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目的,宋代的诗人和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的话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意思即是: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方法。
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受不到趣味,那么所有时间全都浪费了。这种趣味包括了喜好、好奇、探索、思考...... 社交媒体上,我们总是能够看到某某人一年读了多少本书,这种以数量来评估一个人的读书水平完全是对读书的一种亵渎,读书读得多并不一定是好事,而读书最好的境界应是:读书所带来的知识厚度越来越高的时候,会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一个人谦卑的优秀人格特质。
因此,我绝对不主张读书越多越好(因为这是需要建立在你是否有效吸收书籍思想的前提下才会自然而然发生的行为),而是主张一种慢阅读深思考的读书方式,而当你逐渐培养起了这种思维方式(带着问题去读书,与书籍真正产生对话)之后,慢阅读也会逐渐变成快阅读,关键的是,你所提升的一切内在素质将从你的谈吐、气质、视野、修养、行动中体现出来。
林语堂说:世间没有什么一个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某个时期必读的书籍。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还没有达到阅读一本杰作的程度时,那本杰作只会留下不好的滋味。
当你在某个时刻有了读书心境,且不必为尘世所忙碌的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使你沉浸在书籍的世界当中,因为读书本身就是个人化、随性化的一种私人行为。
同时,读书不要只看自己看得懂的东西,那样会使你陷入一个读书的“舒适区”,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一定是困难的,是需要你去主动思考一些问题,当你在读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突破了困难一步步走下去的时候,你定会成长得越来越好。
梁文道曾经总结过畅销书的三个规律:
1 把你已知的事用你不知道的说法说一遍;
2 把刚刚的说法重复一遍,再举一些例子;
3 再重复一遍进行总结,就成功了。
有些书籍明明两三千字甚至几百个字就能说明问题,非得要花上十几万字来描述(这不就是坑嘛),这或许和我们长久以来的思维方式有关,总喜欢用一大堆废话、套话来粉饰包装那个明明可以很精彩的故事。
在读书时,关注作者表达的要旨固然好事,然而关注我们自身得到的思考才是读书之所以读书的真正意义,这也是独立思考的一种诠释。
以后,让我们再遇到类似必读书单、推荐书单之类东东的时候,我们要抱着一种审慎的态度去对待它,有选择性地将这些所谓的书单纳入到自己的知识框架里,纳入但不全用,参考但不盲目,尊重内心真实思想的自由选择,才是最好的读书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