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春
最近利用课余时间读完了这本书,这是一本关于人性的思考的国外文学书籍,文中提到了友情,亲情,爱情以及自我的心灵赎罪等,情节跌宕起伏,给我以时而感动,时而温暖,时而痛恨的感觉,看完后感触颇多,觉得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是个追风筝的人。
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久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该如何抉择?
作者以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开头和结尾的画面相吻合:追风筝的人们欢叫着奔跑着,追逐着逝去的光与影,在追风筝的过程中让作者看到了一个在挣扎中成长的自己,一个孤独而卑微的自己,一个曾经自私与懦弱的自己,但是最终发现了自己良心以及信仰。
【友谊】:为你,千千万万遍。
在文章所有的人物中,我最喜欢是仆人哈桑,他从出生就有生理缺陷、地位低下,尽管他与阿米尔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尽管他们事实上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哈桑永远不能成为阿米尔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感谢上帝,让哈桑却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拥有勇敢的品格。
哈桑对阿米尔说过无数次“为你,千千万万遍”,为了阿米尔,他可以做任何的事情,事实上,他也是这样做的。
即便是哈桑知道,在童年时阿米尔看到了他在因为帮阿米尔追风筝,但被一群恶人凌辱而未伸出援手,但他还是选择一如既往对阿米尔奉献他自己。即使当阿米尔后来又栽赃陷害哈桑,说哈桑偷了他的财物时,但他却捍卫了阿米尔的荣誉和尊严,对阿米尔的爸爸说,这是他干的,最后逼走了哈桑和阿里他们父子两,纵使过了很多年后,他也从未改变自己对阿米尔的这种感情,宁愿付出自己的生命,也要捍卫阿米尔的家园。
每当读到哈桑的情节时,都会让我感动于哈桑的品格,但也为他的这种忠诚感到心痛和悲凉。
[感悟] :我想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当朋友需要时不计回报地去帮助对方,在帮忙之后不会有“他欠我个人情或者我欠他一个人情”之类的想法。反观我们的当前的社会现实,目前这样的友谊还有多少?答案是很少很少。我们不得不停下来思考,是利益的驱动还是人性的贪婪亦或是人生来的自私让这种纯真的友谊消失殆尽。所以最后希望人们能够不断的通过阅读来自省,在生活中能够少一点自私,多一点无私,朋友之间少一点利益,多一份真诚。
【责任与担当】:哪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人都会犯错,错误也分大小。有的错误,一句“抱歉”“对不起”就可以解决,而有的错误却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赎罪。阿米尔在他童年中犯下了错误,而正是这一过错,让他后来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他开始认识到自己的过错时,他决定用他的一生来弥补对哈桑曾经的背叛。
[感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承认错误,要不断的自我反省。
【自我救赎】:当恶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
在离开阿富汗20多年后,阿米尔在美国接到了他父亲在阿富汗的朋友拉辛汗的电话,说:“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于是,阿米尔义无反顾地回到已经受塔利班统治的面目全非的故乡,在与阿塞夫的斗争中救赎自己。他曾经欠哈桑太多太多了,背负着沉重的良心债,让他恨自己。当他在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时,被阿塞夫打的嘴唇开裂、肋骨一根根断掉的时候,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痛快和轻松,并感慨说:“我体无完肤,但心病已愈”。后来他将哈桑的儿子带回了美国,教他如何放风筝,追风筝。
[感悟]:他的弥补,他的救赎,不只是为了那个曾经被他伤害的人,更多的是,为了救赎他自己的心灵。当我们曾经的恶行导致了后来的善行,或许那才是真正的自我救赎。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
最后,画面停格在了索拉博放起风筝,阿米尔为索拉博追着风筝。
一切都是因果轮回,很多年前,哈桑为阿米尔追风筝,“为你,千千万万遍”,很多年后,阿米尔为哈桑的孩子追风筝,“为哈桑,千千万万遍”。
读到了最后,我才懂得了为什么书名叫做《追风筝的人》了。
那风筝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去追风筝?那风筝应该是美好的友谊,是心灵的救赎,是承担的勇气,是爱的希望,更是我们人人应该所要追寻的,内心的无愧和宁静。
在追风筝的途中,有懦弱,有彷徨,但是,不可以停下脚步。我们应该相信,只要一直追寻下去,属于我们的风筝,一定会在某一个地方等着我们。
感悟:情感是人类的弱点,也是人类的依靠。希望我们都能拥有真正的友情,亲情和爱情!
2017年6月9日
感谢您阅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