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位妈妈咨询:我家儿子非常喜欢掀翻垃圾桶,可能他觉得很好玩,不管我是口头制止还是直接抓住他的小手,他都是嘻嘻笑没当回事,等会儿趁我不注意又来掀了,他爸为此打了好多次,也不管用,我叫他爸别打,他觉得我太惯着孩子,我很纠结到底是管还是不管呢。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去年有个妈妈类似的提问:幼儿园老师反馈孩子午睡的时候,喜欢扣墙。妈妈收到反馈后,很关注,于是开始和孩子各种讨论如何做到不扣墙?但却不见效果。
两个问题中的孩子,一个掀翻垃圾桶,一个扣墙,都是我们成人觉得不合理的行为。
面对孩子不合理的行为,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制止,制止不管用就批评,再不听就打。
然而,无论我们怎么着急,制止,这些似乎都无效!
我们似乎忘记了,在我们眼中,所谓的不合理行为,对于孩子而言,也许有着合理之处。
扣墙,掀翻垃圾桶……对于他们而言可能是出于好奇,出于一种探索。在幼儿内心,他们靠着探索本能驱动,还不知道也顾及不到这个行为会带来什么影响。
面对不能接纳的行为,妈妈门都想要一个方法,可是方法都在孩子身上,不在我这里,于是建议她们:慢下来,观察孩子究竟从中获得了什么,观察不合理行为背后的合理原因。
一个妈妈经过观察发现:孩子是喜欢垃圾桶里的盒子,纸袋和塑料包装,想捡出来玩,被我制止并且把东西全捡回去或者丢了,他只好再去翻,现在给他留了一些包装袋玩,没有再频繁地翻垃圾桶了。
另一个妈妈经过观察及讨论发现:扣墙的孩子很想知道墙的里面有什么,于是妈妈带着她找了一面有破损的墙,让孩子观察。至此以后便不再扣墙。
一个是给孩子留出包装盒,一个是找个破损的墙面看一看。看起来,两位妈妈的方法好简单。
可是能给予简单方法的前提是:不急于用成人的思维去评判,而是通过观察试着了解孩子的视角与心理需要。
否则,越是急于管教,就会离真相越来越远。孩子表现出来的,让我们不理解的行为,如果简单禁止,往往都会适得其反。
慢下来,放下心中焦躁的评判,抱着好奇之下去观察,不仅有助于帮助孩子改善行为中不合理的地方,还有助于发现一个宝贝的探索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