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特别适合一个人思考。
最近几天,生活中出现了一些小插曲,不得不让我更深入的去反思,去认同,从而得到释怀。
重要的是一定要和志同道合的人去八卦,然后再探讨。待独自一人冷静的时候,许多问题真的是迎刃而解!
首先不得不说的是,父母就是孩子的原件,孩子本是天真烂漫的,为什么能做出那么多匪人所思的事?或者是说出技惊四座的雷人话语!
事件一:这就不得不提起我儿子的一点小事,三年级的男孩。平时基本不知道自己拿钱买东西,超市购物也是我们一起购买物品,基本是买啥都行,除了糖果和玩具会有限制以外,其他的好像都可以允许购买。可偏偏就是这个糖果让我知道了,孩子的控制力太弱了。模仿力也是很强的,可以做到无师自通。
那天我在辅导班里无意中和别的老师吐槽,有个二年级的小女孩偷拿了家长50多元的事情,谁知道被儿子听到了耳朵里。而且第二天就付诸了行动。
事情经过是:周六晚上,他本应该和小伙伴在楼下玩一会,然后等待我接他再去学乐高。可是那天我下楼却怎么也找不到他,心理特别着急。天也有点黑了,上课时间又快到了。可是我却找不到他,好在一个小女孩告诉我说他和另外两个孩子出去买糖了,于是我又急匆匆的赶往那个小超市,可是售货员说来买了糖,然后就走了。离我家小区不过百十米的距离,如果回来了,在我去的路上一定会看见啊,因为就这一条路。顿时我的头都要炸了!几个孩子哪去了?不会过了马路,去了大超市,或者又跑哪里买东西了?各种想法好的坏的全涌了出来。思考了一会,我觉得还是回到小区寻找更靠谱,于是又回到小区内,依然无果,这回是真的要急傻我了?人到底哪里去了?又骑车寻找了一圈,然后再回到小区内,这次终于见到熟悉的身影了,我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可是火气也随之而来,言语犀利的批评了两个孩子,看出他们也害怕了,我的语气也慢慢缓和了下来。在去学习的路上,我问儿子,谁付钱买的?他买了吗?结果他说买了两元钱的,虽然不多,但是钱哪里来的?他自己有零钱盒。里面有很多的零钱。之所以放心大胆的给他预备零钱盒,是因为我想让他懂得存钱,逐渐建立起钱的概念来。可是这也让他今天有了可乘之机,私自拿钱了,而且没有通知我们。这是我不能接受的,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那么以后就会有第三次,第四次……所以我决定让他爸爸好好和他谈谈这事,(因为比较怕爸爸,要是爸爸和他沟通,他才会有敬畏心理)
通过交谈我知道了,他一共拿了两次,第一次一元,第二次两元,而第一次出小区我也是知道的,但是他说陪别人去买的,我也就没有深究,可见这次并不是一时兴起,或许正是因为有了那天偷听到的话,又让他燃起了偷拿钱买糖的想法,而且还有那两个志同道合的小朋友陪伴着,种种机缘下,让他有了这次的行动。不管怎样,这都是有预谋的买糖计划。
仔细探究这行为背后,我悟到了以下几点:
1.有我们大人谈话的导向引导,让他偷听到可以偷拿钱买糖果,而且是他自己的零花钱,我们一定不会知道的,凭着这些侥幸心理,他把想法变成了现实。
2.选择了我不太可能下楼的时间点快速的办了这件买糖的大事,但是他没有想到纸里包不住火,干坏事总会被发现的道理。
3.有了志同道合的盟友,三个人可以一起搭伴购买糖果。这样既有了分享的喜悦,又有了壮胆的伙伴。
大家可谓是一拍即合啊,就这样成功办了买糖大事件。仔细想想,作为大人我们怎么能不深刻反思孩子这行为背后的原因。
如果在孩子买糖时少点阻拦,或者多给他点选择权,他怎么可能还要偷钱买糖果呢?如果那天我们谈话避讳一点孩子,又怎么会那么快发生此类事件呢?
事件二:一个女孩子和老师反嘴,并且恶狠狠的说,我就是这样没礼貌,就是这样没皮没脸了。作为家长,如果看到那一幕怎么可能不生气呢?不管孩子的理由多么充分,都不该那样和老师说话吧,尊师重道全然不知了吗?我想那天要是我的儿子那个态度说话,我一定赏他个耳光!可是我们这个女孩的家长居然找了好多理由为闺女开脱。虽然口口声声说教育了孩子,而且她坚信孩子品德没问题等等等一堆所谓的理由。真是无语啊!可见孩子为什么敢这样有恃无恐的和老师说话,还不就是家长的无底线包容,成就了她的嚣张跋扈。否则女孩子怎么可能那样的刁蛮任性?
事件三:孩子的教育一定是重中之重。可是这教育一定是分为文化课和特长课相结合吧,国家都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了,而家长还居然给孩子灌输,学习好了比啥也强,学那些没用的干啥。这都什么年代了,不让小学的孩子多体验一下除了学习以外的技能,孩子怎么能在这残酷的世界里自娱自乐呢?怎么做一个有趣的人?难道真的是只凭学习好就能做个灵魂有香气的人吗?答案不可知啊,但是我知道只学习的孩子,一定做不成有趣的人。
而且当下的社会非常流行做斜杠青年。看看人家的生活多么智慧,多么趣味十足啊!所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呢,我们要好好体味一下这话了。
白纸一般的孩子,怎么就越来越让人琢磨不透,种种行为越来越让人反感?这些难道不是家庭的映射吗?
真希望我们的家长做好原件,别让复印件印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