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立
2015.02.19
为什么要读经典呢?
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过大多数的人还是提议读书就要把那些最经典的拿过来读,很多的人抱怨现在的书太多,难以穷尽,而且各种各样的选择太多,最后都不得不放弃读书的想法.当然方法是有的,那就是阅读经典。
世间的书实在是多的可以,但是值得读的却就是那么样的几本,所谓抓住了根基就可以把所有的东西抓起来。我是不太懂得这样的道理的,所谓读书么,就应该弄的简单一点,看到自己喜欢的书就拿过来读,不想读完所有的书,也不是想做什么学惯东西的大家,只是想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而已;而若拿出那些个大部头,还要想想那些个之乎者也的,或者抱着本大辞典翻译莎士比亚那些艰涩难懂的单词,是不是有时觉得自己是苦行僧似的,本是想从阅读中得到乐趣,体会一下生活中体会不到的乐趣,其实读书就是重复别人走的路,看别人看过的风景,想别人想过的问题,这样可以走更多的路看更多的风景了,这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其实读书的话题被写了海的去了,没有一定的阅读基础是不敢随便的下笔的,怕的是玷污了自己喜欢的书,怕的是不能够把自己需要表达的东西写完整,这是很让人郁闷的事情,这个世界上是有许多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却不能够用合适的词语表达出来,这就是个人修为的问题了。近来读《散文》,发现了一种久违的感觉,或许是自己很长时间没有读到这样的散文了,关于乡村,月夜,奔走,思考,自然,动物......于是发现自己原来忽略了这么多的东西,而自己却浑然不知,重要的是发现了许多自己不能够表达出来的东西却在这本书里得到很完善的表达,这就是我与书的一种缘分了,是可遇不可求的,这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在美丽的黄昏就这样的相识了,真叫人惊奇啊!
惊奇的不是自己发现了这样的好书而是找到了一个知音可以用它来表达自己所思考的。用“思考”这个词有点抬高自己了,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真的有时候就发现了自己很的渺小,渺小到为一只蚂蚁的死亡而哭泣,渺小到看到动物的伤心就兀自伤感,或许这是天生的吧,可是这需要一个表达的平台。
回到读经典的话题.当我们开始真正的读的时候,一段时间后就会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很多的事情都是有它的先入之见,就是在我们没有真正的接触之前会有一个理所当然的观念,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概念后来的许多事情都是在这样的一个假设之下,这样难免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这是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