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自己的读书趣事、输出成果发给闺蜜,本来满心怀喜地等着她的鼓励,不料,她却说:如果你继续这样下去,迟早会出大事的!
我热脸贴了她个冷屁股,招来了巴拉巴拉的长篇说教:你上学的时候晕晕乎乎,混日子,不好好读书;现在正是教育、陪伴孩子的最佳时机,你却每天不务正业,拼命学习……你怎么总是慢半拍。要是这样下去,等别人家孩子都有出息了,你却任由孩子自由发展,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知道她说这些话也是好意,但就是反感的不行。特别是如果不……,会有很严重的……后果,迟早会出大事,你后悔也来不及!听得我心惊肉跳,除了无语就是无奈!
今天读《非暴力沟通》一书中的“区分观察和评论”一章,明白了闺蜜的话之所以不中听,是因为她把评论和观察混在一起表达了,听者接受到的更多是批评的信息,所以会产生逆反的心理,不愿意做出友善的回应。
我们明白了“观察和评论”这个特点后,不论在表达还是写作,讲有画面感的事实,即描述自己的观察,让听者、读者根据句子的感情色彩,自己得出评论,那样的事实他们更愿意、容易接受一些。
接下来举个例子,我们来感受一下不同表达方式给人的感情色彩:
1.1琪琪,你为啥经常不刷牙就上床休息了呢?(带感情色彩的评论)
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孩子,听到这句话,你会是什么心情?你会怎么回复?如果是我,我肯定马上反击:我就这两天写作业晚了,困得不想刷了,哪是经常呀!
1.2琪琪,这周你有两次没刷牙就上床休息了!(直接说出观察到的事实)
这种表达,是不听着更舒服一些,表达更委婉含蓄一些呢?
2.1 老师走进教室,看到垃圾桶旁边有废纸,他说:垃圾桶旁边有废纸。直接说出自己观察到的事实,他没有批评谁,去捡废纸的同学还有可能因为主动起捡,得到老师的表扬。
2.2如果,老师这样说:我们班的地上总是有垃圾,你们能不能干净点呀,你看看人家隔壁班!
你听了会有什么感觉?
所以,在与他人交流沟通时,能说观察到的事实,就不要轻易地带感情色彩去评论,这样你与他人的关系相处起来会更加融洽、和谐!
❤️互动:你在和朋友交流时,表达的是观察的事实?还是评论呢?
【我是苏苏,爱读书,爱分享,爱行动。如果你也是一个行动派,欢迎勾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