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艺术产品的政策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乡村开始面临各种各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空心化最为显著,人们为了改善目前贫穷的现状,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怀揣着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个背景下离开乡村,流入城市。长此以往,也就导致了乡村人口”空心化”的现日益严重,经济水平也随之下降。
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我国各省市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措施和政策: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党的十七大也提出了“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建设美丽乡村,共谋村民幸福生活。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促生产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的良田,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党的十九大报告则重点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新时期,美丽乡村环境建设往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心,同时使乡村向城市靠拢,而对于乡村公共空间以及乡村社区个空间等建设较为迟缓,对于其独特性、地域性相对忽视,也就造成了公共空间被人们遗忘的后果。在艺术家们不断地探索尝试下,公共艺术开始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开始融入社会。
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环境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目前停滞的乡村文化、人文、人口的建设进程,为乡村环境复兴提供一个有可行性的方案。
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环境建设,依据乡村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与自然环境景观将乡村的原本环境和情况进行修复和改善,赋予了新时代乡村更多的存在意义,从而延续乡村的传统文化、重塑当地村民的文化认同感。
2、公共艺术相关社会实践
放眼全球,“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其实早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它源起于二战后全球经济的复苏和西方发达国家城市高速发展所导致的乡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现象而产生。特别是随着城化进程进入调整阶段,乡村的公共艺术越发受到全社会的重视。
在国家政策以及地方区域的影响下,我国对于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的模式研究逐步增加。国内的安徽碧山村以及山西和顺许村、国外越后妻有等都是当代的公共艺术介入乡村的真实案例,其目的都是为了通过共艺术介入乡村的方式,摸索出更多的乡村发展途径,从而促进乡村的发展。
以日本的越后妻有为例,2000年7月,“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举办第一届,起初人气冷清,经过NHK教育台《新日曜美术馆》报道后,才吸引观光客逐渐增加,最后甚至排起了长队。那一年,这个当时只有7.7万人口的地区,吸引了观光客16万人——超过当地人口数的两倍以上。
此后,妻有一直在创造奇迹:2012年夏天,第五届艺术祭吸引了超过49万人来访。从2000年到2012年,参加的村落从28个增加到了102个,参加的艺术家也从32个国家的138名增加到44个国家310组。在“大地艺术祭”的影响下,北川又策划了“濑户内国际艺术祭”,日本和日本以外的亚洲国家也开始纷纷效仿这种新型乡村建设模式。
我国的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许村,位于山西晋中与河北邢台交界处。从明清时代起,许村就有一条互通两地的商业街;1986年,电影《老井》的外景就取自这里。2011年起,许村成立了 ”国际艺术公社“,举办”和顺.首届乡村国际艺术节",来自美国等多个国家与国内艺术家驻村创作,每人留下两幅作品作为许村永久收藏。以后每两年举办一次国际艺术节。如今,有着深厚历史印痕和文化内涵的传统古村落,散发出现代艺术的绚丽色彩。
今天,“许村国际艺术节”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艺术盛事,每届超过10万人次参观人数。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的众多艺术家又将相聚许村,开展艺术创作、讲座、培训等活动。如今的许村,不仅是“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还成为国内外十多家机构的创作写生基地。
公共艺术的介入为这些荒废的村落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有效地改善了人口空心化的现象,而因为这些村落的“复活”,走进人们的视野,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公共艺术的存在以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3、灯光公共交互艺术装置
公共艺术的形式种类十分丰富,例如人行道上的铜像,广场或公园的纪念碑等,最早的公共艺术品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期广场上的公共雕塑。公共艺术也可包括公共空间里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如建筑物、或是可以使用的物品和设施,如桌椅、路灯。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化、电器化、自动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公共艺术在视觉表达的形式上也断推陈出新,灯光作为一种视觉表现手段,出现并融入到公共艺术之中,使公共艺术的表达视角与表达语言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对于灯光艺术这一定义目前也没有准确公认的解释,但其核心都是以人工光源为主要视觉表达方式的综合性艺术,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和物质性。强调其艺术性的称之为“灯光视觉艺术”或“光艺术”,强调其物质性的也称之为“照明公共艺术”等,是公共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在公共空间中,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要表现形式,灯光艺术具有极强的吸引性、体验性、互动性、公众性与关怀性,
吸引性:
人类与生俱来就有向光性,有艺术家曾说:“人们都具有一颗飞蛾的心”,可见人们从主观上会靠近发光的物体,这就为灯光术所引发的公共“聚合”行为提供了先决条件。更重要的是灯光艺术所引发的这种“聚合”行为是有目的、有计划的。
体验性:
灯光艺术利用灯光、图形、图像、影像、音等一系列多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极大地丰富了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使人们体验到更加真实、震撼的艺术效果,拉近了人们与艺术作品间的距离,更真的感受到作品所要传达的精神文化理念,产生更强烈的共鸣。以此转变了人们的地位与角色,一切变得触手可及而不是高高在上,进而增强了人们在这一空间环境中的亲切感。
互动性:
在公共空间中,灯光艺术的互动性显得尤为重要,作品通过一定的设计手法与技术手段,将设计者的个人情感表达与创意延伸到大众的思想当中,使身处这一公共空间里的人们能有更多的语言交流肢体接触,促进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互动。
公众性:
对于空间中的公共艺术而言,公众性是其艺术表现与价值取向传达的重要保证。灯光的融入,丰富了公共艺术作品表达视角与表达语言,冲破了传统公共艺术的边界。灯光艺术更加平民化、大众化,进而有益于人们对于灯光公共艺术作品所要传达观念的理解,使人们能够正地享受艺术、体验艺术。进而加快了人们融入公共空间的速度,使整个公共空间的氛围更轻松融洽。
关怀性:
灯光艺术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关怀性体现在创作题材的选择与情感的表达上,尤其在公共空间中,更应该去反映一些社会问题,唤醒人们的认知,形成共鸣,以此来引导人们的行为,传播正能量。
公共艺术对公共空间的影响尤为重要,以灯光艺术为代表的新兴艺术表现形式的加入,对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公共空间的艺术情趣与社会功能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使公共空间逐渐具备了服务于大众的艺术性与文化性,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也得到了实质性的改善。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象征着一个社会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