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丹参考的是傅佩荣老师的《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绿窗幽梦参考的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由弘丹整理。
小编会每天推送一则论语,与大家一起学习《论语》。欢迎大家关注,并一起学习《论语》。大家如果对每日的论语学习有任何感悟,可以留言讨论。
今天学习《论语》里仁篇第十九则。
1、原文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傅佩荣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时,子女不出远门;如果出远门,就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古代有游学与游仕,另外自然也有游历、游玩等。一般人多谈“父母在,不远游”,却忽略了“游必有方”四个字,这并非孔子的原意。
古代远游时,由于交通不便,要保持联络更不可能。“游必有方”,重点在于不使父母挂念。今日手机使用普遍,联络不是问题,大家都可以“游必有方”。让父母担心的反而是所去之处是否安全、所交的朋友是否为益友了。
3、绿窗幽梦学习心得
这一则从文字上来看不难理解,父母尚在,不要去远处游历,即使远游,也一定要把方位告知父母。这是儒家一贯宣扬的孝顺之道,除了要照顾父母的日常事务之外,更重要的是照顾父母的感情、不让他们担忧。所以不提倡远游,更不提倡不告知父母、让父母忧心的远游。
从文字上不难理解,但是从实践上还是有一些困难。从古至今,子女为了前程,总可能会离开父母身边的。特别是经济发达、人口迁移变得更加自由的现今,多少人背井离乡在外打拼!在照顾父母和改善物质生活、或者实现理想之间,更难达到两全其美。那么退一步来看,“不远游”这一条做不到的时候,至少做到“游必有方”:常常和父母联系,让父母能够少一些担心。不过,在一定的条件下,还是多考虑一下照顾父母。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是没有尽头的,但是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却非常有限的。不要等到来不及的时候才感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4、弘丹学习心得
“父母在,不远游”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是后面这句“游必有方”可能是常常被忽略的四个字。我自己以前也只知道“父母在,不远游”这一句,不知道“游必有方”这四个字。
用现代的观点来理解,就是,你可以去远游,但你不要让父母担心,你要及时告诉他们你去了哪里,你和谁同行。我想,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吧。王阳明心学中所倡导的孝的问题,其实就是一门不让父母担心的学问。良知告诉一个人,孝顺父母的终极目的是让他们心上安宁,物质条件还在其次。孝不是流于形式,而是将心比心。
“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也容易被用来说明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家庭对于孩子的压抑,为了“孝顺”这件事,孩子走不出去。所以学习《论语》,可以发现孔子哪些思想是被曲解了。
蒋勋在《孤独六讲》的采访中说道,我觉得所有的华人世界都有这个问题,因为家庭太保护他了,讲的不好听,其实家庭变成了牢笼,好象把年轻人框架住了,而框架的不只是他的身体,而是他的思想,他的思想没有办法解放。
我觉得儒家思想,尤其是儒教,存在对孔子愿意的曲解和误解,或者过分强调某一部分。就比如这句话,就会过分强调“父母在,不远游”,而忽略“游必有方”这四个字。
蒋勋老师讲的“家庭太保护孩子”的问题,现在依然存在。我觉得父母应该多学习《论语》,向孔子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而不要被一些曲解了的儒教思想束缚或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