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接近期末的时候,网上就会流行各种各样的吐槽教师这个行业的段子,如“临近期末,又到炸毛期……”,“老师带着一群孩子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结果只有老师一个人上岸了。有游着游着不游的;有老师帮忙拉上岸,一扭头,孩子又跳下水的;甚至有往回游的……”等等。总之,孩子前进的道路是曲折往复的,提到“老师的付出和孩子们的收获”这个话题,部分老师难免尴尬和心酸。
前不久,听一位资深老教师评课,印象颇为深刻。他提到“老师不是发射器,孩子们也不是接受器,“教师的讲完”和“学生的学会”完全是两个概念,因此要注重孩子们知识的主动建构。”这位老师讲的多好啊!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特性的未成年人;学生是蕴含着巨大潜能生成性的人;学生是能动的具有自主性的人。”今天,我们重点来谈第二点,“学生是蕴含着巨大潜能生成性的人”。
《植树问题》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内容,教材中设计了三个例题:“两端都栽”的情况,“两端都不栽”的情况(“一端栽树”的情况在练习中出现)和“环形植树”的情况。通常老师们会花3个课时来处理,第一种情况详细讲授,第二、三种情况让孩子们结合实物和经验,自主探索,从而找到“间隔数”和“棵树”的规律,解决问题。无可厚非,这是一种比较不错的教学策略,很多老师也是这么教,孩子们也是这样学的,学习效果也还不错。
以上是我之前关于《植树问题》教学的认知,然而这种认知在听完王老师执教的《植树问题》之后发生了变化。王老师在以“植树节”为契机的谈话导入之后,利用化繁为简的思想,将问题情境中“100米”简化为“20米”后,便把问题抛给了学生,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得到了一种种的解决方案。有用算式计算的,有用文字表述的……在全班汇报交流环节,有汇报“两端都栽”这种情况的,有汇报“一端栽树”这种情况的……在讲解、质疑和辨析中,孩子们主动地完成了知识建构。这个过程堪称“精彩’”,短短的四十分钟,借助王老师精美教具的演示,在孩子们思维高度活跃的过程中,在有效课堂任务的驱动下,孩子们理清了三种情况下,植树棵树和间隔数的关系,且能够将其应用到生活中,至此“植树问题”完美解决。这样的课堂容量几乎是我前文提到的课堂内容的2倍,而这个小奇迹恰恰是孩子们创造的,因为他们是蕴含着巨大潜能生成性的人。
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作为老师的你我想好如何去激发他们的潜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