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的书,上海译文出版社一本紧接一本地译介了过来,像王俊凯这样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二八青年,就算想粉长相英俊的德波顿先生,继而想要尝试阅读他那些文字行云流水、内容深潜有度、话题历久弥新的著作,首选应该是《爱情笔记》、《爱上浪漫》吧?或者,少年爱上层楼强说愁,也是应该选择《哲学的慰藉》。可是王俊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说自己在重庆参加高考,以438分超过重庆表演(影视类)本科分数线98分的成绩被北京电影学院录取后,自己的枕边书已由“53”(《5年高考3年模拟》)换成了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的《身份的焦虑》。
TFboys的队长,和他的队友蹦蹦跳跳地上了舞台后,一开口就是“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右手,左手慢动作重播”……吟唱这样幼稚歌词的男孩,说自己最喜欢的书籍是《身份的焦虑》,不由人不怀疑那是一次故作高深的炒作。
破迷的最佳办法就是也去读一读《身份的焦虑》。
只粗粗翻阅了一遍,我就敢认定,王俊凯遇到了良师益友。再细细读过《身份的焦虑》之后,我得承认,王俊凯能够接受推荐并在回答媒体采访时沉着地提到这本书,是因为他读懂了《身份的焦虑》。
阿兰·德波顿的《身份的焦虑》,分成两个部分。上半部为“焦虑起因”,下半部分则为“解决方法”。看上去像是一本向成功学看齐的书,其实不是。
阿兰·德波顿不是青年导师,他是文名了得的畅销书作家,《身份的焦虑》一书的上半部名曰“焦虑起因”,其实是在为“身份的焦虑”下定义,“身份的焦虑是我们对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担忧”,“指个人在他人眼中的价值和重要性”,“身份的焦虑是一种担忧,担忧我们处在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的危险中,从而被夺取尊严和尊重”,“更令人遗憾的是,身份的赢获是困难的,若要保佑终身更是难上加难”……我从怀疑“身份的焦虑”这一概念开始进入《身份的焦虑》,等到从书里提炼出阿兰·德波顿关于“身份的焦虑”的定义后,天呐,这哪里是他在凭空而论身份的焦虑?分明在用亲身经历气血告知读者:不要只看到我的成功我的名利双收。也请走进我的书里读一读我为“畅销书作家”这个身份有过的如藤蔓一般夹缠不清的心理纠结。
需要用一本书来舒缓焦虑,对阿兰·德波顿而言,非常恰切。可是,刚刚18岁的王俊凯以一副非常受用的神情告诉媒体,《身份的焦虑》是他的枕边书时——我是妈妈,也有儿子,看到一个比我儿子还小的男孩,刚到可以挣脱父母羽翼的年龄,就要依靠《身份的焦虑》来平复因年少爆得大名而带来的身份焦虑,倍觉心疼。
天赋和公众需求,让心智还相当稚嫩的王俊凯成为公众人物,不得不频频亮相在大小舞台和电视荧屏上,被人点赞,被人评论,被人喷墨。有人说,这是作为公众人物必须付出的代价,此话不假,但是公众的关注热点比流星坠落的速度还要快,今天公众肯花一点时间赞美你或者攻击你,明天你也许就被公众抛到了犄角旮旯。一定品尝过这种世态炎凉,所以阿兰·德波顿的感受到的身份的焦虑,会如此切肤,“被他人注意、被他人关怀、得到他人的的同情、赞美和支持,这就是我们想要从一切行为中得到的价值”,所以,对公众人物来说,被恶评不是事儿,叫人心焦的是被搁置。从沸腾的中心倏忽间被撂到了冰凉的边缘,就算阿兰·德波顿这样成熟的成功者,都会将心中的委屈敷衍成一本《身份的焦虑》,何况王俊凯这样的少年!
那一刹那,王俊凯以及他的小伙伴,一定将强烈的沮丧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吧?于是,王俊凯的行囊里,就有了这本《身份的焦虑》。
不过,能将《身份的焦虑》从行囊里拿出来变成枕边书,说明王俊凯有着识读阿兰·德波顿的慧根,那真是王俊凯的福气,因为,阿兰·德波顿在定义过什么是身份的焦虑后,在书的下半部以“解决方法”开宗明义,向同样有着身份焦虑的读者比如像王俊凯,传授起了缓释身份焦虑的方式。
既然阿兰·德波顿不像是好为人师的青年导师,既然他只是文名了得的畅销书作家,《身份的焦虑》的第一部分又是他亲身经历的真实记录,那么,下半部分的那些方法论,是不是他曾经的尝试?我想,把《身份的焦虑》摆在床头柜上的王俊凯,一定悟得了德波顿的用心:也许你按图索骥也未必求得快捷的缓解身份焦虑的真经,但是,跟紧了阿兰·德波顿徜徉在哲学,艺术,政治、宗教的天地里,渐渐地读者会发现,已有的焦虑已经不见踪影,倒是在德波顿的带领下与莎士比亚,亚里士多德、康德、福楼拜,简·奥斯丁、夏尔丹等等各路大神神交后,再从《身份的焦虑》的书页里抬起头来,天地似乎比从前宽广了许多。
那么,德波顿有没有给出缓释身份焦虑的良方,又有何妨!事实上,虽然分了哲学、艺术、政治等数个专题试图回答怎样避免身份的焦虑,每一个专题里阿兰·德波顿都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尤其是“波西米亚”这一章节里,阿兰·德波顿只是讲故事一般将一群人以波西米亚为名,用看上去倒退的生活方式抗衡因现代化带给个体的身份焦虑。此“药”有效吗?
“不管身份的焦虑如何令人不快,但我们还是很难想象一种完全摆脱身份焦虑的美好生活,因为一个人对失败和在他人面前丢脸的恐惧,实际上意味着他抱有一定的追求,期待某些结果的出现,以及对自己以外的其他人心怀尊敬”,这是“波西米亚”这一章节的结尾句、也是全书的结语,原来,我们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地用好“身份的焦虑”这一心理感受,它就能变成正能量!阿兰·德波顿狡黠的答案,更像是狡猾的营销呢:虽然我们不是王俊凯,但我们有我们的身份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