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历史节点,改革与创新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应时代之需都在进行着自我调适,以顺应时代的发展,适应时代的需求。各行各业只有与时代发展同步,两相共振才能发出最强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也不可能置身事外。新时代,新教育,新课改,三个“新”叠加在一起就赋予了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具有了鲜明的时代任务——立德树人。而近日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在明确了新时代教师的职业规范,划定了基本的底线,深化师德师风建设的前提下,为新时期教育所承载使命的落实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保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时代大潮中,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与强大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高标准要求的实现离开教师,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 “立德树人”,从字面上理解即为立德和树人之义。何谓“立德”?意为树立德业,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以儒家思想观照,人之初,不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要想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必须借助教育。 “教育”,语出《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教育作出的解释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从经典释义可以看出,作为一项人类专属性的精神劳动,教育加工的对象、使用的工具和应达成的目标与一般性的体力劳动有本质的区别。如果把体力劳动视作技术性的,那么教育当属于艺术性的;而从教育所关涉的对象看,除了静态物的存在——教学使用的媒介,主体性和主导性的则指向人——老师和学生。这样,“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是否能够完成,在客观性存在不变的情况下,主要取决于人积极经营的程度。
教育本身存在一种施受关系,即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习得知识,训练能力,培养审美,理解文化。由之,学生经过老师的引导在成长的道路上知情意行能否得到发展与提升,很大程度上由老师决定。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规范教师准入制度,为贯彻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部分别制定了新时代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教师行为准则就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这些准则,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突出了幼儿园、中小学和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其中,高校教师准则突出了“学术规范”特点;中小学教师准则考虑到了“安全”和“从教行为”; “安全”问题也是幼儿园管理的头等大事,而“爱护幼儿”和“遵循幼教规律”则是幼儿教育的特点。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从事教育的老师提出的要求。作为学生在成长关键期的引路人,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高尚的职业操守,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只有占领一定的制高点俯瞰,才能跳出“井底之蛙”的狭隘;只有以身垂范,在学生面前树立好的榜样,才能对学生心灵的成长,灵魂的塑造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化育作用。《论语•子路篇》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千种美丽的描述,敌不过一朵具体的花。”如果言行不一,纵使你再用华丽的辞藻粉饰,也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人”,非但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会增加更多的负能量。纵观当下教育的现场,不论是幼儿园、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很多怪异变质的现象在一些教师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一部分老师以自己最现实的方式诠释着“说着冠冕堂皇的话,做着鸡鸣狗盗的事”的真意。像在高校中,导师扮演资本家的角色,视自己所带的学生为雇佣工,最大化地榨取学生创造的价值;普通教育阶段,有的老师把学生视作自己扬名立万、发家致富的工具,巧立名目,恩威并施,以从学生身上赚取更多有利于自己存在与发展的资本。教育部正是意识到教师在整个教育全局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性的作用,才专门针对教师行为画出底线、红线。
教师自我思想和人格的范式为学生树立一面旗帜,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浸润作用。如何在教育过程中把“立德树人”的目标落到实处,考量的是教师的智慧和情怀。在考试大旗高高飘扬的当下,要从思想和精神的高度去塑造人的灵魂,自然会冲淡分数和成绩。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当在精神的家园精耕细作时,不自觉地就会淡化,甚至冷落对分数和成绩的追逐。不论处于什么样层级的教育,排名的魔影、分层的法宝释放的威力任何一个与教育相关的人都无法规避。其中,教师所受到的灼伤程度最大。一所学校,面对同事,面对家长,面对领导,如果自己在刺眼的排名中始终位居后三甲,晋级、评优评先自然就没有自己的名分。为了眼前的既得利益,为了荣誉,老师们只能向着分数和成绩一路狂奔。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老师们能否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从业所追求的最高目标,关键看老师有没有“舍得”的精神。为了考试,拿好成绩,只能专注于对知识的灌输,技巧的总结,技能的训练。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往往成为广大一线老师达成的共识性默契。老师要特立独行,要剑走偏锋,除了需要有做“敢于吃螃蟹”的人的勇气,还要能够顶住来自学校、家庭、学生和同事们的压力,要习惯于来自各方的诡异注视的眼光。
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不意味着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任务”从词汇含括的意义看,它包含落实任务的过程及使用的手段与工具和动作完成的结果两个部分。其中前半部分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后半部分则决定着所有付出收获的成果,即受教育者接受过教育是否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人,是否具有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从一个人成长与发展涉及的因素看,有外在的,更有内在的。虽然内在的主观能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外在的环境和条件如果不利于成长与发展,也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从这一点看,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除了专注于知识的习得,技能的训练这些实用性的积累,还应该在老师的引领下,主体性地对自己品格、人格、灵魂塑造、培植、涵养的领地进行精耕细作。对处于学生阶段的人来说,分数、名次决定自己的地位和尊严,决定自己掌握话语权的多寡。因此,“术业有专攻”,“业精于勤”的精神应该发扬。但从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层面审视,知识与技能关乎的是生命的浅层意义,精神的成长、灵魂的塑造、人格的养成则关系到生活的质量,人生的品位。从这个角度看,学生除了在老师的教育引导下学会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道理,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传承和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悠久的传统文化,还应该自觉地在自我灵魂的塑造上多用情用意。
“立德树人”是教育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与教育的相关方都无法置身事外。不过,回归到教育的现场,要真正落实这一目标,指导教育发展的思想首先要调整,评价教育的机制要转变。只有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教育的执行者和教育的承受者被捆绑的手脚才能得以解开。当然,相关的配套设施和科学理性且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也要跟得上。只有齐头并进,多方联动,才能真正见到一个个精神饱满、器宇轩昂的人从不同层级的学校中走出来,步入社会,在各行各业中撑起一片晴空。
(安徽省皖西经济技术学校 陈士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