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十四·七二】
余赴广东,过鸠江,适梅岑官其地。与之别,扬帆二十里矣;梅岑遣人追送肴烝,剪江而至。余诗谢云;“远记荒江酒一尊,一帆穿破水云奔。蛟龙知是先生馔,白浪如山不敢吞。”霞裳亦谢云:“羹调金屋里,香入浪花中。”
广东省,简称“粤”,中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广州市。因古地名广信之东,故名“广东”。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与海南省隔海相望。宋至道三年(997),广南路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广东省大部分属广南东路,“广东”即广南东路的简称。明洪武二年(1369),改广东道为广东等处行中书省。清初,“广东省”名称正式使用。
鸠江,一般代指芜湖,因芜湖古称“鸠兹”而得名。今芜湖市中心城区名鸠江区。另有一种说法,历史上,人们习惯将长江安徽段一分为三,从长江进入安徽境内始至铜陵市大通一段称“皖江”;铜陵大通至芜湖三山段称“鹊江”;而将芜湖三山段至长江出安徽界称鸠江。但此说法未见第一手历史资料。在各类史籍中,以鸠江指代芜湖比比皆是。如俞鹏程《小荆山文星阁记》中:“是山虽小,望之灵异非常,鸠江秀气所钟。”显然指的是小荆山集芜湖一城之秀气。在外地一些历史资料中提及“下达鸠江”往往指的也是水运通达芜湖。按:芜湖在清代为县,是安徽省徽宁池太广道治所。
梅岑,即陈熙(生卒年不详),字梅岑。清秀水(今嘉兴秀水)人。国学生议叙,官安徽、河南州判,历官至府同知。袁枚诗弟子,有诗名。《乾嘉诗坛点将录》时,把他誉为“赛仁贵”,名列第四十二。晚年随儿子陈景蕃生活江苏通州的掘港。晚年曾为沈复《水绘园图册》题跋,时已八十四岁。有《腾啸轩诗集》。按:陈景蕃,乾隆五十六年(1791)出任江苏通州丰利场大使,两年后又转任掘港场大使,一直至嘉庆八年(1803)。
扬帆,yáng fān,升起船帆开始航行之意,即开船或行船。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唐·刘长卿《送乔判官赴福州》诗:“扬帆向何处?插羽逐征东。”《明史·俞大猷传》:“大猷等横击之,沉其一舟,余贼遂扬帆西南,流劫闽、广。”
肴烝,音yáo zhēng,意思是谓切肉为块,升之于俎。《仪礼·特牲馈食礼》:“众宾及众兄弟、内宾宗妇、若有公有司私臣,皆肴脀。”《左传·宣公十六年》:“晋侯使士会平王室,定王享之,原襄公相礼,肴烝。”杜预注:“烝,升也,升肴於俎。”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七:“‘享有体荐,宴有折俎’……折俎谓体解节折,升之於俎,物皆可食,所以示慈惠,亦谓之肴烝。”
剪江,音jiǎn jiāng,是指船破浪行于江面。《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公子别雇了民船,安放行李。约明日侵晨,剪江而渡。”清·曹寅《登燕子矶》诗:“艨艟剪江来,风力厚且屯。”清·赵翼《大风从丹徒口出江至瓜洲》诗:“剪江一霎三十里,奔马脱衔不可控。”
霞裳,即刘志鹏(生卒年不详),字霞裳,山阴人。袁枚晚年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