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谁偷了包子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根据线索合理推测故事情节,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
2.感受主人公妞妞的聪明和善良,引发情感共鸣。
活动准备:PPT课件
一、导入故事,了解背景和主人公
1.观察画面,了解故事背景与主人公。
(1)观察包子铺的特点。
哪家店铺的生意最好,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小结:包子铺的包子又大又香,每天来买包子的客人都排了很长很长的队伍,包子铺的生意好极了。
(2)认识故事的主人公。
你们看,这里有个小女孩蹲在包子铺前面。她叫妞妞,是包子铺老板的女儿。包子铺的生意好极了,妈妈每天忙得团团转。妞妞觉得很孤单,她想:要是能有个朋友陪我一起玩,该多好啊!
2.观察绘本封面,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看看这本书的封面,故事的名字是什么?(《谁偷了包子》)
过渡语:妞妞家的包子铺里有个小偷,我们快去看一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二、在观察与讲述中了解故事内容,合理推断故事情节
1.观察讲述故事情节——“煎饺少了”。
(1)叮铃叮铃……绸缎店的老板推开门走进来,他买走几个煎饺,还剩下几个煎饺?
(2)教师完整讲述这段故事和“妞妞打哈欠”的情节。
妞妞打完哈欠,睁开眼睛一看,咦,发生了什么事?
小结:盘子里的煎饺只剩下2个。看来,包子铺里有人偷吃了煎饺。
2.观察讲述故事情节——“包子少了”。
类似的事情第二天又发生了!请仔细看看这几张图片,你能完整地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1)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通过追问让幼儿补充情节内容。
(2)师生一同讲述这段故事情节。
教师讲故事——妞妞问妈妈:“妈妈,妈妈,你有没有看到那个菜包子?”妈妈说:“鬼丫头,自己吃了还装傻呀!”妞妞觉得很委屈,包子到底跑哪儿去了呢?
3.观察讲述故事情节——“第一次抓小偷的经历”。
(1)妞妞决定自己抓小偷!她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
教师讲故事——这天晚上,妞妞悄悄地躲在包子铺里,拿了5个包子放在桌子上,又去厨房拿了一些面粉撒在桌子周围。布置好后,她悄悄地躲到桌子下面……
(2)小偷来过了吗?你从哪里发现的?你知道小偷是谁了吗?
小结:5个包子少了3个,盘子里只剩下2个。而妞妞撒的面粉上,开着一朵一朵小小的脚印花。一定是小偷来过了。
小结:放包子是做诱饵,撒面粉是为了让小偷留下脚印,妞妞蹲在桌子下是为了不让小偷发现自己。真是个会动脑筋的孩子。
4.观察讲述故事情节——“第二次抓小偷的经历”。
重点提问:妞妞第一次抓小偷为什么会失败?如果今晚妞妞要再抓一次小偷,该怎么做呢?
仔细观察图片,妞妞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妞妞又将包子放到桌子上,将四周的盘、碟、碗垒得很高,还把又湿又滑的油洒在地上。这样小偷来的时候一定会发出声响,妞妞一定能抓住小偷了。
(1)丁零、当啷、哐当!快看,发生了什么事?
听到响声,妞妞赶紧从里屋跑出来,小偷滑倒在了地板上。原来是一只瘦巴巴的小黑猫。
三、讨论故事的矛盾冲突点,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
1.集体讨论,感受妞妞的善良。
妞妞好不容易抓到了包子铺里的小偷,你认为妞妞会怎么对待它?
2.倾听故事结尾
教师讲故事——妞妞问小黑猫:“你是不是因为太饿了,才偷吃东西啊?”她轻轻地抱起了小黑猫。妞妞还给小黑猫起了个名字,叫闹闹。“闹闹,你就当我弟弟吧!”从那以后,妞妞和闹闹天天在一起,无论是玩儿的时候,还是吃包子的时候。你们看!一共7个大包子,妞妞和闹闹吃了4个,还剩下3个。两个朋友一起吃包子,真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