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认为是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直到大学毕业,从来没有任何书籍另我印象深刻,除了课本教科书和唐诗宋词。一直认为自己没有办法好好看书,直到最近读到李雪,孙瑞雪和武志红的书,才发现我原来也可以沉浸在书中,享受读书的乐趣。那我以前对于“自己是一个看书就犯困的,绝不会爱上书籍的人”的认同算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有一次去了一个书店,我拿了一本佛洛依德的《梦的解析》,阅读了第一章,虽然有些专有名字不好理解,但是整体读起来还算流畅,能读懂,也挺有意思。
几个月前,熊先生在某个阅读室也看过《梦的解析》,他直言晦涩难懂,根本看不进去,而这位熊先生平时酷爱读书,文言文不在话下。他对我说,你最近不是挺喜欢看心理学书吗,要是你能看懂《梦的解析》,我就算服了你。我并没有要挑战他的想法,只是那天在书店顺便拿起来看,确实能读懂。回来后,我打算在网上买一本,随便选了一个版本,回来一看,傻眼了,看不进去了。我开始分析原因:《解梦》是国外书籍经典,国内翻译的版本特别多,有的译者是非心理学专业人士,所以翻译很差,连一个自己都不懂整本书观点的译者,能翻译好吗?有的译者或许是心理行业从业人员,但自身表达能力差,译出来的文章也是不能看的。我在网上搜索了《解梦》,发现有十多个版本,国内出版社如此之多,恐怕每一家都想出版一本《解梦》吧!后来熊先生去读书馆借了5个版本的《解梦》,我逐一对照,终于挑出了一个好读的版本。
我们总结出一条经验,关于翻译过来的书,如果每一个词能看懂,但是整个句子连接不好,难懂,那么这本书是不值得看的,看此类书,会让你对书产生厌烦情绪,想逃离。轻易间就容易自我否定:我不是看书的料,我没办法看书。
联想到其他人所说的,看到小孩子不愿意去上学,哭得很伤心,作为妈妈会责怪自己做得不够好;还有李雪说家里养的加菲猫走丢,她就会陷入强烈的自责中,觉得自己不配养猫,把所有的不好都归在自己身上。她把这种行为叫做强大的负面自恋,一旦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就认为是自己造成的,甚至认为自己遭到诅咒,通常陷入深深的自责中。这种思维模式是怎么形成的呢?想象一个经典的场景:一个不满三岁的小孩在吃饭,不小心把碗弄掉地上,于是妈妈看到,并呵斥道:哎呀!你怎么搞的,连吃饭都吃不好,弄得乱起八糟。孩子不知所措,吓哭。小孩走在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妈妈呵斥道:你看你怎么搞得,连个路都走不好。久而久之,长期处在这种关系模式下的孩子会认为:所以的不好都是我造成的。但的确是吗?NO, 不是,小孩子手脚的肌肉可能还未发育完全,力量不平衡,吃饭的时候,可能还在干别的事,不小心把东西弄在地上并不能说明什么,而是他那个阶段发展的特点。大人有时候也会不小心把碗掉地上,何况小孩子。而小孩走路摔倒,更是不可避免,腿脚发展不完全,加上走路时,对周围各种事物都很感兴趣,瞻前顾后,一不小心就会摔倒,这是多么正常的事情。作为大人,看不到的客观事实,把一切归责于孩子。孩子长大后,也承袭了这种思维模式,发生一件不如意的事情,就认为是自己不好,所有的不幸都是自己造成的,而不去探索事实的真相,总是活在深深的自责之中,长期处于能量低下的状态
想要一点一点破除这种思维模式,最根本的是要客观看到事物自身发展的特质,觉察把一切不幸都归咎于自己的倾向,当不如自己意愿的事情发生时,看到客观事实,不做任何联想,带着处理问题的想法,一步一步解决问题,那么行动力强的人说的就是你了。