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A说:“很冷的冬天的夜晚,我躺在被窝里带着耳机听音乐,两个儿子在身边熟睡。一曲结束的时候我听着两个孩子均匀的呼吸声,感到很幸福。”
朋友B 说:“今年回家过年,我给爸爸妈妈都买到了非常合身的衣服。看到他们穿起来很合身,我很开心。我也因为自己有能力买很好的衣服给他们而感到幸福。”
朋友C说:“回家过年,一大家子人吃饭。每次吃完饭,我把所有的碗都洗了。能为妈妈帮一些家务活,我感到很幸福。”
朋友D 说:“我是正面管教讲师。我在咱们的讲师群里做了15分钟的微课分享。我从一开始犹豫不决想要放弃,到最后鼓起勇气开始,我做到了,我感到很幸福。完成胜过完美!”
朋友E说:“我有一个小的微信公众号,记录自己和孩子的成长。每一次我分享的文章被转发,被赞赏,被留言说“读完之后有更深的思考,有很大的收获”。这一刻我是幸福的。
朋友F说:“每一次“做到”都在激励我前行,带给我勇气。每一次我“去做”的时候是充满希望的,也是幸福的。”
个体心理学奠基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博士,他和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他说,人类的基本需求有归属需求、自我完善需求(成长和学习)、重要感需求(被尊重),以及鼓励需求。
后来,美国的临床学博士、阿德勒研究会执行董事 Betty Lou女士,她将这些需求总结为关键的4个C.
Connect 连接 (我相信我有归属。我有一席之地。)
Capable 能力 (我能行!”我是有能力的!)
Count 认可 (我是重要的!我是有价值的!)
Courage 勇气 (我能应对所发生的任何事情。能从错误中恢复。)
然后我惊讶得发现,那些个令人感到幸福的瞬间,要么是有连接,要么让人感到有能力或者重要,再或者,让人滋生勇气。
我们一直追求的幸福,就是人类这几大基本需求的满足啊。
Betty Lou说,4个C是情绪健康的四大基石。
古往今来,人类最关心的主题就是幸福。什么是幸福?我们怎样可以拥有持久的幸福生活?2010年,积极心理学提出了全新的心理概念“幸福力”,诣在帮助民众拥有一种看得见、用得着、学得会的幸福能力。幸福不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能力。是一个人的情感力、认知力、健康力、抗挫力、意志力、微笑力和德行力的综合体现。
于是,我们不禁要思考,为什么有的人有很强的幸福感知力,而有的人没有?我们以为是自己不幸,而事实上,幸福是可以学习的!
每个人都有获得幸福的能力。
如何学习?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有很强的幸福力?或许你可以从这4个C着手。为人父母的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时刻带着觉察,去思考这些问题:
孩子从小生长的家庭环境是否有爱,是否有连接,有安全,让他感到有归属,被尊重?
是否有机会让他的能力得到发挥?
父母或者老师是否经常鼓励他们,发现他们的优点?鼓励滋生勇气。
也许我们可以问孩子寻求帮助?让他们来帮你。孩子需要产生“我能够帮助别人”这样的感觉和认知。
是否教会他“错误是学习的最好机会”?
还有,体会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学会赞美和感恩。
童年产生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成年以后是否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