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这篇文章:《我们用三天时间拜访了6家大型出版社,告诉你出版的门槛到底是什么》发布之后,虽然我在开头第一条就写了各大出版社都在鼓励年轻的新作者,但还是会有人看到最后留下“说了半天,给新人出书的可能微乎其微”“结论就是新人基本没戏”的丧气话。
事实的确如此。
能看出这一点的都是聪明人。新人出版非常难,即使“我家大门常打开”,能进来的也是经过筛选过后的精英。
这就像所有的选秀、征文活动虽然都说是提供公平公正的机会让所有人都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但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人,出名的不过三、五、十人。
不是说落选的人的梦想就不重要,而是,这才是竞争存在的意义,也是“专业”存在的意义。
初高中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喊“共同进步、共同努力”的口号,最后的结果大家心里都有数。获得荣誉的永远都是少数派,谁也不可能为了迁就大多数人降低标准,这就是现实。
但也并非没有转机。
朋友,你听说过文学经纪人(literary agent)吗?
这在国外早就不是什么新鲜词汇,三年前的电影《天才捕手》就是讲述发掘了海明威、托马斯·沃尔夫、菲茨杰拉德的著名文学经纪人麦克斯·珀金斯的故事。但这在国内还是个比较新的概念,都知道明星需要经纪人,却不知道作者也需要经纪人,可文学经纪人能做什么呢?
他们可以是“书探”,具备侦探一般敏锐的嗅觉和判断力,能在茫茫稿海中发现遗落的珍珠,在作者还未出版、未出名时就进行介入,及时提醒他该为出版而写作,不要纠结于一时的数据,少走弯路。
他们是“中介”,在作者和出版社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懵懂的作者普及出版知识,也提醒出版社不要觉得人家年轻就好欺负。他们会为你找出作品中的亮点,并撰写成标准的书讯向出版社做推荐,让对方能快速有效地了解作者与作品,对于重点作品还将亲自去拜访游说。
他们可以是“法务”,能准确而迅速地挑出出版社合同里的漏洞和坑,为你规避风险,也为你提高价码。还能在各种商业谈判中游刃有余,搞定出版社的各种“没有先例”“从来如此”,顺便还一定会带上一句“请像对待外版作者一样对待本版作者吧!”
他们可以是“编辑”,但不是只校对那种,也不会跳过作者的意见直接改稿,而是帮助作者开拓眼界,指导阅读方向,讲解小说规范,为他铺路,使他成长,像打一场持久的养成性游戏。
他们可以是“销售”,为新作者的个人形象及作品风格制定合适的方案,在前期预热和后期营销中督促出版社不要懈怠,想尽一切办法促成大卖。在这个过程里,作者的作品可能会以多种版权形式售出,比如有声、电子、影视、海外多语种等。
他们可以是“执事”,996算什么,只要手里有作者,便没有休息之日!因为作者的时间都不固定,他们要随时准备好解答作者的疑问,甚至是对感情、对生活的疑惑。定时催稿,安排作者的写作规划,必要时见面聊天。还要在作者们失意时热情鼓励,得意时善意提醒。当然文学经纪人只对自己最金贵的作者才会付出最多的耐心。
在这些名头上我都打了引号,因为他们并不是完全的书探、中介、法务、编辑、销售、执事,却的的确确担负了这么多工作,甚至还有更多。
这就是文学经纪人做的事情,看起来不太起眼,不容易引起重视,但作者肯定不会考虑到这些,作者们都以为除了写作就不需要再担心别的,可事实是你们需要先找到一个合适的文学经纪人,才能真正做到除了写作就不再担心别的。
现在到我们介绍自己的时候了,我们的公司叫行距文化,可以非常负责任地说是国内第一家专业的文学经纪人公司。团队出版总资历50余年,在专业度和人脉方面都实力雄厚。
我们之所以聚到一起做文学经纪人这件事,除了要填补国内的空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希望能让新书榜单上多一些新生力量,而不再是那些老生常谈的再版。我们打算挑战一下,希望为更多的新作者出版他们的第一本书。
事实上我们在过去的一两年里已经出版了五十余本新书,全部来自于新作者,你们可以点击这个豆列,查看我们的出版情况,最近还会持续有新增。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遇到了很多难缠的出版机构,感叹普通作者如果就这么不明就里地去了无异于待宰的羔羊;也的确走了一些弯路,并最终摸索出最想做的类别,分别是现实题材小说、通识教育和个人成长类优秀作品。如果你的作品文本很好,却不在这三个类别中,我们也可以另做考虑。
你是新人作者没关系啊,没什么好顾虑的,我们这些文学经纪人可是经验满满,有我们带你们过关斩将,真的会轻松很多,不信就来试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