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从决定要离开后,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去思考未来,每天虽然和战友们遵循着同样的作息生活,但脑子里想着的,大多是其他关于自己的事。
每个人总会在人生的此一时彼一时陷入此一种彼一种烦恼,差别仅在于烦恼各有出处,内容却不尽相同,看似不同的烦恼,却是一样的孤独。
又加上和身边相处一年多的朋友发生了些矛盾,我的情绪一下子坠到谷底,负面的想法像饥饿许久的狼,伺机而动,那段时间我真的有些泄气,感觉自己坚持的东西原到头来根本就没有人理解,即便是钻研心理有些时日,我却无法自救,沉浸在这样的心境中难以自拔。
在部队挣扎多年,我好像宿命般地重回孤独。
(2)
事情在我开始夜跑后出现了转机。
夜跑的初衷仅仅是为了保持体能和身材,但它带给我的改变却是巨大的。当我带着耳机奔跑起来,我感觉很多情绪的包袱和压力都顺势被抖掉,流出的不只是汗水,还有内心的郁结。当我漫步在操场时,我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与白日全然不同的气质,它低沉、幽静、神秘,甚至带了一点性感。
正是这份奇妙的感受,引导我开始关注手机屏幕以外的事物。
我开始捕捉到一些声音:或清亮或隐秘的虫鸣,也许正讲述着两只虫子的爱情故事;微风吹拂树林,那沙沙的低语,可能叹息着拔节生长的不易;养殖基地里的牲口并不安分,吃饱喝足后还要哼些小曲;远处高速公路传来车辆飞驰的声音,让我感觉到原来自己与这个世界并不疏远。
我开始留意到一些风景:站在昏黄路灯下,能看到自己瘦弱的身躯投射的长长暗影;前些日子下过大雨,像水银一般平整的积水,能反射皎洁月光;没有什么是永恒的,除了夜空中格外清晰明亮的星月;就连脚下的泥土,在夜色下,也褪去了冷漠,展现了难得的温柔。
我开始感受到一些事物:肌肤感受到风,不同方向,不同力道,像是性格迥异的兄弟在恣意嬉戏;脚掌感受到泥土的潮湿松软、积水轻微的粘滞、柏油路的粗粝;闻到刚被割过的草的清香、饭堂裹着柴火和饭菜的余香、棚里牲口的气息和悠远但清冽的格桑花香。就这样,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像门前刚刚种下的格桑花一样,开始无比丰盛起来。
你看,就这么一个人奔跑、行走、思考,好像不需要刻意再做些什么,内心就增加了如此之多的体验。原来自己兜兜转转到最后还是喜欢保持一个人的状态。
(3)
人们对孤独感的普遍印象,是由于不被理解,无法融入集体而产生的一种负面情绪。
作为群居动物,人本能地渴望与他人发生正面积极的联系。弗洛姆在《逃避自由》里,讲到现代人通过逃避自由来逃避孤独的情况,其中有一样是机械协同,或者说盲目从众,比如为了不被排斥在外,人们会选择一起沉迷游戏、K歌、玩乐,这样人就感觉大家都在做一样的事,就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就没有孤独的痛苦了。
这种将主流标准当作模板来“矫正”自我的行为,仿佛根植于大多数人的潜意识中,有着宿命的味道。很时候,我们总想让自己在他人的眼中、在大众的评价中显得更优秀更出色,于是我们就根据大众对“优秀”和“出色”的定义去训练自己、打造自己、包装自己,竭尽去迎合、顺应那套公认的标准,结果确实有人赞美我们,我们也享受这样的成效。
但时不时静下心来独处,我们却又觉得自己很陌生,离自己的真性情很远,为了活在主流的舒适圈内,我们选择了活在自我的边缘外。久而久之,我们离自己的本心渐行渐远。
李尚龙在《你所谓的合群,不过是在浪费青春》里讲过他当年在军校学英语的故事,那时宿舍里的人不是在玩游戏,就是忙着打牌、看片,虚晃度日,只有他躲在角落里背单词、学英语。于是舍友群起而攻之,说他不合群。他只对自己说了一句:英雄,都是孤独的。
于是,他成了第一个走上央视英语风采大赛舞台,并夺得桂冠(北京市冠军)的军校生。后来当老师、出书、拍电影,过上了他真正想要的生活。
所以对我来说,孤独也有好坏之分,人当然不能完全切断彼此之间的联系,但有时候“一个人”也并非坏事。好的孤独,反而更应是一种主动寻求的状态。
(4)
孤独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心境。
孤独不是为了体现自己多么痛苦,也不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伟大,它不是一场凄美婉丽的秀,也不是繁华寂寞的烟火。孤独不需要去讨好任何人,它的观众和评审,只是你的本心。
陈果在《好的孤独》中提到:“人需要孤独,独处时自我的‘真实’能还给我们精神的自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祖先前辈们讲究‘慎独’:从人群中抽身而出,从喧哗中隐匿,返回独对天地,独对真实之自我的存在。
K是我认识的年轻军官中,能力最强的。不仅是机关的笔杆子,还精通乐理,能谱曲写歌,各种乐器都玩得很溜。但我最佩服他的,还是他把工作和自己的生活拎得门儿清的态度,他很少参加聚会,几乎不打游戏,从不让工作上的事影响自己休息时的状态。人们听到他房间里传出笛声时,只会觉得他悠闲、有情调,略带嫉妒又略带佩服。
爱默生在《论孤独》中写道:“重要的不是离群素居,而是独立思想。”这点对于身处部队的我来说,特别有启发意义。
高度统一集中是部队最大的特色,我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同睡、同洗漱,几乎没有自己的空间,更无法达到“离群索居”的条件。但也许我可以选择像“结庐在人,而无车马喧”的靖节先生一般,试着去达到“心远地自偏”的境界,坚持读书学习和写作。即便需要克服生活上的不便,时常还要回答“有什么用”的询问,那又何尝不是一种心性的磨练。
(5)
孤独会带给孤独者特有的馈赠。
孤独时,我们才会和自己对话。当你一个人独处,自我的力量就开始觉醒,内心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弗洛姆说,孤独来源于理性的觉醒。因为人必然有理性,而理性必然导致隔离(区分自我和他人),隔离必然导致孤独。当一个人的个性越明显、自我定位越明确,同别人就越不同,隔离也就越明显,孤独感就会越强烈。
很多时候我们选择孤独,只不过选择保持个性和自我、选择自由和理性,我们舍不得放下这些东西,即便孤独往往是痛苦的。
因此,对于个人而言,孤独往往能促进思想的成长。
在文学作品的呈现上,当作者处于“一个人”的状态时,往往也是他灵感迸发、作品质量极佳的高光时刻。
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之邀,蒋方舟独自人在东京生活了一年。这一年的经历,帮助她认清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明白了自己想要活成的样子。她越来越喜欢写漫长的日记,觉得孤独地生活一辈子也不是坏事。“在东京的这一年拯救了我。”她说。
夏目漱石的《旅宿》,在我看来,也是一个孤独者的故事。小说描述了画家为了实现自己更高的艺术追求,只身一人来到一个乡下温泉村,用艺术家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画家很多灵感和顿悟,都是在这种精神孤独的状态中迸发的。
当我读的书、走的路越多,我越发觉得自己开始步入“精神上的独处”阶段。最直观的感受便是,我无法从身边战友的身上找到太多共鸣,我也不再将梦想当口号似的随意呼喊,压根不去思考背后的困难。
(6)
记得小时候父亲带我去游乐场玩耍,他因为腰疼提前退场,把我一个入留在园内,让我“玩够票价”再出来。可当我一个人坐上过山车,紧张害怕却没有人在身边给予安慰的时候,我内心是何等的崩溃啊。
我曾经惧怕孤独,如今却开始享受独处。
一个人去旅行、读书、写作、唱歌、跑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一些“孤独的时间”。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不依附于任何人,我们才能保持灵魂的独立。
每个人都需要有足够多的独处时间,来整合自己的所思所想,沉淀自己的体验。正常的独处不等于内心的孤独,独处时间,是学习、反思、放松的必要时间。我们越是过着快节奏的生活,越需要独处的时间,来沉淀思绪和感受、澄清自我的意识。
就像我第一次结束夜跑的时候,无意间仰头看天,才发现,原来那些清晰明亮的星月,一直在我的头顶闪耀,只是因为些许烦恼就让我错失了与美共舞的时光。
我们每个人一生注定走向孤独,人注定要承受属于自己的一切。在这一点上无入能够分担,无人能够代劳,再爱你的人也束手无策。我们的命运只能自己承担,我们的孤单终须自己面对。
当你最终脱胎换骨,换羽腾飞,你一定会感谢曾经的孤独。
附:孤独书单(文章部分观点参考以下书籍)
《自在独行》贾平凹
《孤独六讲》蒋勋
《好的孤独》陈果
《当我开始与世界独处》周宏翔
《东京一年》蒋方舟
《旅宿》夏目漱石
《遇见孤独》知乎周刊
《孤独深处》郝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