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读《难经》,中医的一些经典有一部分是偏理论基础,重道和理,而难经这本书,把许多东西落实到实处。
包含了许多具体中医技术,这不第五难,开始讲把脉的细节。
第五难 诊五脏脉的指法
[原文] 难曰:脉有轻重,何谓也,
然:初持脉,如三菽(shú)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故曰轻重也。
[白话] 问:诊脉的会后,手指上的指法有轻有重,这代表了什么意义呢?
答:开始把脉的时候,轻轻的指压,像三粒豆子重量的力度,轻按在皮毛就可触及的脉象,是肺部脉;
如果用六粒豆重量的力度,按在血脉上触及的脉象,是心脉;
同类推:九粒豆子重量的力度,按在肌肉之间,是脾脉;
用十二粒豆的重量的力度,按到筋这个层面,摸到的脉是肝部的脉,如按之触到骨最里这一层,稍微松一松手指,摸到脉来疾速有力的,是肾部脉。
所以说,切脉不是固定死的,在手指上有轻重的分别。
[词] 菽:豆类的总称,这里是以菽的重量来大概描述按脉所使用的指力。
二羊语:这难讲了诊脉的基本手法:先轻手浮取,后重手沉取。
并且根据五脏对应的位置, 详细用轻重的手法来诊察五脏的脉。因为肺的位置最高,又主管皮毛,所以力度最轻,用三粒豆子的重量就可以了,也就是轻轻的把手放上,可以感受到肺脉。
按手的从轻到重依次是:心,主血脉---按至血脉,以诊心脉;
脾主肌肉,按至肌肉,以诊脾;
肝主筋,按至筋,以诊肝脉;
肾位最里,主骨,须重按至骨,以次诊肾脉。
通过浮沉的程度来对应脏腑,这里还没有提及寸关尺对应脏腑。
这里提到用多少豆子重量的力度,我想这只是古人用来描述轻重的,毕竟手指用多少力还真没法描述,只好用豆子来定量区分。其实临床诊脉用的最多的是浮中沉,三个位置来取脉。
也就是表中里。浮脉轻取病在表,沉脉重取病主里。
通过手指的力度,按脉到哪里就可以判断对应的疾病,这也是古人脉法的一种。
难经提供给我们这个参考,临床可以去实践体验一下。
中医二羊 一个在中医路上死磕的靓仔。都经典学中医也是我重走经典中医路的一个过程。读经典学中医,边读边写,边用,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