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关于“为何进入体制内工作成为潮流”的漫谈,是我参与过的漫谈活动中参与感最好的一次。
入会的一共七八个小伙伴,除去2位大三学生,与1位在下班路上断断续续参与的朋友,其余几位都是体制内人员,国企央企事业单位教师......没记错的话,都包含了进去。大家互相介绍完,我突然想,不会是私企的同学们还在加班吧(说笑。
关于为何成为潮流,大家并未多谈。
因为从经济层面说,经济放缓,市场需求的压缩,毕业生的增多,让更多人迫切需要找到一个落脚点。
从历史层面说,不管是科举,还是计划经济,都在中国人的基因中沉淀了优则仕,铁饭碗的种子,希望这个落脚点更安稳一些。
我们并不能左右这一潮流,也看不透其中本质,只能从自身出发,谈一谈体制内的收获与失去。
漫谈开始前,教师A被随机选中做了主持人,后来觉得这个安排恰到好处,A熟练地掌握着一堂讨论课的进程,并不断鼓励大家畅所欲言。
B同学工作经验最为丰富,且在人事科工作,因此对于这个话题最有感触,也是整个漫谈最精华的部分。
1. 俗话说,“流水的官,铁打的吏。”从古到今,体制内的工作都可以分为“官”与“吏”两种。
我自己的理解,“官”就是日常中的大官们,而“吏”,就是余下的中低层官员及普通技术人员。
说官是流水的,就是每几年上面就派新官来,再过几年,这个官或升或贬,不在某地久留;而官员的升贬,又与其政绩、人脉、过往履历等息息相关,水深而不测。
说吏是铁打的,古时一个县衙里除了县太爷及其亲信家属,余下的办事人员皆为本乡人,且可能一做就是一辈子。当今一个科室里,可能不为同乡,但基本都是奔着做一辈子来的。吏的手里得有点拿手的本领,是留给自己吃饭的底线。
未来想为官,还是做吏,两种不同的发展渠道。
2. 熬粥论:新入体制内的同学,可能满怀热情,希望能够一己之力改变周围风气,至少出淤泥而不染。可惜这碗粥熬得已太久,新加入几粒米,并未有多大改变。闻起来,这碗粥沁香扑鼻,但当把自己熬了进去,越熬越深,才会感受到其中炙人的滋味。
比如会议里分享的例子:当年如人中龙凤的博士生,刚刚进入体制内时,也曾星光熠熠,但在为官的路上被制度拦截(好像是35到40岁之间必须达到什么要求才有升迁资格),从此郁郁寡欢,每天10点上班,吃饭睡觉,睡醒下班买菜,日日如此,直到退休。
3. 不随意裁人的原因:如果深思上面那个例子,可能会发现,体制内在不断出现大量冗官,那么就需要不断招人发光发热,“因为人太多了所以要招人”;另外,体制内招纳,培养一位官吏的成本是很高的,当老虎落马,痛哭流涕的不仅是老虎,还有一直栽培及纪检的整个系统;
4. 清白收入:国家有3581政策,科处局部级干部月薪从3K到1W;我研究了所在国企的薪资结构,想提升收入,基本靠工龄、职称或专业证书、各种荣誉评比(优秀党员、五一奖章、技能获奖等),至于绩效部分,基本是大锅饭模式,整个企业效益好,大家一起分蛋糕。
(以上整理,只是我个人理解,可能与B同学的说法有出入,大家可供参考)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漫谈中大三的同学C或许还未决定未来去哪里,但他的信心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无论去哪里,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趁年轻,一定先多出去闯闯。
而对于已经进入体制内的我们,日省吾身,即使表面的棱角会被丝丝磨平,但一定要保留着一份进取心。
对于同学C,年轻就是资本;
对于体制内,每一秒都值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