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容易发现别人的优缺点,站到一个高位置,对别人指手画脚,可对于自己并没有那么了解,总是以旁观者清的身份来评判和给意见。
可有没有想过在你给的建议里边也带走自己的主观的想法的。
今天晚上主题是知己知彼,因材施教沙龙,通过性格来给到家长们一些建议,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如何才能够更好和孩子沟通。
今天有个家长很严厉,暂时称为严厉吧,反馈了一个问题,说自己的外甥,和侄子都见到他,连招呼都不打,然后扭头就走,当伸手给要压岁钱的时候,就巴巴的过来了,以这个事为例,感觉现在社会上好多孩子都这样。
现在严厉觉得他觉得受不了,可孩子并没有觉得又啥不妥,所以是他对这个事情的看法,让他不舒服了。允许他们就是他们嘛,允许他们做自己嘛,允许他们跟自己不一样嘛。是他的信念,观念让他为这件事感到困扰,他觉得,孩子见到长辈就应该打招呼。这个是应该,而事实么,事实是他没有打招呼,所以他与事实争论。让他觉得窝火。当他没有,孩子见到长辈就应该打招呼,这个观念,再见到孩子们是什么感觉?当他有这个观点的时候见到孩子们是什么感觉呢。
有时候人们总是和事实对抗,让自己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