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与世界分享你刚编的故事”,这样一个调侃韵味十足的段子,却道出了互联网阅读的许多实情。
网络因其便捷、方便、丰富、新颖等诸多优点,已成为现代人获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径。有什么不懂的,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上网找答案。
在网络上,你可能已经读过太多同事A、闺蜜B、朋友C的故事,有时候你不得不感叹写手们如此丰富的人生阅历。
这些故事,常常能击中你的痛点,让你或感动万分,或感慨万千,或激情万丈,总之是读完瞬间有很大的触动。
看多了,有的人沉湎其中,甚至有点离不开,鸡汤教主的百万级粉丝确实不容小觑;也有的人好像突然明白了一样,开始对这类故事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拉黑取关。
表面上看,这是在商业化环境下,写手们为了追求阅读量和传播效应,故意编一些好看的故事,迎合大众品味,博取大众关注。
但你可能不知道,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重要的认知密码,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你的成长。那就是:
人只会看自己看得懂的东西,只爱看自己认同的东西。
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认知密码,不管你叫它规律、偏好什么也好,都是客观存在并实际发生作用的。
这一规律主导下,写手们根据大众品味,制造了许多迎合大众胃口和心理的文字,借此来吸引和网罗尽可能多的人。故事这一体裁因其易于理解和传播,所以才备受青睐。
对于追求自我成长的小伙伴们,如果看不透这些,跳不出来的话,轻则走弯路,重则误入歧途。
你的视野、格局、思维会慢慢被局限,很难再拓宽和提高,只是不断重复强化自己的已知,再不愿接受未知的事物。
久而久之,个人很难再成长,逐渐会成为别人的工具,被人影响、诱导甚至收割。
罗素先生有两句话,能够很好地解释和说明这个问题:
第一句话:人是轻信的动物,必须得相信点什么。
每个人活者,都必然会相信点东西,并将其作为行动的准则。而人注定只能相信自己知道的东西。就像“五四”以前,一个饱读传统的人,他不会懂得什么是“德先生”“赛先生”,当有人提出来时,他不仅不会相信,还会坚决抵制。那么,我们知道的东西来自哪里?
第二句话:人生而无知,却不愚蠢,是教育使人愚蠢。
人生来是无知的,为什么并不愚蠢?因为虽然什么都不知道,但在正确的事物面前,反而能够较快地接受;为什么教育使人愚蠢?因为受教育的人,他已经接受了知识的灌输,他知道了一些东西,反而会顽固不化地认为自己知道的就是正确的,很难再接受新事物。他总会觉得别人的不同想法很蠢,其实是自己变蠢了而已。
这里不是反对教育,而是要看到教育的另一面。
人一旦知道点什么,他就会相信什么,会觉得不认同自己的人很蠢,会喜欢和亲近认同自己的人,这是人“自以为是”的天性。
在此不妨问问自己,你有没有觉得身边有些人很蠢?
套用宋朝大词人辛弃疾的一句话:“我看别人好愚蠢(SB),料别人,看我应如是”。你不认同别人,别人也不认同你;你认为别人很蠢,别人也觉得你很蠢。
正因为如此,人才会只愿意和自己想法一样的人接触,愿意去读和自己观点一致的文字,对那些看不懂、不认同的东西往往避之不及。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里曾谈过“话语的捐税”,那是话语对权力的贿赂。今天,那么多的文字,为了利益对大众进行迎合,编些故事让大众听了很喜欢、读了很受用。这就是那些瞎编的故事产生的土壤!
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错的,更不会有人愿意承认自己很愚蠢。这就是人“自以为是”的思路和症结,这也是大多数人逃不出这个陷阱的根本原因。
没有需求,就不会有生产。换句话说,那些瞎编的故事,其实是人自己内心的需求。
否则你想啊,如果不是需求和利益,谁会费力写那些东西给你看?
所以,保持点怀疑和警惕之心是非常必要的,不要以为自己都是对的,这和自信是两码事。恰恰相反,敢于怀疑的人才是真自信,你那只是自以为是。
而一个人一旦愿意随时承认自己是错的,这时他就具备了一种别人不具有的优势——无知的心态,这是学习的最好心态。
老子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正是这个意思。
对于那些烂俗的故事,当然还是少看、不看的好。
不妨试着去读一些看不大懂的东西,尤其是那些需要你自己动手查阅一点资料的东西,对你是很有帮助的,能够把你的视野和格局慢慢放大。
警惕那些读了之后过于情绪化的东西。凡是别人喂给你的,不是毒药就是鸦片;只有自己主动选择吃的,才是真正有营养的东西。
最后请记住,随时准备承认自己的错误和愚蠢,这是你不至于犯错和变蠢的唯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