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啊。。。。。。

                                                                                                          一

最初,“玉”作为一个名词落在我心头时,她是一个敦煌飞天的形象:高雅,温润、丰腴、柔美。这个认知来自于我已有相关词语的积累:说身形容貌的有亭亭玉立,花容玉貌,珠圆玉润;说性情品格的有温润如玉,冰清玉洁,冰心玉壶;说风骨格度的有玉树临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成其美,即使生病都是“玉山倾倒”,带“玉”的景物也让人浮想联翩,“琼楼玉宇,雕栏玉砌,金风玉露。。。。。。”每一幅画面都又精致又仙气飘飘!可以说古代中国人把想得到的美好都赋予了玉,或者说玉寄托了古人对各种美好的向往,再想想和“玉”有关的这些字吧:“琼、珍、瑰、瑞、璀、珮、瑶、瑜”(王字旁又叫斜玉旁),从音,到形再到意,哪个不美得不像话?古人可以把玉佩带在身上彰显身份地位,可以雕成物件放在身边把玩,还可以写进书画,制成建筑,最终玉成为一种文化。所有这些到我这儿,形成了一个具体可感的飞天神女形象,她带着凛烈的仙气儿,遥不可及。

当初认为的“遥不可及”大概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价钱吧,那时总认为只要是玉,就是美玉,美玉当然无价啦。但是它最终还是进入我这“寻常百姓家”,成了我身上的一件件佩饰、一个个念想。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玉是结婚后生活在婆家的那段时间。那段时间在老家养病,住在分给我们的二楼房子里,那房子的设计很特别,一间大通房隔成两部分,每部分由两个卧房和一道通向各家庭院的楼梯组成,我们住在西边,老公的奶奶住在东边,中间一道小门互通有无。那段日子我整天躺在床上百无聊赖,老奶奶每天过来和我聊天,陪我度过一段难熬的时光。

奶奶那时八十多岁,矮小精干,头脑灵活,说话机敏,是个精明而温暖的小老太太。每当楼板咚咚咚地响起,我就知道是奶奶拄着拐杖在爬楼梯了。等这咚咚声停下,奶奶打开中间的小门,喊着我的名字走进屋來,等她坐定,先问问我的身体情况,接着就开始和我聊天。通常是老人家说着,我听着。听她讲她漫长的一生中经历过的大小事,讲这个大家族和我们的小家庭形形色色。奶奶的一辈子很精彩,经历过社会变迁,见识到大风大浪,嫁过两个男人,开枝散叶,儿女分散曲靖周边不同的城市乡村。她自己学会了给小孩揉肚子的本事,深得四邻八舍敬重。

有一天,奶奶和我聊完天,从怀里摸出一个小包,细细打开,原来是一对翠绿的玉手镯。她跟我说这对手镯的来龙去脉,告诉我她那几个外孙女都巴望着她身上的这样好东西。奶奶要把这对镯子送给我!我慌忙拒绝,不肯要奶奶的宝贝。

当时的我还不懂得老人家的心意,硬生生拒绝了,现在想起来很后悔。老一辈人看重玉石,喜欢把玉当作传家宝流传下去,他们把玉石送给自己看得上的晚辈,这份礼物既是留给子孙的一笔财产又算是为子孙留下一份念想,奶奶要给我这对玉镯承载着老人家的深情重义!可惜当时我不懂,辜负了老人家(祝奶奶在天之灵安好)。

之后我婆婆送过给我一小串玉串,有普通手串一半大小,几个指甲盖大小的相同模样的小兽串在一起,颜色暗哑,做工粗糙。同样是份沉甸甸的心意,我满怀感激地接受了。婆婆走后还留给我一只玉手镯,那只镯子的材质只能算是普通石头,通体没有一点光滑平整的地方,小小一只镯子上布满无数细细密密重重叠叠的刻痕,像极了婆婆的艰难人生。怀念她。

这之后,我买过各种玉制挂件,多是夏天带着玩的,百把块钱的东西,都不贵。这时候,玉已经从凛然不可冒犯的天仙变成了农村穿花袄的小丫头————我可以随意驭使她。因为不在乎,所以我的各种玉制挂件不知都扔哪儿去了。唉,跟人一样,没把你放心上,也就不会珍惜。

有一次,听一个同事炫耀她带的两只玉镯,从她那里我第一次听说“水头”这个词,也第一次知道我以前所认识的“玉”准确地说叫“翡翠”,还搞清楚了“翡”和“翠”是什么东东。那一刻,玉在我心里又成了触不可及的仙女,我渴望得到一只真正(贵)的玉佩饰。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对玉这种东西都有一种偏执的热情,一进玉器店我就会趴在柜台上顺着边儿一遍遍地看玉饰的价钱和它对应的材质。当然啦,就算趴着柜台看无数眼,顺着柜台走无数遍我都买不起任何一件看得上的玉饰。都说“美玉无价”,没欣赏过“无价”的玉什么样子,但体验过从有价走向无价的这一路数字逐渐变大给人带来的强烈震撼,太他妈贵了!常会在一串串数字前陷入巨大的无力感中:完,这辈子都不可能拥有一块水头好的翡翠了!想想真心疼那时候的自己,有句话的大意是,执着于什么就会被什么伤害,没错!

好在很快就调整了想法,聪明地做出了“只买对的,不买贵的”这个决定。大概在前六、七年的样子,我用攒了一年的补课费买下一只“天价”手镯,圆了多年的梦,也治好了偏执狂热病。一直带着这只手镯,它已经成为身体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也是我一段心路历程和生活经历的总结。赏玩这只镯子的时候,眼前便会闪过一段段生活场景、一个个人物样貌,要感谢它给我留住那么多年轻时代的美好回忆。此刻,有种“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朦胧。

想来挺有意思,我竟然有过很长一段岁月是在为一只翡翠手镯而奋斗————目标明晰,过程坚定。其实,为一只手镯而努力生活的意义和为一幢房子而奋斗的意义并没有太大差别。

                                                                                                            二

现在已经完全可以冷静地审视这种矿物质。

玉就是一种自然界产出的、美丽、耐久和罕有的微细矿物集合体,也就是说玉就是一种岩石,只不过产量稀少(物以稀为贵),致密坚韧(硬度高,耐久性大),色泽惹人喜爱(美丽)。

目前专称为玉的,是指翡翠和软玉。为了显示它们的尊贵,就将其从玉石中独立出来。其他如岫玉、独山玉等则属玉石之列。

先说翡翠。

翡翠主要是由微晶硬玉矿物质的集合体组成。我国 的翡翠来自邻邦缅甸,起初,为了和中国新疆和田玉(软玉)区别开来,将它称之为“非翠”,即不是中国翠玉的意思。由于缅甸硬玉所呈现出的红色或绿色的色团或色斑,颜色之美犹如赤色羽毛的翠鸟和绿色羽毛的翠鸟,先人们就用美丽的鸟名“翡翠”代表色彩斑斓的硬玉,“非翠”变为“翡翠”,由此翡翠就成为达到玉级标准的硬玉代名词。

翡翠之所以成为玉石之冠,是由它的一系列属性决定的。首先是它引人注目的颜色。翡翠中的红色称之为“翡”,绿色称之为“翠”。颜色好的翡翠其绿色犹如雨后冬青,凝翠欲滴,色调鲜亮清明;翡和翠兼有者,绿色的翠衬托着的红色的翡,显眼醒目,犹如万绿丛中一点红;若一块玉上同时出现红、绿、紫(紫罗兰色),则被称之为“福禄寿”,相当罕见了。优质翡翠,除了要有好的颜色,它的透明度,俗称“水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价格不菲的“高翠”,就是指高透满绿的翡翠。翡翠的另一个重要属性还表现在由微晶硬玉等矿物质相互交织组成的致密细腻的质地,并由此产生的强大韧性。

因为优质翡翠价格昂贵,一些珠宝商将一些具有杂色的次等绿色翡翠采用酸处理的方法漂去杂色只留绿色,然后在被酸腐蚀的孔隙中注入透明的填充剂,使其呈现绿色并更透明,用这种方法处理过的翡翠称为B货。更有不良商贩,将无色、浅色或色不正的翡翠经人工加工处理,使其变成艳丽的绿色或紫色,这种翡翠被称为C货。未经处理的翡翠称为A货。A货则从开采到加工的整个过程,都没有经过人为的化学处理,种质和颜色都是天然形成的,它就是人们所说的真货;B货经过化学注胶处理,玉石的内部结构遭到破坏,种质和颜色都被改变,没有了玉的韧性,松软而充满空隙,为了不被看出来,在空隙中加入透明的硅胶,所以看上去通透翠绿,但这种翡翠经不住时间考验,一般几年之后硅胶氧化,原本看上去漂亮的翡翠会变得面目全非;C货是经过人工染色的假货。

如果想买到一块质地优良的翡翠,必须注意观察以下几点:1、质地。天然翡翠质地透明或半透明,表面油亮润泽,透过光照可见到里面有部分雾状和斑状。2、硬度。翡翠的硬度很高,用锋利的刀具在上面划刻不会留下痕迹。翡翠可以用来划玻璃,如果划不出任何痕迹就值得怀疑其真实性了。3、翠性。天然翡翠对着强光观察,可见其中的矿物颗粒的翠色闪光,俗称“苍蝇翼”,翡翠以绿色价值最高。4、比重。翡翠的比重大,掂在手上沉甸甸的压手。5、做工。优良的翡翠因种、水、色都好,成本很高,所以做工精细。6、声音。翡翠和翡翠轻轻撞击时会发出清脆的声音。

和田玉

和田玉是产于新疆和田地区的软玉,以产地命名。和田玉以其温润光洁的色泽,细腻强韧的质地而闻名于世。软玉的硬度稍次于翡翠,但它是所有玉石中抗击能力最强的。和田玉按其产地和形状分为山玉和籽玉。山玉是直接从原生矿体中或从残积、坡积中开采出来的;而籽玉是呈浑圆状的砾石卵石,见于河流底部的沙砾层,表面带有表皮,称之为“璞”。由于流水等介质条件长期对玉起到润化作用,因而籽玉的品质优于山玉。

国内外软玉的产地很多,分布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唯独产于新疆和田地区的软玉——和田玉最为出名,这是因为组成和田玉的矿物颗粒度比其他地区的更为细小,一般在0.01mm以下。同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软玉颜色单一,唯独和田玉出现多种色彩,构成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等一系列品种。

和田玉中颜色洁白者称为白玉,其中以色泽滋润如羊脂,并略具透明感者为珍品,特称羊脂白玉。羊脂白玉可以说集中了玉中“润、细、温、洁、腻、纯”的所有特点。由于产量极少,价格不菲。羊脂白玉透明度极高,雕琢成极薄的酒杯,斟酒可透过月光,故名“月光杯”。唐代诗人王翰《凉州词》中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中的夜光杯,被典籍尊为“白玉这精”,即白玉中的羊脂玉所雕。和田玉中颜色呈青色者,称为青玉,和田玉中青玉最多,且常见大块,青玉以淡青色为最佳,深灰青色最差。和田玉中颜色呈绿色或暗绿色的称碧玉,颜色鲜艳的为上乘,绿中带灰的为下品,碧玉的颜色和结构不如和田玉其他品种均一,常呈杂乱的环斑状,有时可见黑色斑点。 墨玉是和田玉中颜色呈黑或灰黑色者,极为罕见,墨玉的颜色是由于玉料中存在显微颗粒状的石墨,墨玉中纯黑如漆者为上等玉料。和田玉中颜色呈黄色的称为黄玉,以淡黄、浅黄色最为常见,而色浓者极为稀少,其中尤以蒸粟黄、蜜蜡黄最为珍贵,其价接近羊脂白玉。由于黄玉是和田玉中的稀有品种,即使是浅色黄玉,也因其质地细腻,光泽细润颜色均一而为上等玉料,身价不在白玉之下。

和田玉作为我国传统玉器的主要玉料,有着极为悠久的使用历史。代表史前文明的良渚遗址中出土的一些玉器就是由和田玉雕刻的,对和田玉的利用到汉代达到空前发展的地步,比如西汉的金缕玉衣大部分为和田玉玉片,汉代对玉的使用还为以后历代玉器开辟了提供充足玉料来源的渠道,一些巨型玉雕,如元代的“渎山大玉海”(净重6500公斤)、清代人物山水玉雕“大禹治水图”(净重5350公斤)等,其玉料皆来自新疆和田地区。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奖牌也加入了玉元素,在传统金属牌上第一次创造性地使用了中华美玉,奖牌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奖牌背面镶嵌玉璧,金牌上使用白玉,银牌使用青白玉,铜牌上使用青玉,被形象地称为“金镶玉”。奖牌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其形状似双龙聚首,又似祥云浮空,这一设计灵感来自汉代玉饰。北京奥运会奖牌的设计彰显了玉的高贵,中国特色浓厚,艺术风格尊贵典雅,既体现了对获胜者的礼赞(美玉般纯净透彻的君子之心),也形象地诠释了中华民族以玉比德的价值观和荣誉感,堪称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

其他传统玉石

除上述翡翠(硬玉)、和田玉(软玉)专称为玉外,在玉器的用料上还有其他传统玉石,这些玉石有:岫玉、独山玉、玛瑙、绿松石、孔雀石、京白玉等。

岫玉又叫蛇纹石玉,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因为蛇纹石玉的颜色常以不同色调的绿色相间分布,形成斑驳的条状,如同蛇皮花纹,故名。岫玉除绿色外,还有白、黄、青、墨绿等色。岫玉在我国文化玉器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史前文化遗址中皆出现岫玉饰品,如河姆渡文化、殷墟妇好墓等。独山玉产于河南南阳,又叫南阳玉,质地细密,硬度相当于和田玉,颜色多变,独山玉的利用历史同样相当久远,商代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中就有独山玉玉器,独山玉中以绿色为最佳,法国学者称其为“南阳翡翠”。玛瑙在古代常与珍珠齐名,常用“珍珠玛瑙”代表珍宝,这可能跟玛瑙的硬度较大,加工困难有关。现代加工技术高超,玛瑙产量又大,玛瑙的价格一般不高,但是水胆玛瑙的雕品价格却是例外。绿松石颜色呈天蓝、蓝绿至绿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利用历史,史前的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遗址中,以及其后的商、周、春秋、战国、汉、南北朝墓葬中均发现有绿松石饰物,唐代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入大量绿松石饰物用于装饰佛像。孔雀石作为玉石,是由胶态的孔雀石矿物组成,因其绿色相似于绿孔雀的羽毛而得名。孔雀石硬度不大,但绿色色调丰富多彩,构成的图案引人注目。早在青铜器全盛的时代,它就被作为玉饰镶嵌在青铜器皿上。

玉器在中国古代的作用有三类:礼仪类,葬玉类、佩饰类,工具类实用和玩赏类。

礼玉是古代先民在宗教祭祀及国家大典等重要礼仪活动中使用的玉器,这类玉器主要指璧、琮、圭、璋、瑝、琥六种,《周礼》称这为“六器”。璧作为礼器有三层象征意义:一是天帝,二是君主和王权,三是吉兆和吉祥。葬玉是专用于随葬的玉器,古人认为以玉敛身能够保护尸体,葬玉就是这类专门为保护尸体而制造的随葬玉器,主要有玉衣、玉含、玉握、玉塞等。佩玉是指佩带在人身上的各种玉器,其特点是个体较小,大多有穿线的孔洞。佩玉的种类很多,如玉珏、玉镯、玉牌、玉钩带、玉刚卯等,有的单独悬挂,有的成组佩带。玉制工具指具有实用价值的玉制器物,主要见于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随着铁器的出现,玉制工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玉制工具主要有玉灯、角杯、玉盘、玉斧、玉铲、玉凿等。玩赏玉器指文化艺术高度发达情况下产生的装饰艺术及其成品,玉摆件是摆件中的精华部分,用于陈设、观赏和把玩的玉器,多见于清代,主要有玉屏风、玉尊、玉观音、玉花插、玉兽等,一些玉摆件的玉材、器型、文饰、工艺与美术俱臻完美,堪称玉雕艺术旷古绝今之典范。

在国文化玉器有着悠久的历史,玉器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深化。起始于新石器时代,且遍布全国,成长于夏商周三代,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于秦汉年间,繁荣于唐宋诸朝,鼎盛于明清年代,终集大成于现代。每时期的玉都反映出时代特色,新石器时代玉器有玉刀、玉斧钺、玉琮、玉璜等,特征在于朴实无华,平素古朴;夏商周三代的玉器的作用不仅作为礼器使用,还成为统治者财富的象征和身份等级和权力的标志,如玉圭为不同身份的人佩带使用则说明人物不同的级别地位,有着严格的规定;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人文精神逐渐显现,这是由于以人文主义思想为中心的诸子学说对它影响所致;汉朝打通了西域交通和贸易,大量新疆和田玉进入中原,由于玉料细腻,雕琢工艺精湛,汉代玉器在中国玉文化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有“汉玉”之称,汉代玉器不仅玉质精美,而且品种繁多,不仅雕工精美,而且形式多样;到了唐宋元时期,玉器制作复兴和繁荣,并出现商品化趋势,此时玉雕制品以日用玉器和装饰玉器为主,唐代玉器还与金银结合,宋代复古之风兴起,也创作了不少仿古玉器,而在传统技法上有所创新;明代玉雕工艺有着高度发展,这归功于镂刻技术的改进和创新,玉器品种增多;清代玉器在我国玉器发展上进入鼎盛时期,造型独特,风格多样,品种齐全前所未见,在清代还出现以山水、人物为题材体现历史故事的巨型玉雕,如“大禹治水”等,它们都是划时代的玉雕杰作,为后人留下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国玉雕工艺在今天再次达到新高度,许多雕品成为国家珍宝。

能代表史前文化发展水平的,必须要说到红山文化。红山文化发源于内蒙古中部,起始于五六千年前,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以辽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延续时间达2000年之久。红山文化反映的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与中原仰韶文化属同一时期的发达文明,它全面反映了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特征和内涵。玉文化在红山文化中处于研究核心地位。从所出土的大量玉器中可考证中华文明的历史社会结构及社会形态。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史前文化中,只有红山玉器与“黄帝”有相当高的契合度,中国文献记载的黄帝图腾(熊、龙、龟、云、鸟等)均有红山玉器与之对应,这些图腾性玉器反映了5500年前红山先祖的生产、生活、生育和生灵情况,而红山玉龙的发现不仅让中国人找到了龙的源头,也充分印证了中国玉文化的源远流长。红山玉龙有“中华第一龙”之称,其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圆润流利,生气勃勃,身上似乎负载着神秘意味。中华民族以“龙的传人”自居,龙的起源同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形成和文明时代的起源紧密相关,红山玉龙对于研究中国远古时期的宗教,总结龙形发展序列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玉器的使用是红山文化的一大特点,挖掘出土的大量玉器表明红山文化时期就已进入了以玉祀神的阶段,从不同墓穴出土的玉器数量和种类能见出当时社会结构等级制度严格,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贫富差距很大,有了私有制概念,甚至已经形成了原始的国家。

很少听说世界上哪个国家有像中国人这样痴迷于玉石的,为什么中国人对玉情有独钟呢?这跟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儒家文化一统思想有很大关系。

首先,人们认为玉能养生。古代医学不发达,诊疗手段只有简单的望闻问切,治疗技术和效果更让人失望,所以生病不如防病,而早在《黄帝内经》中,玉就被认为有养生防老之功效,在堪称医药宝典的《本草纲目》中也有对玉器安神蓄气功效的记载。知道吗?玉石是古代炼治长生不老丹药的药引子,到今天仍有许多人对玉枕、玉梳等保健品趋之若鹜。人们,尤其是老年人爱佩带玉坠、玉镯等物件,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信奉“玉养人”之说。

其次,玉是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彰显。因为玉石属不可再生资源,从获取到制作都非常困难,所以从古至今人们都以拥有它来显示自己的独一无二与尊贵。古代有资格佩玉带的只有达官贵人,今天贪官们的攫取列表中也从来少不了精致的玉器。

第三,玉是吉祥的象征,古人认为玉是石头与大自然灵魂所结,它具有生命的灵性,代表着众生对平安美好的期待。像五福临门、寿比南山、并蒂莲花等题材的玉器就寄托着人们心中美好的愿望。

最重要的一点是,玉是文化、道德的物化。玉的隐喻有很多,比如说,至今人们认为身上佩带的玉饰能代人受过,为主人免祸保平安。一块石头如何保得平安?这种隐喻的思想源头是什么?我想可以这样解释,因为身上的玉佩脆弱易断裂,当人们发现自己随身携带的物件断裂时必定会检查原因,反思是否是因行事鲁莽所致,这种检查和反思行为本身就是让人远离祸端的做法。又比如,人们认为它吉祥如意,这种思想文化和玉石的物理属性分不开,人们都爱把美好的愿望寄托在那些色泽美丽温润,质地坚硬又稀少罕见的东西上,玉石正好符合人们这一理想。中国还有“君子比德于玉”的说法,这又源自哪里?儒家思想主“内敛”,和闪闪发光的钻石、金银不同,玉石温润不张扬的物理属性恰恰契合儒家这一思想。

古人常佩玉饰在颈项、腰间,甚至对有身份或品德修养高的人做硬性要求,周代就如此,官阶高和学问广的人一定要佩带玉饰,行为举止都要规矩有度,不能速就和慌张,行动时所佩玉饰有序撞击,才能发出有节奏的音响,以体现谦谦君子风。“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成为当时上层社会崇尚的社会风气。

本以为玉没什么实际用途,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最多是偶尔作为有钱人家的日用品,但是查阅资料发现它在某些方面还是有点实际作用的,只不过这作用不是对活人的。在众多玉制出土文物中,有一类形制特别的“套件”————玉含、玉衣、玉塞、玉握,这套东西的作用有不同说法,但总归它是被含在嘴里、穿在身上、拿在手里、塞进体内的,好歹派上了实际作用,可是这“实际作用”又有什么作用呢?虽然这种作用不好理解,但能肯定的是,玉在古代,人们已经把它看作是永恒的象征。事实上,玉文化内涵已远超它的实际价值。

我们可以从流传到今天有关“玉”的故事中,形象深入地认识这种奇异的石头在古人心中和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最熟悉的要数那块著名的“和氏璧”。楚国人卞和捧着一块内含宝玉的石头献给楚历王,被砍掉一只左脚,楚历王死后,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这块石头,这次被砍去右脚,武王死后文王即位,卞和抱着这块有玉的石头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继续哭,直到哭出血都停不下来。文王听说这件事就派人去问了: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多得是,为什么只有你哭得那么悲伤?卞和回说:我不是哭被砍了双脚,而是为宝玉被叫石头,忠诚的人被叫骗子而悲伤啊!文王经他这么说,就叫玉匠雕琢那块石头,果然从中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于是那块玉被命名为“和氏璧”。后来这块玉落到赵国宦官缪贤手里,又被赵王占为已有。秦昭王听说这件事,也动了心思,他向赵王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这块宝玉,赵王不敢不答应,又怕受骗,落个鸡飞蛋打。蔺相如便自荐奉璧出使秦国,献璧后,秦王果然想耍赖,蔺相如让人把玉偷偷送回赵国,得以“完璧归赵”。数十年后,秦灭了赵,这块玉最终还是落到秦国。据说赢政统一中国后,命丞相李斯在玉上篆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并雕琢为玺的形状,代代相传,成为“传国玺”。一块玉可以掀起起一段波谲云诡的历史,足见它在中国文化中的份量。这块玉后来还引出一段“公案”:世人都赞蔺相如的机智勇敢,既保住了璧玉又保全了赵国的尊严,明朝历史学家王世贞却认为恰恰是蔺相如的这一做法加速了赵国的灭亡。真是“缘起缘没”都为玉啊。

国人深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所表现出来的气节。北朝东魏的丞相高洋篡位建立北齐,杀了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高洋称帝的第十年出现日食现象,他担心这是不祥之兆,他问一个亲信,西汉末年王莽夺了刘家的天下,为什么后来光武帝刘秀又能把天下夺回来?那人回答说,那是因为王莽没有把刘家人斩尽杀绝。于是高洋对东魏宗室大开杀戒,连婴儿也未能幸免。消息传到东魏宗室远房宗族那里,他们非常恐慌,生怕什么时候高洋的屠刀落到他们头上。一个叫元景安的宗亲建议脱离元氏,改为高姓。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坚决反对,表示“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愿被杀头也不改元姓高,最终元景皓因不改姓而被杀害。在“逐他姓则生,不逐他姓则死”的选择面前,元景皓表现出对自己人格尊严的坚决维护。后来这一典故比喻为:宁可为正义事业而死,也不愿屈辱地活下去。在这里,玉既象征了人格尊严,又被赋予“正义”的品质,已经升华为一种崇高而美好的精神。

                                                                                                            三

就在这个月,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不仅是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的有力实证,还证明了中华文明领先世界任何一个其他文明。良渚文化是世界历史最为灿烂的瑰宝之一,其中以玉器为代表的出土文物是良渚古城遗址文化价值的重要承载要素。良渚文化中玉器以其数量之多,品类之盛,雕琢之精不仅达到了中国史前玉器文化的巅峰,而且在环太平洋拥有玉传统的部族中都独占鳌头。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括璧、琮、冠形器、柱形器、玉镯等诸多器形,大量精美玉器见证了良渚社会的文明承度,玉器不仅是装饰,更是当时身份等级的标识。经考证,良渚国王和权贵通过一整套标识身份的成组玉制礼器及其背后的礼仪制度,达到对神权的控制,从而完成对王权、财权和军权的垄断。从挖掘出来的有大量玉礼器随葬的良渚文化大墓可以看出王权的高贵以及社会分工,良渚玉器见证了阶级分化,良渚遗址发掘的玉制礼器完整而系统地反映出早期国家特征,它所蕴含的治国理念也被后世中华文明吸收与发展。

概括而言,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衍生出玉文化,史前玉的文化意蕴基本上包含美、神、瑞三个原始基因,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玉的文化意蕴随着社会的前进又逐渐增添了新内容,这就是德,德起于西周的社会规范,它既是人们思想意识上的伦理,又是实践行为中的准则,西周社会的盛衰与德治的强度密切相关,而玉德乃是德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提出的玉有十一德(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之说,不仅是对玉文化底蕴的高度概括,而且还精辟地玉文化的思想内涵,大大推动了玉文化的发展,到了汉代最终形成了许慎所说的“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至此,玉的文化概念已经基本完善。此后,玉的文化意蕴仍在不断充实、反复和提高诸如色彩美、音调美、沁色美等都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增添的新内容。

中国人对玉的审美观是中国人审美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基础,古人的玉审美观是一面镜子,它反映出古人整体的审美方式和原则,故宫研究员杨伯达说:“远古时代,人们在用石器做工具时发现玉比一般石头优越美观,含蕴坚韧,温润莹泽,它既不像宝石那样清澈透明,一眼望穿,也不像石头那样浑浊不透,坚硬干脆,它含蕴内蕴,生动而富有灵性,这些都与史前人们内心的一种愿望、一种内涵相吻合,为文明时代华夏民族所继承。玉就是我们祖先找到的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性格、文化和理念的物质载体,所以说中国人喜欢含蓄祥和,属内向型,而西方人喜欢透明,一目了然,属于外向型的,这就是中西方文化最大的差异。”玉石圆润内敛温和的特征正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取向,难以想象,如果没有玉的“温润”这一特征,中国人的审美观将会走向哪种类型。

拉拉杂杂整理了一万字有关“玉”的知识,也算是对这种宝贵的石头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同时更加敬仰热爱博大灿烂的中华文化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602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442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878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306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330评论 5 37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71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82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06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12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65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94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32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8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8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12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36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28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