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很多电影院,我去的最多的是紫光。
紫光历史久,设施也就那样,很多人嫌他体验一般,我却偏偏喜欢这种老味儿。
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实在是不缺新东西新人新鲜事儿,所以一切“落后”于这个时代的东西,反而让我有种莫名的亲切感。
10点零8分,我走出紫光吹着晚风,想我刚才为什么被一部平淡的电影感动得泪流满面,我突然意识到,我又是被“落后的东西”击中了内心。我有点想我爸了,但我从来没有在这个时间,给他打过电话。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上映25周年之际,一个初出茅庐的80后小导演张大磊做出了一部风格相近的作品——《八月》。它讲述了九十年代初西北小城里,一个叫张小雷的小男孩,结束了小升初考试,那个暑假发生的事。
片子是黑白画质,没有跌宕起伏的主线故事,充斥着私人化的零零碎碎的回忆,但又处处是生活细节,很容易勾起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回忆。
作为男主角,张小雷是个外表羸弱、充满孤独感的小男孩,但他骨子里又极具男子汉的坚强意志和血性。他崇拜着邻家古惑仔三哥,双截棍成天别在腰间,看不惯就棒打老师……当他的考试成绩出来后,面对着和三中录取线差8分的分数,妈妈唉声叹气,他却理直气壮地说:“莫以成败论英雄。”
没错,这就是那个年代的小男孩,他们从小就尽力活出血气方刚的样子,不露怯,不心虚,不多话,坦坦荡荡,耿直boy百分百。
张小雷的妈妈是老师,每天下班,大院里的邻居都热心地问候她:“郭老师回来啦!”片子里还有好几位老师,那是一个老师身份备受尊敬的时代。
张小雷的爸爸是电影厂剪辑师,是一个颇具理想主义情怀的“艺术工作者”。面对着国有单位转型带来的“下岗潮”,他坚信自己能凭本事吃饭,对社交建设不屑一顾,不肯“低下高贵的头颅”。他也是这么教育儿子的,希望儿子有骨气,于是对儿子不满的时候,只是拉长声吐一个词:“出息!”
除此之外,父子间的日常相处也是温暖珍贵的回忆。父亲陪儿子考游泳证,一起看免费的电影,父亲骑着二八自行车、前边横梁载着儿子一起回家,酷暑里田野间分享一个西瓜的清凉……
《八月》里的父亲是一个身教甚过言传式的形象。
有两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
一个是小雷半夜醒来,看见父亲在客厅里打拳,周遭不过是空气,父亲却打得特别用力、认真,时代变化带来了个人的困境,父亲在极力抗争这一切。
另一个是小流氓三哥被警察抓了又放回来之后,迎来了父亲在外跟组不幸去世的噩耗。他一声不响地查看父亲一件件遗物,小雷在一边说:“三哥,哭出来吧,憋着难受。”他大吼一声“滚”,然后埋在父亲的遗物上抽搐起来。父亲离去了,他才向父辈靠近了,年少时再不羁,也终将要去接受成人世界里的现实和无奈。
影片里还有很多九十年代生活的符号记忆,其他人物也有自己清晰或模糊的色彩,从一个孩子的视角来描述一个时代,必然无法找到许多问题的答案。但也正是这样一个旁观的角度,让我们足以安安静静地回头去欣赏,那个美好的、已经过去的时代,我们都曾经历的一切。
《八月》是一首散文诗,它歌颂了父辈简单、纯粹、克制的情感,它向我们展示了九十年代的理想主义和浪漫,那独属于那个时代。
影片最后,父亲似乎还是屈服于现实,跟着剧组出去做了场记。他托人给家里捎来一盘录像带,录像带里,剧组正在草原拍摄,疾风四起,他裹着军大衣在草原上小跑。同事把镜头对准他,说:“跟老婆孩子说句话吧!”他憨笑道:“挺好的。”
挺好的。
时代变换,岁月更迭,我们总要拥抱新生活,而未来,我们现在哪知道会是什么样呢。不一定好,也不一定不好,总要走下去才知道。
我就在这时,突然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