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浪的人
工作以后,便远在他乡,就像是漂泊在外的船,离岸边越来越远,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迫切的想要停船靠岸。
2014年,来到现在的这个项目,新人、新的环境、新的圈子、新的开始、新一轮的流浪。当时算是项目建设的高峰期,以至于忙碌成为了一种常态,每天来不及欣赏朝霞,也忘了驻足望一眼黄昏。时间就这么流逝着,同时也会忘记其他的一些东西,比如想家的念头。
那一年,在春节放假前几天,特意看了下日历表,才发现时间真的走得很快。心里很清楚的记得到现场的时间是4月15日,然后在加班中度过了五一、端午、中秋、十一、元旦。前一秒刚感叹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便到了年关,即将可以回家了,后一秒领导来找我谈话,讨论关于春节期间留守人员的事情,谈话的结果很不幸,我成为了部门里需要留守的那一个,幸运的是项目上还有一群和我一样需要留守的人,所以我并不孤单一个人。
虽然不是第一次在外过年,但却是离家最远的一次。虽不恋家,长时间不回难免也会有些想念。随着春节的临近,人越来越少,项目上越发显得冷清,直至最后只剩下留守人员。然而住的小镇上却逐渐热闹了起来,来往的行人似乎比平时更忙碌些,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过年的气息,思乡情也越加浓烈。
那年留守的人员有十多个人,每个部门都有一至两个,还包括物业人员、司机等。其中物业人员、司机都是本地人,只需要白天值班,晚上还是能够回家的,影响不会太大。其余人员都是家相对较远的,平时回家的次数本来就少。如果说春节留守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其实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因为每年总需要有人要留下,所以他们都义无反顾的选择留下。
2.坚守的心
A部门的一位前辈,同时也是一位平易近人的领导,因为平时比较熟悉,我知道他已经连续在项目上度过了三个春节。一方面是为了能让其余的人安心回家过年,另一方面是因为岗位职责的特殊性,他不放心所以选择留守。另外我知道他待过很多的项目,是在项目上过年的常客,说他以项目为家也不为过。
这是一位让人敬佩的前辈,有一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次他好不容易休假,周六上午从项目出发,下午刚回到上海的家里,现场有个紧急事件需要处理,当天晚上他便出现在项目现场,着手处理事件。按照他的职位完全可以安排部门人员去处理,不用亲自跑一趟,然而他却亲自回来处理,这种工作态度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我想到了两个词,敬业和尽责,再想想他在过年的时候会选择留下就不难理解了。
B部门的一位同事,已连续在项目上度过了二个春节,以前都是一个人在项目上过年。那年特意把父母、妻儿接到项目上,之前的两年是因为小孩还小,所以没有接过来,那年也算是一个小家的团圆了。
平时和他聊起,他说亏欠最多的就是妻儿和家里的父母,每年总是聚少离多,春节本该一家团聚的时候,却相隔两地,我从他的眼里读出了一种无奈,但是他说并不后悔,他不留下别人也需要留下。我想到了另外两个词,奉献与坚守。
也曾问过现场留守的一些工人为何不回家过年,答案大多是离家太远,车票也不好抢。或者是来回开销太大,回家待不上几天,干脆就不回。另外就是过年期间工资翻倍,能多挣一些补贴家用。工人是淳朴的,从事着体力劳动的他们,永远都是想着能多挣一些钱,让小孩能有更好的成长环境,让老人能有多一份依靠,然而自己并不愿多花一分钱,可怜天下父母心。这让我想到一个字“爱”。
3.回家的梦
每个留守人员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当我知道需要留下的时候,并没有第一时间告诉家里,直到除夕前两天才打了个电话回家,电话那头是父亲接的电话,短短几分钟的通话,父亲并没有说什么,基本是我在说话,父亲只是在最后告诉我要照顾好自己,注意保重身体。挂了电话之后,我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我知道父亲是失落的,我能感觉得到,只是他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想到年迈的父亲,我知道在他余下的时光里,见面和陪伴的时间或许会越来越少,心里就充斥着一种莫名的难受。亲情永远是最牵动人心的,也是最让人难以割舍的。一生太短,远方太远,故乡难忘,恨不能常伴亲人。
每年春节来临的时候,永远都会有那么一群人,他们远离家乡却又不能回家,他们遥望着家乡的方向,心里藏着一个回家的梦,而他们思念的家乡却隔着一个梦的距离。不能回家的他们,选择坚守的同时会在心里默默的祝愿,祝愿那故乡的亲人能平平安安。
漂泊在外的人,一想到家,心情便久久不能平静。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停船靠岸就像是回到了家的港湾。家永远都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因为那里能遮风挡雨,那里有温暖和爱,那里无可替代。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今年,你回家了吗|《世间事》专题新年征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