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书中,作者奥野宣之介绍了一种“笔记读书法”,以“制作笔记为目标”,将读书过程结构化。使得读书不再是“随随便便”地读,而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充满主动性地去读。所谓结构化,是把读书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选书 -> 购书 -> 读书 -> 记录 -> 活用。本书的结构正是沿着这样的主线展开的。
读过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解开了关于读书的很多纠结。
纠结一:什么时候做笔记?
作者在书中传达着用轻松的享受的心情去读书,这是学者和编者都没有的、只属于普通读者的特权。拿做笔记来说,作者说:“毕竟除了搞研究而读书这种特殊情况外,在读书过程中做笔记是不现实的”。所以在“读书”这个阶段无须使用笔记本,只要通过折上书页的一角或是用笔留下记号,为最后制作读书笔记做好准备即可。那么是不是一定要一边读一遍用笔来划线标重点?像我这样每天在地铁上的人缝中顽强坚持读书的人,奢望拿出笔在书上划重点就不太现实了。放轻松,“在阅读的同时在文章上画线,还要用多色做记号,这样一心二用是很有难度的,因为拿起笔的瞬间,集中在书上的注意力会被分散。而且,如果没有笔就不能读书,那么读书也就失去了“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和吸收知识”的乐趣”。
纠结二:可以同时读好几本书吗?读到一半腻烦了怎么办?
我的第二个纠结是可以同时读好几本书吗?读到一半腻烦了怎么办?可以,而且作者还建议常带三本书同时阅读,最好是三种不同类型的书;看腻了就换另外一本,不用硬着头皮看下去。对同一本书的通读、重读、标记和做笔记也可以交替进行。只需要用三张便利贴就可以很好的管理这个过程。
关于如何做笔记,作者介绍了一种叫做“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摘抄+评论。摘抄大家都懂,作者强调的是只要没有共鸣,都不用摘抄。选择摘抄段落时,不是找让人觉得“理应如此”的文章,而是觉得“这么一说确实有道理”的内容。“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的重点是评论,一定要针对“摘抄”写下自己的感想、议论或者补充说明。并且要用固定的符号标记摘抄和评论(比如作者用○表示摘抄,用☆号表示感想)。
重视输入和输出
在读书这件事情上,阅读和做笔记是大家关注的重点,然而往往忽视了“选书”和“输出”这两个环节。就像作者描述的情景一样,我过去也读了一些书,可是现在好像也记不起来读到了什么内容。作者认为这是因为选书的时候就缺少目的性。还真是这样:我买书大概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逛书店的时候偶然看到了一本书,觉得感兴趣就买了;或者是打开京东亚马逊,在自己感兴趣的一类中按销量或评论排序,然后挑几本买下来。这样买到的书可能都是“激情消费”,或者是对别人有用的书,而非是自己真正需要读的。
那么如何选书呢?作者给出了两个选书的方法。一个是“日常笔记”,要多记录一些一闪而过的小想法。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读书,“好奇心固然很重要,但如果不随时记录下来,也只会是一个漫不经心的小想法。瞬间的思考就像沸水里的气泡,只会出现一瞬间。如果马上把想法记下来,就算字迹再潦草,也比什么都不记好得多。以后看到这段笔记,可以从这个小小的想法展开思考,说不定能得到一个绝妙的创意”。另一个关于选书的方法是找到能帮助自己找书的“枢纽书”,假如在读的某本书中推荐了另外一本书,如果你觉得有兴趣,就可以加到自己的购书清单里面。说到购书清单,在作者的笔记读书法中也有重要的地位。“为什么要把列清单的过程也作为读书方法的一部分来说明呢?理由之一,就是要培养带着目的去读书的目的意识”。 通过在清单上书写这一动作,创造一种仪式感, 列出读书清单 -> 在书店确认 -> 购买,“遵循这样的步骤入手书籍,就不得不意识到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了”。
即使选对了书,精心的做了笔记,当有人问你某本书如何、讲了什么内容时,仍然可能无从谈起。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把书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作者把读书过程比喻成做菜,“购书清单”就是购买食材,“写读书笔记”就是洗菜切菜,“通过读书笔记进行思想输出”就是开火炒菜了,积极输出从而促进思想内化。人们经常说“你为别人讲解书中的内容时,才会真正理解它”,把记读书笔记作为目标去读书,得到的效果也是一样的。当你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思想输入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而且新手写文章的好处比口头叙述要多。
值得一试的技巧
此外,书中还有不少很棒的小技巧,比如“制作索引用书签”讲了一种为笔记本制作目录的方法;在能想到的地方都准备一支笔等,很多都值得一试。
写这篇读后感,是为了践行作者提出的输出-内化方法论——好像很多读过此书的人都会这样做。
这是一本非常“日式”的书,不高屋建瓴,而以小见大。回忆起来,从小学到大学十六年,也没有学习过如何读一本书、如何做笔记,那个时代好像也没有什么这样的书。现在倒是有很多这样的书籍,不过多是日本人写的。可能在国人的观念中,对“道”是崇拜的,对“术”是鄙夷的。
从识字以来,作文始终是我的弱项,写的不好还请见谅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