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第35/100场分享: 张小桃《如何学习陌生领域20%关键知识》
张小桃老师其人
她是清华MBA,前阿里运营,目前在为创业做准备。她曾在国家九大重点新闻网站之一担任首席记者、新闻中心副主任。
她是DISC国际认证顾问,Genos EI认证顾问,在行品牌咨询行家,业余时间做品牌咨询和职场教练,她的喜玛拉雅课程《胡桃职升机-面试必杀技》主讲,点击收听量600w+。
自我定义的能力,从20%的关键知识开始
我迷迷糊糊学习了好几年,但是一直不得其法,也没有学出什么来。
今天遇到张小桃老师的这场分享,真的觉得要多听再听反复听几遍。她告诉我,什么是真正的知识,有哪些仅仅是数据、是信息。
不仅要知道哪些是知识,什么是知识,还要优先把握20%的关键知识。而这个关键知识,原来是两个部分的组成,第一部分是自我的需求,第二部分是专业的共识。她举例说,比如说关于育儿亲子的知识,作为一个儿科医生,与作为一个普通宝妈,两个人其实想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自然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也不同。
那么接下来的分享中,重点讲了三个问题:
第一,知识从哪里来。
知识从哪里来,张小桃老师分享了四个来源,人、事、网、书。也即四个维度。
人是知识的温度,这里有联机学习,也有隐性知识。
事是知识的厚度,每一个人都来自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阅历,深浅不一,人生厚薄时有差异,但也不断变化。
网是知识的广度,这里体现了来源和知识的多样化、可能性。
书是知识的深度,既然成书,大多有一定的系统性。
张老师总结说,对于知识最开始的这个微观体感,从实实在在的客观事项,也就是人和事这两个维度来。而网络是补充,书是提升。始终要谨记,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
第二,知识如何学习。
关于知识如何学习,张老师推荐了一个ISSU模型。即确定问题、筛选、重构、应用。具体这里略去。我对张老师举的一个科学实验印象深刻。
在这个实验中,有三组学习者,第一组要求学习之后再多学几遍,第二组要求学习后画思维导读,第三组要求学习之后写一篇文字。过一段时间再来检查效果,发现第三组也就是写文章输出的学习者最好。但是自我感觉方面,反而是第一二组认为学得不错。
及时输出,无论是用说还是写的方式,当然还要用起来,从解决问题出发。
第三,怎么知道自己学会了。
这一点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不简单。看有没有学会,第一有没有解决问题;第二能不能教他人。
青词感悟
总结起来,张老师主要是讲,第一,学习要从解决问题的思路出发;第二,重点掌握20%的关键知识;第三,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是自定义的能力。如果用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针对自己需求,主动学习最关键的部分,以解决问题为结果导向。你能够对自我定义。
学习没有捷径,学以致用才是硬道理。
王烁老师说,哪里水草丰美,我们就转场到哪里,不是我们对尖端的知识没有兴趣,而是80%首先就够了。
人的潜力虽说巨大,但是作为我们一个普通人,先解决眼前的问题,那么从20%的关键知识开始。哪怕是牛人,他们也是迅速了解一个领域的80%的内容,马上就转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