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大中华有保安人员超过430万人。但是,还是有那么多人看不起保安,觉得保安不过就是一个看大门的。在大宋朝,就有一个看大门的保安竟然搞颠宰相王安石,并改写了大宋朝的历史。
这个保安,名叫郑侠。
郑侠(1041~1119),北宋诗人,字介夫,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郑侠年少时由于学习刻苦被王安石所器重。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神宗时任光州司法参军,任满后进京城,监安上门。
说透了,就是给皇帝看大门的。如果没有那件轰动一时的“郑侠献图”事件,也许,他就一直是个看大门的,谁也不会知道他。但是,《宋史》却给这个看大门的保安,单独做了一个列传。
咋回事呢?
首先,得从王安石变法弄了一大堆麻烦开始说。王安石确实因为变法弄苦了群众——
宋神宗熙宁二年,即公元1069年,王安石当了宰相,变法正在进行中,他的后台大boss就是宋神宗本人,有皇帝支持,王安石当然做起事来肆无忌惮。何况王安石本来就认为他的变法是利国利民。最重要的是,他认为这是利国的好事,至少对老板宋神宗来说,是好事。加上变法在执行中出现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比如,王安石搞得“青苗法”,青苗法实际上就像现在的国家银行给平民百姓提供的消费贷款。王安石跟宋神宗的设想就是,政府的钱闲着也是闲着,不如以政府的名义给人民放贷款,人民愿意贷钱就贷钱,政府收利息,增加国库收入,人民不愿意贷款,那也不强求。但是这个事在执行中出现了问题,变成了强制执行,穷人贷钱,收百分之二十的利息,但是穷人还款能力差,所以,放款风险大。富人不缺钱啊,所以,不愿意贷款,那怎么办呢,王安石给了放款指标的,一个县、一个州每月每年要完成多少放贷,都有规定。当地政府官员,完成了有奖励,完不成要处罚。那怎么办呢,很多地方干脆一揽子解决,不管穷人富人,不管愿不愿意,都得贷款,变成了国家强制人民贷款,然后强制收息。经手的人也免不了中饱私囊,从中谋取利益。这事搞得也很大,甚至上达天听,状都告到了御前,宋神宗几次下旨调解,可是,各处依然如故。
所以,王安石变法闹得民怨沸腾。出现了很多极端的事情——
熙宁四年,开封百姓为逃避保甲法开始“壮士断腕”,割自己手腕子。过了两三年,又遇上旱灾,熙宁七年,大批灾民开始逃荒,连天子的京城开封都到处是难民,别的地方可想而知。这事情就搞大了。
然后,一大堆人不服气了,表示要为民请命。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司马光同志,他义正言辞,高声呼喊,连续三次给老板宋神宗发邮件,要求废除新法。甚至当着老板的面,痛哭流涕,苦苦哀求。结果,他们都搬不动王安石。凡是提出意见的,都被王安石贬谪、流放,排挤出公司的小圈子,司马光也不例外,被贬了官。
最后,大宋保安郑侠豁出去了,他表示,只要停止害人的变法,杀了他的头都愿意,所以,他自己画了一幅京城开封流民痛苦不堪、衣不蔽体、瘦骨嶙峋的图,史称“流民图”。然后冒死闯皇宫,献上图,然后跪在门外等死。
他的理由也很牛逼哄哄。他说现在天下大旱,难民遍地,就是王安石变法胡来,得罪了上天,所以不下雨。同时,他还声明,如果老板听取他的意见终止变法,砍了王安石,天必定下雨,我愿意拿我的人头担保。
首先,该说明。郑侠的职位还不到随意给老板提意见的地步,加上给老板的邮件,王安石都要先审核,所以郑侠很难见到皇帝。
其次,如此大闯宫门,本身就不合法,又被杀头的风险。何况,郑侠当初还是王安石的人,王安石对他有知遇之恩。
可以看出,郑侠不是为了个人私利,确实是为了国家和人民。
这图,这举动,明显是以人民的名义来搞的。
神宗很为难。神宗虽然号称神宗,但是也是人,毕竟不是真正的神。在中国历史上,庙号神宗的只有两位,一个是宋神宗赵顼[xū],一个是明神宗朱翊钧。
“神宗”,意思就是难以言说,或者难以评价。神嘛,谁能说清楚,所以叫神宗。
但是,这时候神宗也神不起来,群臣反对、两宫太后施加压力、天下民怨沸腾,神宗很纠结,只有王安石满不在乎的说:天不下雨管我鸟事,这不是人的事情,那些反对我的人都是胡说八道。
这就有点过分了,天怨人怒还不在乎。神宗也忍不下去了,终于下了罪己诏。
不可思议的是,神宗下诏没过几天,天果然下雨了。郑侠的头也算是保住了。群臣入内拍马屁,恭贺老板说,皇恩浩荡,终于感动老天,下雨了。神宗拿出郑侠的流民图和邮件,感慨的说,哎,都怪我被王安石蒙蔽了。看来变法确实违背天意,于是王安石被罢相。
哈哈,想不到吧,一个保安就这样搞定了,司马光都没脾气。司马光能砸缸,能写书,在当官,但是这时候不如一个保安。
谁能想到,终止王安石变法、改写了大宋朝历史的,竟然是一个会画画的保安。
所以,很多牛气冲天在《宋史》中都没有一席之地,小保安郑侠却因为为民请命,享有列传。保安的力量有多大,还真不可小觑。
其实,话说回来。王安石变法未必有错。但是结果很差。宋神宗的想法也很简单,变法是要搞,目的是集权。大宋朝国土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商业很发达,其GDP早就超过了唐代。国家税收的百分之七十,都来自商业经济。这不是其他那些重农抑商,靠种地来维持经济发展的朝代如汉唐可比的。
但是,收入大,开销也很大。宋朝被多个政权包围,打仗也打不过人家,除了赔款、逢年过节送礼给人家买和平之外,没其他办法。这还不算,大宋皇帝的政权是靠搞掉后周柴氏孤儿寡母的政权而得来的。五代十国的历史教训很深刻,那就是军人动不动就暴乱,动不动改朝换代。太祖和太宗,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俩都是有知识和见识的人。他们的办法就是提高文人地位,文人掌权,让整个官员集团庞大不堪,扩大禁军——因为禁军毕竟是自己的不对,五代时很多改朝换代都是禁军领袖搞事,赵匡胤自己就是因为手握禁军军权才当上皇帝的——然后权利集中,这样就可以保证赵官家的天下万万年。
总之,凡是能用钱摆平的事,大宋官家都很慷慨。可是,这开销太大了。就像一个公司,看着财报上的现金流上万亿,可实际上手上没有多少钱,都花出去了呀。
所以宋神宗才搞变法啊,才那么支持王安石。说透了,王安石变法,最得利益的是赵宋官家。至于利民,那就是说说。宋神宗的目的也很简单,让自己的库房充实起来,手里有钱好办事。再者,通过变法,让政治人事重新洗牌,这样自己手里的权力会更集中。至少,他也不希望王安石大权独揽,虽然他支持王安石变法。他希望的是,王安石集团不能独大,变法也成功了。至少,也有其他的集团来跟王安石集团抗衡,保持一个政治生态的平衡,自己坐山观虎斗,坐收渔利。那也很好。
可惜,王安石这个人,性格有点问题。弄到最后,连那些他提拔起来的,他自己阵营里的人都揭竿而起,反对他。郑侠就是。
王安石觉得变法是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再者,我也是为了皇帝老板您着想啊,为皇帝着想,就是为国家着想,正大光明,有什么怕的。所以,他跟谁说话都是直通通的理直气壮。你看他顶老板就跟老板是他下属似的,一点面子也不给。他搞掉司马光,皇帝对他说,能不能通融一下啊,让他留着。王安石直接顶回去,不行,这种小人留着,亡国都有可能。
皇帝可以不听王安石的吗?可以。但是王安石脾气大,动不动就罢工,躲在相府里不上班。宰相不上班,变法还怎么继续呢?
没办法,司马光也被老板赶开了。甚至,到王安石权力顶峰之时,整个大宋御史台里的官员,也就是那些负有监察和进谏职责的官员,几乎被王安石全干掉了,不是贬官就是流放,只要是反对自己的,全干掉。
司马光也不是小人,苏东坡也不是小人,但是他们对变法有意见,他也不管,把他们批得体无完肤,尽力排挤出去。
当然,后来司马光上台,也是这么对待王安石的。更让人惊奇的是,他们私下里都很相互佩服,经常给对方帮忙。苏轼陪王安石游玩了几天,王安石很高兴,俩人好得跟基友似的,王安石还感叹说,像苏轼这样的人,不知道得几百年才出一个呢!但是,一谈到政治、国家、变法。王安石把苏轼恨不得往死里弄。司马光也一样,王安石动不动就给老板发脾气,在家里休假,不去上班,神宗皇帝一天好几次的去请,王安石都牛逼哄哄的不去。司马光虽然反对王安石变法,但是,他还是给王安石写信说,你快上班去吧,你不上班,公司不是乱了吗?
司马光说得很好,说变法有可取的,也有很多乱七八糟的,要辩证对待。可是等王安石罢相,司马光上台,就全变了样子,变成完全反对变法,凡是王安石的变法都不对,凡是支持王安石变法的人都是坏人,统统的干掉。唯一保持一点清醒的苏轼,王安石变法时,他说老王啊,你不对,有些事情做得过分了。被搞了。司马光废除王安石新法时,他说,光啊,你这样也不对,老王的新法有好的有坏的,你不能一棍子打死啊。又被搞了。
呵呵。这可真是“神”。
说不清楚。也许,靠近政治的,都难以说清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