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需要做的情感目标
开篇,我想问:为什么我学习到现在?为什么我还可以活到现在?
或许我还处在青春期未断奶的阶段,对生命意义的探求,还没有结束,还在一直纳闷着。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从我开始发问的时候,我就记得在语文教科书上写着:人为什么活着?正是为了追求这个答案,我才活着。
每年都会有一些青年学生选择了自杀,具体的数目,公开的仅占一小部分,为什么会选择自杀呢?
是教学老师的侮辱?家长老师的压力?学业负担?抑郁?负担过重?情感压抑?
也许都有。
我在初中和高中都经历过周围同学的自杀,幸好的是没有连锁自杀的。
初中学生的自杀原因已经忘记了,却清楚的记得语文老师要求写一篇“珍惜生命”的作文,当时不知道为何老师布置这样的作文,觉得这件事和我们没有关系(现在深深的认识到当时自己的看法很“无情”,一个同龄的孩子走了,竟然觉得没有关系),现在明白,写日记是为了让我们摆脱学生自杀带给我们的混乱,作文交上之后,我们中再没有学生会讨论这个话题了。很佩服语文老师对我们面临意外事件的及时干预,没在我们心里留下阴影。不过阴影还是留下了,因为遭遇到了高中的同学跳楼,一个男同学,夜晚从5楼跳下,落在教学楼左面的台阶旁,地上暗红色的一滩血,身上插有刀子,留有遗书。原因不详,学校清理尸体后,没有多我们做任何的解释,任时间流逝,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不久,一个女生在网吧喝农药自杀了,随后,一个我认识的同学晚上在电脑前猝死。如果钱几个的自杀,都引不起我的关注的话,最后这一个同学的意外,另外难以接受。因为,之前他就骑自行车在我前面走着,一边还回头跟我笑了下。整个那个冬天,灰蒙蒙的天,如北京西安的雾霾一样,笼罩着,弥漫着的是家长的哭喊声,白色的衣服......高中的升学似乎把我们的情感忽略了,我们来不及忧伤,来不及感慨,就迎来了高三的考试。时隔四、五年后,关注到学生的时候,我才面对这过去曾发生过的一切,而这一切,或许现在就在某个角落发生着。高中的学校实实在在配着一名心理老师,并且进行着心理学课的讲授,只记得老师讲过“抑郁”。该怎样对待学生的自杀事件?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这是一个我认为很重要的问题。
在学生群体中,因为一个学生的自杀,往往会引发其几个同学自杀,原因也不清楚,也许是简单的义气,也许是简单的模仿,也许就是一种“传染”总之,存在着这样的事情。
大学里自杀,似乎更加的公开和普遍了。为什么高校里的青年在受过高等教育或者正在接受者高等教育的学生选择自杀呢?原因更是多样的。
我想从学生的自身素质思考,首先,学生自我的价值没有实现。优秀的学生在大学的大群体中,原本的优势不在显现,心里存在落差。课程的学习与高中有很大区别,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不再存在,受重视的感觉没有了,这一切,被称为“大学生适应不良”,适应不良的时间能持续多久呢?也许是一生的吧。
学校方面,学校作为一个教学组织机构,设置了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师,为有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服务,只是这种服务的范围小了很多,没有足够的宣传,学生走进老师的视野的很少。往往主动寻求帮助和得到恰当帮助的人重新走下去了。性格内向,或者,外向而不想表达真实自我的人,一直沉浸在痛苦中。
社会上的原因就更多了,凡是阻碍个体愿望的达成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个体的不满情绪。尤其对于从高中直接进入大学,没有一些社会经验的学生来说,当他们在社会上难以适应而返回校园时,每年都有几个“二战考研”“三战考研”的学生选择逃避。
自杀的时间来说,每年的总有一段时间是急剧的高峰期。
离开学校的个体,每年社会上的自杀人数也存在着。不排除因意外,交通事故,疾病等因素导致的死亡,我们似乎一直可以嗅到死亡的气息。也许只是我这么敏感的人才这么觉得。生命的美好,相信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的会体验到,为什么依然有人选择在最阳光明媚的日子,或者是人生顶峰的时候结束自己呢?
从生理上讲,每个人的大脑有一个区,右脑更多的与消极情绪相联系,而有一些人的脑区负责情绪管理的神经元要么激活的过多,要么激活的过少,我解释的似乎太简单了点,总之,存在和常人不大一样的情绪活动范围。抑郁的人往往比我们更现实,乐观的我们是盲目的。俗话说的傻人傻福,是因为对现实知觉的迟钝。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需要,我们人的需要是一级一级的上升的,但事实上呢,我们对深层次的安全感可能一直都存在着。生存需要,安全需要,自尊和爱的需要,归属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存的需要,一直都存在着,当然也是一种潜在的生存压力,有一种,将来可能没有饭吃的压力,饭不好吃的压力。安全感一种是外界环境的客观安全,没有战争、枪杀、抢劫以及其他意外事件可能造成的恐慌。内在的安全感是心里的安宁,即类似内心无愧,适当的畏惧感和危机感可以提醒我们活的更好。爱和尊重的需要,也许爱不爱对学生来说,偶尔的缺失没有关系,大部分的中等生是不被老师关注到的。但是当学生的自尊受到挑战或者打击时, 对学生的影响将持续很长的时间。
自我实现往往和马斯洛提出的“高峰体验”相联系。就我个人而言,在学习上的成绩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大的快乐,相反,如果,老师过多的表扬,我却很反感,因为我认为那是应该的,表扬意味着我不如别人。所以,表扬的方式很重要。学校活动也似乎为我增加很多快乐,有一次学校要求交一个小制作,我在周末的下午,一个人在房间里,照着书的说明,画画剪剪,做出了一个小海豚的笔架,当太阳落山时,我才知道,原来我沉浸在制作中,时间过得是如此的飞快。当然,我当时并不知道这就是马斯洛提出的“高峰体验”,即使再今天,我也仅认为那是小小的“高峰体验”。值得注意的是,小制作是学校的要求,不是我主动的意愿,即使是怀着完成作业的心态,我完成的也很快乐。但是上交小制作的学生数量,永远和按时完成作业的那么几个同学相一致。很多看似没有意义的活动,本身用心参与就是意义。学生的积极性是一种态度。对待学习积极的学生对待其他事情也一样有兴趣。爱打游戏的学生,在追求游戏的更高层次,在打败其他对手的过程中,肯定也体验到了“自我实现”,只有在游戏中,自我才有极大的满足感,只是这种满足获得途径,大大的缩小了。
想获得更多的高峰体验,又要和个人的成就动机相联系,追求成就驱使个体不断制定目标,付出努力,达成目标,或者享受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的情绪情感,就是一种成就感。一部分个体,自我满足了,享受生活了。然而,另一部分个体不会仅仅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直至达到“独孤求败”的境地。也许就这样结束了,不过还存在少数一部分,被大家普遍尊崇的个体,那就是,他们一生都在为他人为社会为自己创造着价值。
我想当今的孩子,远远不是孔子或者夸美纽斯或者卢梭或者马斯洛等学者的理论能足以应对的,所以,我并没有引用他们更多的理论作为自己的补充。这是我学习教育学,对我所经历的教育过程的一个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