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去过肇庆,只是听说过,知道它是广东省一个不发达的城市,其它的一概不知。上周决定本周要去时,我也没有多少的好奇和憧憬。曾听说过这样的话: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虽说不上爱,不过当车开在去往肇庆的高速路上时,还是涌起一种说不清的情愫——因为这里跟生命中的人息息相关。一路上“昨日重现”,并且幻想能有偶然……
恍恍惚惚却又清晰的认知中,我们进入了肇庆边界,第一站到了龙母庙。
听着其他同学谈龙母庙感受,口若悬河,我真是惭愧。从小到大,家里无人朝拜任何神明,亦无任何人跟我讲过什么神明的故事或传说,所以对于大部分传统家庭中的孩子都有的有关宗教或神明的记忆,我是一片空白的。唯一有印象的是,刚毕业参加工作的那年,舅舅舅妈公司赚了钱,说要去还愿,就买了一大堆纸做成的元宝和钱币,开车拉着全公司人声势浩荡地直驱南华寺,虔诚地敬香烧元宝纸钱,用餐也是在寺庙所属的全素餐馆里面,那是我对民间信仰最近距离的一次接触。
在龙母庙记不清是在哪个殿堂,也记不清是在二楼还是一楼了,中间供奉着龙母(左右供奉着哪个神明也忘了),在左右两边的通往里面的过道处,各拉起了两面黄色的帘子,我看着工作人员掀开一小片够她进出的空间走进去了。这对其他人可能本是很平常不会在意的事,但我瞬间就想起了另外一种场景,在我的记忆里,只有人过逝时,才会放在类似这样的环境下,才会有这样的布置。我们那里,人过逝时,亲人会把他抬到祠堂,如果没有祠堂会抬到比较阴的的室内或类似这样的地方,再挂上麻色或白色的幕布隔开,里面是逝者和相关的亲人,外面是参加丧礼的来客。而类似这样的事情,从来没有大人教过我这是什么情况,没有人教育我生老病死的任何知识,偶尔自己有不知天高地厚的发问,大人们也是敷衍了事,或是很忌讳的样子。所以我从小就很害怕这样的地方,很害怕这样的事情,一旦听说或遇到,晚上就会做噩梦,更别提走进那样的地方了。所以当看到那样的场景时,我多少还是有小时候的这种印迹,也就说不上有什么特别的感触和感想。
尽管如此,我还是走看完了每一个大殿小殿,在每一尊龙母像前、每一尊菩萨前磕头朝拜,我的跪拜不同于其他福厚或熟知仪轨的人那样嘴里念念有词,我头脑里没有任何的念想,也不会念念有词,只想用跪拜的方式庄严心中的敬畏感。
第二站是德庆孔庙,建筑、装饰、装修的痕迹都很新,估计是新建不久的吧。但是看得出政府或设计者还是花了一些心思的,比如,在房顶悬挂一些方形木制的灯笼,四个侧面均镶嵌同一个古体字,在这个字对应的紧挨地面的墙壁上挂一块长方形的板,板上方是现代的数字显示屏(没有开,可能还没有正式启用),下方是关于这个字的出处和解说,整段文字表述不长,字体大小、行距间隔很到位。这些对于我等不爱看古文、看不懂高深奥义的经典的普通民众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
以前看儒家经典,有些地方很难理解,有些地方会让人觉得有桎梏,但是有了一些佛家的超越后,参观完孔庙回来重看时,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儒家和佛家截然不同的两个终极,有了佛家的超越,再看儒家,就有了一分超然,始终不变的是,读圣贤书,了解先人,越知个人的渺小和无知,由此谦卑、心存敬畏~~”一位老师看后留言说:“忘掉佛家和儒家,学点专业的才是硬道理。”,我平静地告诉他:“X老师,错了”。
仓央嘉措有一句诗是这样的:“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