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糖尿病是一场漫长、烦琐的战争,药物当然是重要的武器,但是只有武器是打不赢战争的。
确诊之前,战争的关键词是发现和预防;
确诊之后,战争的关键词是控制和缓解。
重视身体的预警信号“早发现”。
糖尿病开始酝酿但未正式发病之前,就是我们干预和阻止它的时间窗口,千万不能错过。但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糖尿病是不是开始在自己体内酝酿了呢?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指标,应该分别在6.1和7.8mmol/L以下。如果空腹血糖超过7mmol/L,或者餐后血糖超过11.1mmol/L,那么就可以直接确诊为糖尿病。
但是如果血糖处在正常人和糖尿病人之间呢?这个时候,我们一般称为“糖尿病前期”。请注意,糖尿病前期可不是一个稳定的状态。在这个时候,人体已经出现了健康问题的苗头,正在逐渐向糖尿病发展。如果不采取措施,每年会有10%的糖尿病前期的人发展成糖尿病,五年内就会有超过一半成为糖尿病患者。甚至可以说,只要活得足够长,糖尿病前期的人早晚会发展出糖尿病来。
如何做到及早发现?
你可能会说,这个容易啊,每年单位组织体检都有血糖检查,留神一下那个指标不就好了?没错。空腹血糖当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问题在于,空腹血糖本身并不是一个特别值得信任的指标。在临床实践里,有超过70%的糖尿病前期状况,光查空腹血糖,是根本检测不出来的。
更可靠的办法,是做一个“糖耐量检查”。
在这项检查里,一个人要在空腹状态先抽一次血,然后喝下一小杯高浓度的葡萄糖糖水——糖的含量超过两听罐装可乐。在此之后,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有时候还包括三小时,分别再次抽血化验血糖水平。
喝下去的糖水会迅速被消化系统吸收,进入血液,变成血糖。所以这个检查方法,等于是人为地创造了一种超高血糖的状态。这种状态当然会快速动员人体的胰岛素系统来降低血糖。所以,通过检测喝下糖水之后,几个小时内血糖的变化规律,我们就能更好地确定,一个人的胰岛素调节系统还能不能正常工作。不过,糖耐量检查也有它的问题。这是一个做起来比较麻烦的检查,需要耽误整整一上午时间,还得抽四到五次血——顺便说一句,那一杯浓糖水的味道也是不敢恭维。
怎么办呢?有两个折中的方案可以考虑。
第一,更容易患糖尿病的人,也就是所谓的“高危人群”,应该保证每年做一次糖耐量的检查。
这包括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超重和肥胖的人、家族有糖尿病患者的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空腹血糖虽然正常但是数值已经偏高的人等。
第二个折中的方案是,做一个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检查。
简单来说,就是既不空腹,也不喝糖水,而是正常吃了早饭之后,过2小时去抽血化验血糖。你可以把它当成一种粗糙的糖耐量检查。对于糖尿病风险不大的人来说,也可以算一个牺牲了一些精确性,但省了很多时间的替代方案。
如何做到正确预防?
假设通过检查,我们第一时间发现自己处于糖尿病前期这种似病非病的状态,那预防糖尿病的战役就要立刻打响了。及时采取行动,防止自己最终滑向糖尿病。
最容易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生活方式干预。
“管住嘴,迈开腿”,这句俗话估计你不陌生。但是很多人听到管住嘴、迈开腿,都会下意识的有点畏难情绪。这是让我们拼命节食或者只吃水煮蔬菜吗?是让我们每天跑一万米,周末再来个铁人三项吗?我们做不到啊。别紧张,这里说的生活方式干预,其实是很温和的。
就以中国的大庆研究为例,说说这些研究到底发现了什么。从1986年开始,医生们首先通过大规模的糖耐量检查,从大庆地区超过10万人中找到了500多位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然后给他们分组,开展了长达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鼓励大家多吃蔬菜、少吃糖、少喝酒等饮食方面的干预,也包括每天半小时左右的轻度体力活动,比如散步和打扫房间,还包括鼓励肥胖的人减肥。
在6年的干预措施结束后,研究者们在2006年、2009年和2016年分别重新研究和分析了这些人的健康情况,得到的结论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让这些高危人群的糖尿病发病率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都降低了接近一半,而且这个效果一直持续到了30年后。各种可怕的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也有大幅度的降低 。
在预防糖尿病这个问题上,中国人可能需要一些特别的处理方式。
总之,想要有效的预防糖尿病,中国人需要特殊的干预方式。除了注意改善饮食、增强运动、控制体重这些普适性原则之外,还要尽量少吃精制淀粉做成的食品,多吃对血糖影响较小的粗粮、杂粮,多吃蔬菜水果。当然,这些指导原则对于健康人也一样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