间,当素材加以利用?呵呵呵,姑且算了吧!等哪天我听出个传奇故事来,到时正儿八经的写作素材就有了。
总之,就我自己的日常经历和体会,即便是日常生活,可以成文的东西也不多,这也是我输入供不上输出的重要原因。
既然既无法读万卷书,又无法行万里路,日更不是难上加难的一种坚持吗?
才华撑不起“野心”
能提笔成文的,不说是多厉害的人,最起码是我这样的人无法企及的。能把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毛线团一样杂乱无章,重复、单调、琐碎、一成不变的生活写成花,且是花开不败的,一定是真正的大神。
可惜我虽占了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怎奈修为不够,我是有那么一点点写作的才能,但绝对撑不起日更一文,且篇篇精品的野心。
其实,日更一文并不很难,难的是篇篇精品。我的经验告诉我,一篇文,放置的时间越长,也不用太长,起码一两天吧。阅读修改的次数越多,也不必太多,三五遍吧。直到改成自己满意的程度,基本上没问题了,这时发布的时机才算成熟。
而日更一篇文章,依我的时间和能力,能在晚上十一二点之前发文已属不易,哪里能等一两天改三五遍之后再发布?哪里还能完成每天必交的作业?
况且,我只是个无名小卒,费劲巴力完成一篇两三千字的走心文章都不见得有人有兴趣肯赏脸用小指头点开看上那么一两行。那么,我这么辛苦攒文章的量,有什么用?谁又会日日关注我有没有更文?
我是有那么一点点小才华,自认为有。但不想每天都发一些不温不火、可有可无的文章,如果发,也想起码先过得了自己这第一道关。既然我现在的才华,不足以撑起日更一篇精品文的野心,那么,姑且停下来,慢下来,沉淀下来。姑且从大咖口中的砍柴的脱身出来,用心细细磨刀,然后再砍柴也不迟。
此外,因为日更带来的压力焦虑,以及无形中对家务事的荒废和对小娃的疏于照顾,还有因挤时间日日给父母添的麻烦,不一一细述了,都是让我不再执着于日更的原因。我不想因为自己,给身边所有人带来困扰和麻烦。
所以,尽管日更带给我种种美好体验,我还是要停下来了。但是对我而言,日更与否,慢慢只是一种给自己心安的抚慰,一种更倾向于坚持的表象和形式。即使不日更文章,我每日的练笔也不会停止,只是,那些隐藏在私密保存的文字,不被外人所见而已。
那么,日不日更,对我而言,还重要吗?我更愿意沉下来,写少一些,更用心一些,边磨刀边砍柴。
我是浮生、一念之转,感谢你看到最后。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